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高三语文(学科)
命题校:54中学校 2012年11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跻.身(jǐ) 亟.待(jí) 独辟蹊径穿流不息
B、尺牍.(dú) 皈.依(pàn) 白壁微瑕流言蜚语
C、泯.灭(mǐn) 付讫.(qì) 再接再厉沧海一粟
D、遏.制(jié) 风靡.(mǐ) 棉里藏针呕心沥血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素质),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
(情境/环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
⑵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不落窠臼),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⑶前不久,这里曾山洪(暴发/爆发),致使公路堵塞,交通陷于瘫痪。
A、素养情境独树一帜暴发
B、素养情形独树一帜爆发
C、素质情境不落窠臼爆发
D、素质情形不落窠臼暴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那是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儒雅的学者,右边是一位柔美聪慧的
莘莘学子
....。
B、周洪宇明白,商场如战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由腰缠万贯的富翁,变成一文不名
....的穷光蛋。
C、“东北二人转”的很多节目曲辞通俗,形式活泼,常演不衰,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
D、中国领土主权不能得到尊重,钓鱼岛局势就不会一劳永逸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卫组织的放射专家一直在与日本当局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密切合作,对不断变化的局势
进行监测与评估。
B、当她拍摄完这部影片的时候,好评如潮,然后宣布正式退出了演员生涯。
C、自从这一事件发生之后,他就开始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
生活的责任。
D、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个人独立创作到集体歌唱的新纪元,用
楚辞的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B、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代表作为《吊屈原赋》。
班固,东汉的史学家,修成第一
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C、辛弃疾和柳永都是宋代杰出词人。
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
慢词独多。
D、元代杂剧(戏曲)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都是大都(北京)人,代表作分别是
《窦娥冤》、《西厢记》和《汉宫秋》。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
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志穷而不屈。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与书史百家,字不刓(wán损失)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
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选自吕无党抄本《金石录》,参校李文《漱玉集》(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归.赵氏归:嫁
B、亦复脱衣市.易市:购买
C、余性不耐.耐:忍耐
D、人亡弓,人得.之得:为……得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B、计无所出而.还之故虽处忧患志穷而.不屈
C、竭其俸入,以.事铅椠以.中否角胜负
D、忧患得失,何其.多也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诚)归,相对展玩咀嚼
B、日就月将,(古文奇字)渐益堆积
C、本不讹谬者,(书史百家)辄市之
D、于是(于)几案罗列(之)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有亲朋故友在收藏图书,编修国史的部门任职,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能接触到许多散轶的珍贵图书。
B、李清照夫妇家庭虽寒贫,但是如果遇到名人的书画或者古董,往往都会买下来,用衣服包裹拿回家赏玩。
C、李清照记忆力非常出众,经常以此和丈夫比试来决定喝茶先后。
D、作者在三十四年中,经历了无数打击,其间悲痛可想而知,但作者却能平常心看待,着实不易!
第Ⅱ卷
三、本大题共28分。
10、李清照专心金石字画,“乐在声色狗马之上”,请从文言文《〈金石录〉后序》中举一例说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取材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十选八,每题1分,共8分)
①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②,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如泣如诉。
(苏轼《前赤壁赋》)
