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张掖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6八下·溧水期末) 溧水城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人对座垫的压力
B . 增大座垫面积能增大人对座垫的压强
C . 自行车拐弯时快慢不变,此过程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 . 人骑车在水平路面前进,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2. (2分) (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 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D . 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3. (2分)(2020·哈尔滨) 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成为首位跑进10秒内的中国人。
赛跑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
B . 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C . 运动员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D .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为了减小摩擦
4. (2分) (2020八下·乌鲁木齐月考) 用手捏住竖直的物理课本,手和课本都在空中静止。
下列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 手对课本的压力和课本对手的弹力
B . 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压力
C . 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
D . 课本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
5. (2分) (2016八下·相城期末) 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
A . 吊灯对悬绳的拉力
B . 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C . 悬绳对吊灯的拉力
D . 天花板对悬绳的拉力
6. (2分) (2016八下·宝丰期中) 用绳子拴住一个重10N的物体,第一次让它静止在空中,第二次让它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设前后两次的拉力分别为F1、F2 ,则()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无法确定哪个力大
7. (2分)(2017·泰兴模拟) 如图所示,在电梯里,一名背书包的学生在随着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学生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B . 学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 . 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D . 学生所受到的重力和她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 (2分) (2016九上·泉港月考) 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4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 . 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 . 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 . 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动能最大,速度最大
9. (2分)(2018·邵阳) 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 甲大
B . 乙大
C . 一样大
D . 无法确定
10. (2分)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伸直,则()
A . 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 . 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C . 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 .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1. (2分)(2017·石家庄模拟) 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书包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
B . 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C . 运动鞋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D . 壶盖上有一个小孔是利用了大气压使水容易流出
12. (2分)(2014·无锡) 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A . 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 . 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 .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 .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3. (2分)(2018·临沂) 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针头做得很尖目的是增大压力
B . 乙图中的水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 丙图中钢笔吸墨水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D . 丁图中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14. (2分)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风筝在空气中飞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
A . 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小
B . 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大
C . 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小
D . 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大
15. (2分) (2020八下·四川期中)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 . “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B . 菜刀磨得锋利
C . 用吸管吸饮料
D . 潜水时穿潜水服
16. (2分)重力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木块,抛入水池中,待它们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
A . 铅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B . 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 . 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D . 它们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17. (2分) (2017·兰州) 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栓一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 ,ρ铝=2.7g/cm3 , 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 . 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C . 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 . 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18. (2分)(2020·红桥模拟)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 .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 . 浸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重力
D .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将会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19. (2分) (2018八上·深圳月考) 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是图中的()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丙
C . 乙和丁
D . 丙和丁
20. (2分)(2019·靖江模拟) 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液体的密度分别为、,则()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9题;共20分)
21. (3分) (2018八下·泸州期末) 月球对它表而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1/6,若将一个质量为12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________kg,重力约为________N,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22. (3分)(2020·韶关模拟) 用钢笔吸墨水时,先捏笔胆排出里面的空气,在________的作用下,把墨水压进钢笔内;在青藏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 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00℃;平时用的茶壶的壶盖都有一个小孔,下端是连通的,构成一个________。
23. (1分)(2020·南岗模拟) 小聪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②中物体A受到水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力为________。
24. (2分) (2018九下·临邑月考) 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填“漂浮”或“沉底”),此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g=10N/kg)
25. (4分)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起脚射门,足球离脚后,由于________ 还能继续飞向球门,守门员飞身将球扑住,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如图所示的修正带中涂改带的长度是30________ (填单位符号),使用时,它将错误处覆盖成白色,此处能________ (选填“反射”或“吸收”)各种色光.
26. (1分)小梅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她将圆柱形容器放入一个大水槽中使其漂浮在液面上。
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容器始终漂浮,测出容器所受浮力和向容器中加水的深度并记录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F浮与h的关系F浮=________ 。
h/cm123456
F浮/N101214161820
27. (2分)如图一个重力为0.5N的鸡蛋悬浮在密度为1.02×103kg/m3的盐水中静止不动。
此时鸡蛋受到的
浮力是________ N。
为了使鸡蛋浮出水面,应该向容器内加________ (选填“盐”或“水”)。
28. (2分)(2019·许昌模拟) 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________很小,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亊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
乘客坐上火车后,当他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树木向后移动时,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29. (2分) (2016八下·日照期末) 船闸利用的是________原理,载重不变的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它受到的浮力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共6题;共24分)
30. (5分)(2018·贺州) 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3N的拉力F的示意图。
31. (5分) (2017八下·锦州月考)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_______;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_______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________(填“a”或“b”)
32. (3分) (2016八下·故城期中) 如图所示的是同学们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情景.
(1)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在接触面积相同时,海绵所受的压力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图________可知:当海绵所受的压力相等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任举一例即可)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3. (6分) (2018八下·宁江月考)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现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三种不同水平面时的初速度________,发现小车在
________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结论方法:若________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问题讨论:利用上述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木块和一把刻度尺,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比较木块被推动的________,由此得出物体的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
34. (3分)(2015·福州) 小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比较甲和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用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分析乙和丙可知,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关系是:F1________F2(选填“>”、“=”或“<”).(3)通过乙和丁的探究,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其原因是________不同.
35. (2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 韦聪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图所示的实验.
(1)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图③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四、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
36. (15分) (2020八下·和平期末) 图甲是一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现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深为0.5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 ,图乙是一质量均匀的料球,密度为0.2×103kg/m3(g取)计算:
(1)容器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距容器底部0.2m处A点水的压强是多少?
(3)把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用了16N的力恰好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塑料球的重力是多大?
37. (5分) (2015八上·松原期末) 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9题;共20分)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考点:
解析:
三、实验题 (共6题;共24分)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答案:31-1、答案:31-2、
答案:31-3、答案:31-4、考点:
解析:
答案:32-1、答案:32-2、
考点:
解析:
答案:33-1、考点:
解析:
答案:34-1、答案:34-2、答案:34-3、考点:
解析:
答案:35-1、
答案:35-2、
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答案:36-1、
答案:36-2、
答案:36-3、
考点:
解析:
答案:37-1、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