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智餐厅建设实践(8.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智食堂建设工作方案
一、建设背景
建设好、管理好职工食堂既是落实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费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又是落实公司关心关爱职工,严把职工健康“入口关”的具体举措,对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
以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服务职工生产生活为根本任务,以绿色化智能化节约化为工作路径,推进后勤绿智食堂建设,不断优化改善设备设施、构建绿色餐饮链条、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深入推进智慧应用,为职工提供“更绿色、更安全、更健康、更规范、更智慧”的食堂餐饮服务。

三、建设原则
1. 因地制宜,协调推进。

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优化功能布局,打造绿色化供应链条,完善智慧化设施设备,改善食堂软硬件条件,不断夯实食堂运营基础,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绿智食堂建设。

2.规范管理,安全合规。

完善食堂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细化操作流程,优化监督评价机制,规范食品加工行为,加强食品卫生、食堂安全和节能降耗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化风险管控意识,推进食堂合规管理。

3.服务职工,提升品质。

坚持立足于职工、服务好职工,满足职工多样化用餐需求,不断丰富服务手段,提升食堂品质,为职工提供安全卫生营养健康可口的就餐服务。

4.创新驱动,适度超前。

大力探索“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在绿智食堂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拓展食堂管理新模式,探索职工服务新手段,促进管理升级、服务升级、业务升级。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改善设备设施,夯实食堂运营基础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卫生防疫规定和劳动保护有关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食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绿色、环保、舒适的工作场所和就餐环境。

优化功能布局,科学划分工作区,合理设置功能区,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率,形成线路流畅、协调统一、联成一体的食堂餐饮生产服务设施。

做好设备配置,有计划地更新或改造不符合节能要求、安全卫生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老旧等基础设施设备,积极选用高效节能、自动智能的设施设备、照明设备、通风设备和卫生器具,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抓好环境卫生,常态化开展食堂内部环境治理,采用环保、安全、健康的装饰装修材料,规范餐厨消杀规程、废弃物处置。

有害生物防治,遵循物理防治优先,化学防治有条件使用的原则,符合属地关于食堂、餐饮等场所的有关管理规定,应确保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全部合格,无鼠、蝇、蟑迹。

(二)构建绿色餐饮链条,提供营养健康饮食
绿色食材采购与贮存,建立健全食材供应商评价机制,倡导大宗食材统筹统购,做好食材进货查验,做到各类食材可追溯;
遵循“先进先出先用”原则,按照“四隔离”(生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要求,科学规范存储食材及副食品。

绿色食品加工与制作,全面梳理食品粗加工、成品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工作流程,规范标准化操作流程、食品添加剂使用、高危易腐食品冷却和再加热等行为。

绿色餐饮服务与宣传,倡导低盐低脂的平衡膳食,科学制定菜谱,落实“三控”(控油、控盐、控糖),提供个性化餐饮服务。

食品留样,食堂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均应留样,留样食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125g。

(三)深入推进智慧应用,提升管理服务品质
落实公司数智化转型要求,加快智慧食堂建设。

深化智慧服务,积极推进移动互联、人脸识别等技术与食堂餐饮服务融合应用,借助智慧食堂服务系统或 APP,实现菜品预告、线上订餐、自动取餐、智能结算等智慧服务,不断提升职工就餐体验。

深化智能采购,应用智慧食堂管理系统,根据员工菜品预定、用餐偏好等需求,自动生成科学、健康、营养均衡的日菜单,结合日菜品供应数量,对原料消耗数据和需求明细的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原料采购清单,实现采购管理全过程的智能管控。

深化智能库管,应用智慧食堂管理系统,实现各类原料贮存入库、出库、备货、库存盘点、保质期预警、缺货预警等智能管控。

深化智能监控,利用物联网+AI智能识别等技术,接入明厨亮灶、巡视监控系统,对人员准入、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食堂备餐加工制作过程等异常和违规操作行为进行智能告警,推动食堂管理提质增效。

(四)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确保食堂运行安全
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健全食堂安全制度,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落实安全职责,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管理制度,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定期开展培训及考核,强化过程管理。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督导检查及反违章工作机制,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成立食品安全督导检查组,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食品加工安全,加强食材采购、食品加工安全管理,合理计划易腐食材采购,禁止采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严禁将野菜、野生动物等作为食堂食材使用。

设备使用安全,完善设备设施使用及维护管理制度,安装配置可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消防系统、消防器材、漏电保护开关等设备,安全风险点实施无死角监控,确保食堂运行安全。

(五)完善食堂规章制度,规范食堂运营管理
依法依规取得食堂经营资质,严格食堂经营范围,严禁超范围经营。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食材采购、食材贮存、食品加工、食品留样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完善食堂管理关键环节工作标准、技术规程、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和档案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职工食堂组织机构,优化岗位配置,明确岗位职责,科学设置餐厨及服务人员,严格人员健康准入,做好上岗前个人卫生检查;定期开展教育学习、岗位培训和考核评价,从业人员应在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开展服务评价,健全食堂
运行管理监督评价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推进食堂规范化、精益化运营。

(六)树立勤俭节约理念,促进食堂降本增效
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贯穿到食堂采购、仓储、加工、出餐、用餐、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深入挖掘食堂降本增效潜力。

节能降耗管理,建立水、电、燃气和低值易耗品使用管理制度,制定节能、节水、降耗工作措施,积极采用节能、节水型设备,安装节能高效油烟净化设备,设置独立的能耗计量物联感知设备,实现食堂水、电、燃气等能耗实时监测、节能降耗。

反食品浪费管理,落实职工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制定完善食品采购加工全流程反食品浪费管理制度,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建立食堂大宗食材使用量以及餐厨垃圾统计台账,记录食品浪费系数,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光盘行动”,积极推广“光盘”打卡,切实把反食品浪费的理念贯穿到食堂管理的全过程。

反食品浪费评估,开展针对食堂采购存储、加工制作、供餐服务等环节的反食品浪费工作评估,总结工作成效及不足,定期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建立常态化反食品浪费工作通报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