④遥想公瑾当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⑧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⑨,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⑩,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共7分)
浣溪沙○1
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2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化工馀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
甚时名作锦薰笼○3。
【注】○1本诗是元丰元年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
○2二麦:指大麦和小麦。
○3锦薰笼:指瑞香花的别称。
13、“千畦细浪舞晴空”一句的“舞”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4分)
14、在词中诗人是怎样描写瑞香花的?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山水逸韵
○1谢灵运在政治上无法有所作为,在文学创作方面却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为世家大族的子弟,他本来有在政治、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他的世资,可以使他“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他作为士族子弟所受到的良好的文学艺术教育,又使他具备了成为文学家的基本条件。
但是他的前辈如谢安、谢玄生逢士族鼎盛时期,其政治才能有充分施展的机会,所以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兼文人。
而谢灵运所处的时期,正是皇权与士族政治斗争的胶着时期,且士族的权力不断受到削弱,地位日渐下降。
所以谢灵运无法踵武前辈,成为政治上的风云人物。
在此情况下,谢灵运的文学才能得到迅速发挥,赋山吟水,成为著名的山水诗祖。
○2谢灵运一生著述颇丰,无论诗、赋、书画乃至佛经的翻译,都值得称道。
他的诗至今能看到的有九十多首。
可以分为四类:感怀诗、山水诗、佛理玄理诗和应制应酬诗。
后两类诗歌艺术成就不大,大部分诗还没有脱离“平典似道德论”的格局,如“若乘四等观,永拨三界苦”(《过瞿溪石室饭僧》),与玄言诗并没有什么区别。
谢灵运在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他对山水诗的写作与创新。
谢灵运山水诗的内容相当复杂,折射着他个人的人生境遇、文学才华和宗教修养。
他的山水诗还没有脱尽前代玄言诗的影响,他的诗常常是在鲜丽清新的景物描写之后,缀上一个玄言的尾巴。
传世的名篇,往往都是风景刻画、情感抒发和哲理表达三种成分同时具备,如《野鸿诗的》所说:“康乐于汉魏外,别开蹊径,舒情缀景,畅达理旨。
三者兼长,洵堪睥睨一世。
”他的名篇《登永嘉绿嶂山诗》,景物描写十分精彩,但与抒怀之间的转折较为生硬,哲理游离于景物之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结构模式。
○3谢灵运写山水诗,一是受士族家庭传统的影响,钟爱自然山水,把流连山水视为个人作为士族文人的风流韵致,所以无论是旅途、外任,还是回致故乡,都把山水之旅作为个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以刘裕为代表的刘宋皇权对世家大族的分而治之的政策。
来自皇权的压制和打击,令谢灵运的政治抱负屡屡遭受打击。
在此情况下,他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大自然,用纵情山水排遣心中的郁悒苦闷;同时又用山水自然来对抗朝廷,作为对朝廷的一种消极的反抗形式。
正因为谢灵运是基于这种心理所写的山水诗,所以他的山水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就与一般的山水有些异样。
山水诗中既以真情实笔描绘大自然之美,并对这种自然之美,表现出由衷的赞叹;同时,在山水诗中,他又不断地检讨人生,唠叨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对照谢灵运既沉浮于仕途,又沉湎于山水的一生,不难看出,谢灵运山水中的这种特殊的山水与玄理情思杂糅而又截然两截儿的现象,实出自谢灵运内心的矛盾。
他在意仕途是真实的,他眷恋山水也是真实的。
然而由于士族的政治地位已不同于东晋,所以他无法像他的先人那样或隐于东山,起而大济苍生;或大济苍生之后,再去归隐;或政治上青云得志,而又得山水畅神适性。
他政治上的前途受阻,流连山水实不得已,所以就要用山水弄些喧嚣,弄出些事件,做出来给人们看,少了些真正的淡泊与平静。
○4与魏晋古诗的浑融一体不同,谢灵运的诗多有秀词佳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春晚绿秀野,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莲”(《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等等,可以看出谢灵运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声、色、形动静姿态的刻意描绘。
精心锤炼,大量采用骈偶对句来达到对比和谐的审美效果。
○5谢灵运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就诗歌抒发思想情感的深厚功力而言,还比不上阮籍○1、陶渊明。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者本人的思想境界达到的层次,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如黄节先生所说:“康乐未忘华胄……其诗虽工,其于感发人心,不若嗣宗为至。
