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轻松备课】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登勃朗峰》同步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理清本文的写作脉络;
2. 学习本文细致的景物描写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
3. 体会并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细致的景物描写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

【难点】学习本文细致的景物描写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游览了祖国的奇山异水,想不想到国外转一转?听说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西欧第一高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呢?值得一游吗?假如你就是国际旅行社的导游,请你为我介绍这一名胜,安排行程。

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出示目标:
1.识记生字词,理清本文的写作脉络;
2. 学习本文细致的景物描写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
3. 体会并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幽默大师,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

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马克·吐温一生热爱旅游,足迹遍布全球,为
他写作游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也是西欧的第一高峰,海拔4810米,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

勃朗峰山势陡峻,为欧洲名胜之一,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

3.读一读:
雇(gù)翌日(yì rì)穹顶(qióng dǐng )逗留(dòu liú)
缭绕(liáo rào)妩媚(wǔ mèi)浮躁(fú zào)颠簸(diān bǒ)
旷野(kuàng yě)打嗝(dǎ gé)轻歌曼舞(qīng gé màn wǔ)
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 )
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
4.词语:
巉峻:险峻陡峭。

拾级:逐步登阶。

拾,轻步而上。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接不断。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纷至沓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四.课堂活动:
活动一:特色之旅:
勃朗峰值得一游吗?请你用一个最精炼、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将是一次怎样的旅行。

看看谁的概括能吸引游客。

学生分组活动: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行程与所见所感,注意圈点勾画进行批注,思考文中的问题,也可以提出你的疑问。

学生概括:说出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并说明依据。

讨论明确,示例:奇、趣:奇景、趣事(人)。

为招揽游客,请各旅行社以对联或广告的形式对本次旅行特色进行简要概括与宣传。

学生活动。

老师也准备了一句:清泉险峰奇景如幻,美食飞车不虚此行。

欢迎攀登勃朗峰!
活动二:行程规划:
老师被大家的描述打动了,现在请各旅行社为我设计一套完整的旅行方案:出行时间、地点、吃住、景点安排。

可以用图表形式。

学生分组探究。

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明确:
活动三:景点推荐:
你觉得哪一处景点是最不能错过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班级点评。

(读出原句,再赏析。


示例1:奇形怪状的山: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推荐理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峰的“奇形怪状”,“纤指”又突出了山峰的秀美,“塔糖”的比喻增添了生动性。

连用比喻,却不作精描细刻,只是突出其陡峭之状,既烘托了勃朗峰的雄伟,又展现了群峰插天的景观,尽显大自然的厅伟力量。

勃朗峰周围的山峰多姿多彩,不容错过。

示例2:五彩斑斓的云: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娇媚迷人。

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推荐理由:在马克·吐温笔下,云的形“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云的色“轻淡柔和,交相辉映,
妩媚动人”;云的神“瞬息万变”,但究其本质仍是“洁白轻薄”,“仿佛身披霓装羽衣的纯洁天使”。

马克·吐温以充满音韵和动感的文笔,具体形象地展现出峰巅云彩在阳光和山风中的无穷变幻,令人神往。

示例3:虚实相生的泡泡: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漂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

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漂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

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活动三:有趣的旅程:
除景观之外,旅途上还会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阅读7-10段,讲一讲旅途趣人趣事。

填空,完成故事情节:
“醉驾”的“车夫之王”:1.出发前,车夫和他朋友喝了酒,略显醉意。

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抢在我们前面出发。

此时作者的心情是(着急)的。

车夫却(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车夫的话写出了他的(自信),暗示了车夫驾车(技艺的高超)。

2.“你就下心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这王啊。

你看着吧!”语言描写,表现出车夫的(自信),“我们”的心情开始(放心、安心),对旅程充满了(期待)。

3.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

如此颠簸,我生平从未有过。

近来的几声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

——这一处描写,写出了“我”的(担忧),而“车王”却能履险如夷,更显其(技术高超)。

这里将故事讲得起伏有致、张驰有度,用语轻松愉快,诙谐生动,让人读来不禁会心一笑,充满趣味。

4.那位镇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地部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作者对车夫进行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车夫的车夫的话体现了他(豪爽、镇定自信、幽默夸张)的性格,表现了车夫的奇异,增添了旅程的趣味,使得文章富有传奇色彩。

五.愉快的旅行这么快就结束了。

我们作个小结吧:
在介绍作家时我们了解到,马克·吐温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见长,那么在这篇游记中,有这种特点体
现吗?请大家结合课前阅读时作的批注,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点评归纳。

明确:
1.通过制造反差,达到讽刺揶揄的效果。

如文章开头用徒步而行的我们与骑骡乘车的人形成对比,作者说骑骡乘车的游客“可怜可悯”。

2.夸张手法的运用:“有时一两个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作者描写马车一路狂奔,带有夸张成分,就像一辆“飞行”的马车,景象如漫画一样可笑。

3.以小说的笔法突出细节,叙述奇人奇事:“勃朗队长”夸诞、重复的话语内容和酒意十足的说话方式。

“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作者将打嗝说成是在加标点,滑稽可笑,语言幽默风趣。

4.反常归因:经历不测之险却平安迅速地到达目的地,一般人感觉应该是“幸运”,作者的表述却是“幸亏”——幸亏“车王”在驾车之前“喝得酒气醺醺”,他才能那样不顾一切地飞驰。

这样不合常理的归因,带着感叹,也带有玩笑色彩。

六、课堂总结:
本篇游记以散文的笔法写景,又以小说的笔法写人,文章趣味横生,极具吸引力。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马克·吐温一生酷爱旅行,这为他完成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提供了大量素材。

如果你还没有读他的小说,现在是不是有兴趣找来一读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