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作者:李丽娟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4期
河北省黄骅市特殊教育学校李丽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
学的信心。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
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形成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

由于聋生缺乏必要的,精确的语言沟通,在数学的理解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

经验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聋校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
学课堂,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使数学教学更贴近聋生生活,从而培养聋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我是通过以
下几方面进行的。

一、给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的机会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所以要让聋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带领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学习,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
让学生模拟储存、取钱,观察银行的周围环境,特别是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在看、听、记的时候,不知不觉接触了数学问题。

这样,既培养了聋生的动手能力、演算能力,又培养了
聋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当聋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
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深刻体会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聋生的应用意
识和能力。

二、探究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生活中充满数学。

在教学中紧扣教材,以教材和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帮助聋生
正确理解数学中的东西。

对于创设的新问题,由于聋生急切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的障碍,理解水平较差,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要让每个学生更好地
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利用直观教具,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有些教学内容
是抽象、概括的。

仅仅靠课堂上的讲授,很枯燥聋生不易接受和理解,在教学时,就要结合他
们的生活经历,采取探究的方法让他们自己获得知识。

如在教授“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动
手操作,观察、实验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获得公式或经验,课前我指导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
柱容器和圆锥容器,沙子和水。

课堂上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轮流操作,做好记录,把圆锥容器
中装满水或沙子后,倒入圆柱容器,正好倒了三次。

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他等底等高
的圆柱体积的1/3。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V锥=1/3sh。

这样,学生轻松的理解和掌
握了圆锥体积的推导和计算。

再如,在教学“有理数的的加减乘除”时,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一个月的生活开支,把父
母给的钱记为正,花掉的钱记为负,然后进行计算。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正负数的意义,也
学会了计算。

三、挖掘生活素材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
问题,让聋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让聋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了统计后,让学生写一写家庭生活中生活购物的情况,记一记家中水电费
的支出情况等。

真正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聋校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中,把生活中的计算用到平时的练
习里,体现生活中充满数学的特点。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再如,在学习了“比例的应用”后,让聋生运用“竿高与影子成正比例”的知识,测算学
校旗杆的高度,测算教学楼的高度。

这样的活动可使聋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体验到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愉悦与成功感,培养了聋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聋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很快就忘记;看过了,可能只是明白;只
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

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时,可不采用教材的例题,而播放公路上车水马龙的“生
活实况”,放手让聋生记录2分钟内各种车经过的辆数,然后再作数据整理、分析。

这样引进
生活场景,聋生就会兴趣盎然,学习体验深刻,很好地落实了知识。

对于聋生,更多的是他们的直接经验.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利用,提升的过程,教师为他们提供所熟悉的素材,使他们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习的
内容。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聋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在结合生活进行不断探索、实践的情况下,聋校的数学教育才能持续发展,才能更
好地“教学数学”。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既要以课本为主,又不能受到课本的限制。

教师要引导聋生善于思考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聋生通过活动获取数学知识,突出
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从而掌握学习方法,训练聋生的思维能力。

使聋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
聋生实践操作能力,既落实减轻聋生负担,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强调
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传授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同时,自然地融入生活内容,
并且让聋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同时鼓励聋生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生
活的实际问题,并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