”(《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叙》)优秀的作品关乎伟大的人格,诗之工拙也是如此。
但谢灵运在古代诗歌中,别开境界,开山水诗派。
他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刻画山水艺术形象,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注】○1阮籍,三国魏诗人。
字嗣宗。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谢灵运的诗以山水诗和玄理诗成就较大,别的诗则没有脱离前人的窠臼。
B、谢康乐对山水诗的创新之处,在于形成了“叙事——写景——说理”的结构模式,“舒情缀景,畅达理旨”。
C、受到了种种政治的压制,谢灵运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转而寄情山水。
D、魏晋的古诗内容充实,谢灵运的诗则多秀词佳句。
相较而言,还是后者成就较高,为后世的山水诗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6、请归纳谢灵运能够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原因。
(4分)
17.文中黄节先生评论谢灵运“未忘华胄……其诗虽工,其于感发人心,不若嗣宗为至”。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叩击庄园大门
卡夫卡
那是夏日炎炎的一天。
我和我的妹妹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座庄园的大门。
我不知道,她是故意地敲门,还是由于心不在焉,还是仅只用拳头威胁它一下,压根儿就没有敲。
离庄园数百步远的地方,在向左转的公路旁边,出现一个村庄。
我们不熟悉它,但是,就在我们走过第一幢房子之后,看到有人走了出来,他们友好地或告诫地向我们招手示意,自己却惊恐万状,吓得弯下了腰。
他们指着我们刚才经过的那个庄园,提醒我们敲击大门的事。
庄园主们将要控告我们,调查马上就会开始。
我非常冷静,还安慰我的妹妹。
也许她根本就没敲,即使敲了,世上没有一处地方会因此传讯她。
我试图向我们周围的人们说明情况,他们倾听着,但不作出判断。
后来,他们告诉我,不仅我的妹妹,就连作为兄长的我,也将受到指控。
我点头微笑。
我们大家回头向庄园看去,如同观察远方的一团烟云,等待火焰从中出现。
果然,不久我们就看到一群骑兵策马驰入敞开的大门;尘土飞扬,掩盖了一切,只见他们长矛的尖端闪闪发光。
这支队伍刚刚消失在庄园里,就又调转马头,直奔我们而来。
我催促妹妹赶紧离开,由我独自澄清一切。
她拒绝让我独自一人留下。
我告诉她,她至少应该换换衣裳,以便穿着更好的衣服去面见这些先生。
她终于听我话,便动身回家,踏上遥远的归途。
骑兵
们已经到了我们跟前,他们就从马上垂问我的妹妹。
她眼下不在这儿,我忧心忡忡地回答道,但过一会儿她就会来。
对我的回答,他们几乎无动于衷;最重要的看来是他们已经找到了我。
他们当中为首的是两位先生:一位法官,这是个机灵的年轻人,和他的沉默寡言的助手,名叫阿斯曼,他们要我走进一家农舍。
我一边摇头,一边推了推裤背带,在这些先生锐利的目光监视下,慢慢开始行走。
我还几乎相信,只要说一句话,就足以把我这个城里人从这些农民手里解救出来。
甚至还让他们尊敬我。
可是,当我跨过这家农舍的门槛的时候,法官已经抢先一步,在屋里等着我,并对我说:“我很同情你。
”毫无疑问,他这样说,不是指我目前的处境,而是指我即将遇到的麻烦。
这家农舍看上去更像一间牢房,而不像一家农舍。
由大石块铺成的地面,昏暗和毫无装饰的墙壁,在房子某处的墙上,还嵌着一个铁环,房屋正中,是某种半像木板床,半像手术台的东西。
除了监狱里的空气,我还能品尝到别的空气吗?这是个大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只要我还有出狱的希望,兴许能品尝到别的空气。
(洪天富译)
18.请梳理文章的情节脉络。
(4分)
1)我和妹妹回家时经过庄园大门;
2);3);
4);5)。
19.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 不久我们就看到一群骑兵策马驰入敞开的大门;尘土飞扬,掩盖了一切,只见他们长矛的尖端闪闪发光。
(3分)
(2) 除了监狱里的空气,我还能品尝到别的空气吗?(3分)
20、这个小说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说明。
(5分)
七、作文(60分)
当嫩芽出土,当古树倒下,当大河东流,当夕阳西下,当时光难再,当故土远离,当亲友分别,当美好的事物在我们面前消散,当丑恶的事物在我们眼中败亡……总会让人凝望他们的背影,目送他们,思考自身。
请以“目送”为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答题纸
高三语文(学科)
命题校:54中学校 2012年11月
第Ⅰ卷
第Ⅱ卷
三、本大题共28分。
10、李清照专心金石字画,“乐在声色狗马之上”,请从文言文《〈金石录〉后序》中举一
例说明什么是李清照的“金石之乐”,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200字左右)(15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取材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十选八,每题1分,共8分)
①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②,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如泣如诉。
(苏轼《前赤壁赋》)
④遥想公瑾当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⑧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⑨,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⑩,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共7分)
