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在高中时期,生物属于一门重要科目,同时也是理科高考的必考科目。
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除了要对高中生知识掌握能力加以培养之外,同时还需着重
对高中生知识运用能力加以培养。
近年来,伴随新课改逐渐实施,如今核心素养
早已变成现代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当在教学改革以及核心素养基础
之上对以往教学策略加以调整。
本文旨在对核心素养之下高中生物的相应教学策
略展开探究,以期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前言:近些年来,伴随新课改逐渐深入,对高中生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越发受到各
界关注以及重视。
针对生物学科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含有社会责任、科学探究、
生命观念与理性思维。
尽管在高考之中不会通过一种特定方式来对考生具有的生
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加以测试,然而在不少问题实际解决以及探究当中会涉及考生
具有的生物方面核心素养的能力。
所以,生物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期间,应当着
重对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
一、情境创设,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
众所周知,生物乃是充满智慧以及生命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期
间着重对高中生生命观念加以培养。
实践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利用人类进步这
一活动便签,通过新课堂这种模式开展教学,让生物教学和时代接轨,通过科技
和文明构建一个高效课堂。
例如,进行“蛋白质”有关内容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
借助英文字母与单词间的关系,通过几何图形具有的不同颜色和形状表示各个种
类的氨基酸,之后制作相应课件,通过动画形式对不同次序与数目的氨基酸形成
的多肽链形成的不同空间结构的具体过程加以展示,通过直观趣味的方式让高中
生对蛋白质具有的多样性结构加以理解。
再如,进行“DNA分子空间结构”教学期间,如果生物教师一味使用以往教学模式,就很难用语言对抽象概念进行完整描述,而且教学过程十分死板无趣,高中生接受起来难度很大。
所以,教师在设计
教学期间,可借助插图与模型进行讲解,以此来帮助高中生对DNA具有的空间结构进行形象理解。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培
养高中生生命观念[1]。
二、结合生活,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实际上,高中生物和现实生活存在着紧密联系,生物教师在设计教学期间,
需要拥有与现实生活进行接轨的意识,对高中生具有的认知思维进行有效激活。
具体设计期间,生物教师需深入教材,分类解析教学内容,整体考量教学环境以
及实验条件,深入高中生群体,在高中生现有生活认知这一基础之上展开多重调研。
只有这样,才可切准文本与生本思维的对接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激发高
中生学习兴趣。
例如,进行“伴性遗传”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在对遗传规律加以讲
解的同时,还可向高中生提出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如在红绿色盲这类患者
当中,为什么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多?之后让高中生进行积极讨论。
在此期间,生物教师可给出一些具体提示,如同学们可以从染色体方面进行考虑,由于红绿
色盲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之上。
这样一来,高中生通过讨论可以达成共识:只
要男性X染色体包含色盲基因,其就会患有色盲疾病。
而女性拥有2条X染色体,这2条染色体必须同时带有色盲基因,其才会患有色盲疾病[2-3]。
所以,男性色
盲患者要比女性患者多。
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假设上述的男女婚配,其
生育后代的色觉会怎么样?之后高中生可以继续进行讨论。
生物教师让高中生与现实生活接轨,进行学习讨论,能够对高中生学习期间的主动性加以充分调动,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
三、借助实验,强化高中生探究能力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具有较强的实验性。
所以,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借助实验来强化高中生探究能力。
在对教学实验加以选择之时,教师需对实验效能与制约条件加以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生物实验含有探究实验、演示实验以及观察实验这些不同形式,所有实验都对操作条件以及操作环境有一些特殊要求,生物教师需对实验具有的教学作用以及操作条件加以对比分析,尽可能的为高中生创造更多进行探究实验的条件以及机会,促使高中生在操作期间逐渐养成一种学科能力。
例如,进行“DNA属于主要遗传物质”教学期间,生物教师为高中生准备相应的模拟实验,通过微课形式来对细菌转化这一实验视频进行播放。
课堂之上,教师可先为高中生播放一段微课视频,之后给出具体的问题设计:当加热之后,S菌就会被杀死,如果和活的R菌进行混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是什么导
致老鼠死亡?何为小老鼠的直接致死原因?哪些因素促使活动R菌渐渐变成了S 菌?通过实验观察,能够获得哪些实验结论?高中生可以按照教师所提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以及合作讨论,把学习推向一个高潮。
在此期间,生物教师也可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和高中生一同进行讨论,与其渐渐达成一个学习共识。
进行成果展示之时,高中生可以得到较为系统性的学习认知,强化其探究能力。
结论:综上可知,生物课上,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可以为高中生设计一个清晰明确的学习路线,引导高中生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同时为其提供相应的探究实验,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的学科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由于高中生拥有的生活认知较为丰富,思想比较独立,所以教师应当对高中生具体学习需求加以充分考虑,在课堂之上积极创设情境,以此来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结合现实生活,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实验来强化高中生探究能力,以此来提升高中生的生物方面的认知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程炎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建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
研),2019(11):154.
[2]陶晓英.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才智,2019(23):9.
[3]陈海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以“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7,33(0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