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货币经济学-06第六章 商业银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概念 ➢又称存款银行或存款货币银行,是以追求最
大利润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 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 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 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产生过程
➢ 货币经营业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先驱。 ➢ 货币经营业的业务:货币的兑换、保管、汇
资产可转换理论: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除了短 期流动资金贷款外,还可持有转换性强的资产。
预期收入理论:强调银行应依据借款人的贷款偿 还能力安排贷款的发放。
三、负债管理
该理论的核心是将流动性管理的重点由资产方面债方面。 银行对于负债管理,不仅能以吸收存款等被动型负债方 式增加资金来源,而且可以用借款和发行有价证券等主 动型负债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四)证券投资
➢ 证券投资的含义 ✓ 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
业务活动。 ➢ 证券投资目的 ✓ 提高流动性; ✓ 兼顾盈利性。
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一)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定义
➢ 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 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 一种业务。
➢表外业务
✓ 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 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中间 业务(也称无风险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 那些不直接改变资产负债,却能产生相应风险的 潜在的资产负债活动。
(二)中间业务种类
➢ 结算业务; ➢ 代理业务; ➢ 汇兑业务; ➢ 其他中间业务。
(三)狭义的表外业务种类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含义 ✓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放款创造存款的职能。 ➢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作用 ✓ 通过创造货币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生产、流通
的需要,避免经济因缺乏货币而陷入萧条; ✓ 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调节宏观经济创
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 四、表外业务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 2.商业银行有那些职能?商业银行发挥各项职能有 何经济意义? 3.商业银行放款业务与贴现业务之间有何区别?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各有 哪些具体项目?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之间有何关系? 5.简述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和创造过程。
第六章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
Commercial bank
第六章 商业银行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业务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
第五章 商业银行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支付中介职能
➢ 支付中介的含义 ✓ 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各企业开立账户,充当企业
之间货币结算与货币收付的中间人。 ➢ 支付中介职能的作用 ✓ 商业银行的这一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加速资本
周转,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
变货币为货币资本
➢ 变货币为货币资本的含义 ✓ 变货币为货币资本这一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 ➢ 信用中介的含义 ✓ 是指商业银行充当货币借贷的中间人,信用中
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的作用
✓ 解决产业资本运动中资本闲置与资本增殖的矛盾;
✓ 商业银行发挥集少成多,续短为长的作用,克服 了职能资本家之间直接借贷时在资本数量、借贷 期限上不易取得一致的矛盾。
➢活期存款
✓ 活期存款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存款派生能力。 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存款成本高,
风险较大,因此不付利息。 活期存款中相对稳定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 活期存款是银行密切与客户关系的桥梁。
➢定期存款
✓ 定期存款:法人存款户与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 款。
✓ 定期存款的特点: 带有投资性。 所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活期存款。 手续简单,费用较低,风险性小。 利率根据期限的长短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都要高于活
流动性(liquidity):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 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 贷款需求的能力。
盈利性(yield):指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 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力求获取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
的价值最大化。
二、资产管理
商业性贷款理论:强调贷款投向应该是商业的短 期流动资金,而且必须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 押或贴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存款负债 (二)非存款负债
(一)存款负债
➢ 活期存款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活期存款
✓ 活期存款:也叫支票存款,流动性最高的一 种负债。支票存款的所有者可以随时要求提 取账户中的余额,也可以向第三者开出支票, 由第三者凭支票到开户银行要求付款。
本章小结
3、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 间业务。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统称为商业银行的信 用业务。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表外业务成为了商 业银行发展的重点之一。 4、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 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商业银行派生存款创造与 收缩过程,为中央银行调节控制货币量创造了条件。
负债管理的出现,增加了银行资金来源的渠道。银行不 再以支票存款作为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再把资金来源视 为既定,银行积极主动地为他的资产增加确定一个目标, 在负债方面已由处于被动地位变为处于主动地位,在需 要资金时银行可以设法通过发行债务来筹集。
四、资本管理
本章小结
1、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商 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一样,都以盈利为目的,但又不 同于一般的企业。 2、商业银行具有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 变货币为货币资本职能、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职能。
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储蓄存款:个人为了积蓄货币和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而 开立的存款。储蓄存款也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的特点: 储蓄存款多是个人为积蓄购买力而进行的存款; 金融监管当局对经营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严格
的规定,以保障储蓄存款的安全。
(二)非存款负债
➢ 向银行同业借款; ➢ 向中央银行借款; ➢ 向金融市场借款; ➢ 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开展储蓄等负债业务,以储蓄存款等形式把社 会各阶层居民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积蓄和收入 集中起来,通过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转借给企 业使用。
➢变货币为货币资本的作用
✓ 商业银行通过发挥这一职能作用,化消费为积 累,将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在社会总资 源不变、在不影响个人消费水平的同时,扩大 了整个社会可用于生产的资本总额,有力地促 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
➢ 票据发行便利; ➢ 贷款承诺; ➢ 保函业务; ➢ 备用信用证; ➢ 期货、期权、互换等。
四、商业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
(一)信用业务与中间业务之间的关系 ➢ 信用业务是中间业务的基础; ➢ 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信用业务的
发展。
(二) 信用业务之间的关系
➢ 从信用业务的产生来看,负债业务是资产业 务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 贷款资产 投资资产 贴现资产 其它资产
(一)现金资产
➢ 库存现金;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存放同业款项; ➢ 托收未达款项。
(二)贷款
➢ 按用途分为: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 贷款、对金融公司贷款、证券购买和周转贷款和 其他贷款。
兑。
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 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转格兰银行是现代银行建立 的标志。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共性 ✓以盈利为目的; ✓要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本。
商业银行的性质
➢ 商业银行的特性 ✓ 经营对象是特殊商品——货币; ✓ 活动领域是货币信用领域; ✓ 利润非银行职员创造; ✓ 自有资本占资产的比重很小。
➢ 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 担保贷款。
➢ 按贷款的期限划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 支。
(三)票据贴现
➢ 票据贴现:即顾客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提交 银行,在扣除贴现利息后换取现款的一项银 行业务。
➢ 贴现付款额 =票据面额×(1-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资产与贷款资产的区别
➢ 收息方式不同; ➢ 责任人不同; ➢ 流动性不同; ➢ 安全性不同; ➢ 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不同。
➢ 当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资产业务扩 大也可以反过来引起负债业务的扩大。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安全性(safety):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 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