13、(4分)
答:
14、(3分)
答:
五、(共13分)
15、(4分)()
16、(4分)
答:
17、(5分)
答:
六、(共15分)
18、(4分)
2);3);
4);5)。
19、(6分)
答:(1)(3分)
(2)(3分)
20、(5分)
答:
七、作文(60分)
参考答案
一、1、C(A跻jǐ-jī,穿-川;B皈pàn-guī,壁-璧;D遏jié-è,棉-绵)
2、A(素养:修习涵养。
也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
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道德的词语。
素质: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
也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制造出独特的风格、主张,自成一家。
不落窠臼: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
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伍。
暴发和爆发: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3、B(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
(表示众多,不能指具体的一个或多个);
一文不名:名:占有。
一个钱都没有。
形容非常贫困。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常用于形容一次把事情做好,以后就不用再做。
)
4、A(B主语缺失。
“退出“无主语。
C杂糅。
(担负)……责任。
D主谓不当。
上级领导……赔偿损失。
)
5、A(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
6、D(得:得到)
7、A(A的/的;B表承接/表转折;C表目的/用;D多么/代收藏的事)
8、C(应为李清照)
9、B(“用衣服包裹拿回家赏玩”文中无据)
10.略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仲由字子路/ 卞人也 /子路性鄙/ 好勇力 /志伉直 /冠雄鸡 /佩豭豚 /陵暴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子路 /子路后儒服委质/ 因门人请为弟子。
(取材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十选八,每题1分,共8分)
①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轼《前赤壁赋》)
④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⑧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⑩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3. “千畦细浪舞晴空”一句的“舞”,用拟人手法(1分),描写大片麦浪在晴空下翻滚的场景,
显示麦子的生势挺拔(1分),表达了作者对眼前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1分),也表现出作
者对农事的关心(1分)。
14. 诗人用描写瑞香花花色夭红,气如薰香(1分),流露出对花的喜爱和赏花的欢愉之
情(1分),用对花的赞美衬托丰收的喜悦(1分)。
15、C(A、“没有脱离”和原文“大部分诗”相悖;B、形成“结构模式”的只是一首诗;D、“魏晋古诗内容充实”不符合原文,与谢诗的高下之分也属于无据。
)
16、谢灵运能够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原因:
○1良好的文学艺术教育(“作为士族子弟所受到的良好的文学艺术教育,又使他具备了成为文学家的基本条件”)(1分)
○2政治上的失意(“士族的权力不断受到削弱,地位日渐下降。
所以谢灵运无法踵武前辈,成为政治上的风云人物。
”)(1分)
○3很高的文学才华和宗教修养(2分)
17、
○1谢灵运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声、色、形动静姿态的刻意描绘。
精心锤炼,大量采用骈偶对句来达到对比和谐的审美效果。
在古代诗歌中,别开境界,开山水诗派。
(2分)
○2他在意仕途,当政治上的前途受阻,就流连山水诗,但是出于不得已,所以比阮籍少了些真正的淡泊与平静。
(3分)
18、请梳理文章第一段的情节脉络。
(4分)
3)我和妹妹回家时经过庄园大门;
4)庄园主们要对我们提出控告;
5)骑兵捉拿我们;
6)我说服妹妹逃回家去;
7)我被法官带到了农舍里。
19.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 不久我们就看到一群骑兵策马驰入敞开的大门;尘土飞扬,掩盖了一切,只见他们长矛的尖端闪闪发光。
(3分)
作者用“不久,策马驰入”显示骑兵维持庄园主利益的速度之快(1分);“尘土掩盖了一切”,“长矛的尖端闪闪发光”,显示骑兵的威武跋扈,使人畏惧(1分);表现出社会法制的混沌黑暗(1分)。
(2) 除了监狱里的空气,我还能品尝到别的空气吗?(3分)
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强调“我”被带到庄园之后,预料释放无望,产生的愤怒和绝望(1分)。
表现了小人物在强大无理的社会机器面前的无能为力(1分)。
20、这个小说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说明。
(5分)
参考:1、危急关头对妹妹的机智保护;面对危难,勇于面对承担。
2、无心的小错误可能导致极严重后果,得不偿失。
应该尽量谨慎小心,学会保护自己。
3、如果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存在,那么人权就很难保证。
七、作文(60分)
标准请参看高考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