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看记者的职业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晨12013240166 从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看记者的职业素养

摘要: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两位非常优秀的记者——黄远生、邵飘萍。黄远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而邵飘萍则是“铁肩辣手”的新闻界全才。他们的新闻实践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从他们的新闻实践中总结作为一名合格记者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品性、文笔、观察力、人际关系

一、记者要有完全独立的品性和坚定的人格操守、职业操守

邵飘萍提出,记者的第一要素为品性。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品性要完全独立,有操守人格,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中,邵飘萍始终以一个独立报人发表新闻稿件,针砭时弊,揭露贪官污吏,抨击封建军阀,不依附于任何政党和权势,独立地发言,独立地报道,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民众,以反映民众的呼声,做民众的喉舌。邵飘萍坚持不偏不倚,不畏强暴,报道事实真相,最终得罪奉系军阀张作霖,被其暗杀,以身殉职。

在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中,最鲜明的也是报刊应排除政府和政党的干涉,用言论自由权捍卫报刊的独立自主。他决心靠自己手中的笔独立奋斗,以保持新闻记者超然的地位。他认为只有不依附于权力或任何特殊势力,才有可能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独立自尊的人格,才能坚持新闻的客观、公正,倡导报刊发挥“监督政府,为平民请命”的社会功能,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

100多年前,黄远生和邵飘萍对于记者素养的要求,即使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记者更要有完全独立的品性和坚定的人格操守、职业操守,不被名利左右,不出卖良心,踏踏实实做采访,认认真真写报道,真真正正做一个对得起人民的好记者。

二、记者要有优秀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即手能写

黄远生在他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的最后一能中说,记者要手能写,即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为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这

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记者就要用自己独到的观点写出新闻,能善于各种新闻题材的撰写。语言真实,观点独特,笔锋犀利。尊重新闻的真实性,不胡编乱造,不出现“克里空”现象。

黄远生长于采访,勤于写作,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邹韬奋曾在文章里写道:“在上海南洋公学中院做学生时,每天跑进阅览室的时候,心里最盼望的便是《时报》上又登出了远生的北京通讯。远生通讯之所以吸引人,第一是他采访新闻的能力实在好,他每遇一件事,都要直接由那个有关系的机关,尤其是由那个有关系的政治上的重要人物,探得详细正确的内部的情形;第二是他写的实在好,所以好,因为流利、畅达、爽快、诚恳、幽默。”由此可见,优秀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对于一个记者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是文字工作者,所有的观点想法都要靠文字传递表达,因此,记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知识储备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熟读各类报刊杂志,这样才能轻松驾驭各类文体,写出优秀的新闻报道。

三、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理性分析能力

黄远生的新闻敏感性极强,报道很注意时效性。他在记者“四能”要求的第一能就提出,记者要脑筋能想,即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作为一个新闻人,一定要有敏锐的新闻观察力,对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理性的分析和对待一切新闻事件,不要过于亲信他人的观点。新闻讲究真实性,自己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写出真实的新闻。

邵飘萍也强调,记者要到第一线去“探究事实”,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去判断新闻的价值。他反对当时新闻界流行的“有闻必录”的做法。他说“有闻必录”究其根源,是无责任心的表示。他主张记者要时刻生活在自己的角色中,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正因为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和和对新闻事实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得他常常能采写到一些使报界为之咋舌的内幕新闻和独家新闻。他的报到时间性总是很强,他的很多时评短评既让我们惊讶它们的速度,更让我们对这位前辈的勤奋产生深深的敬意。张季鸾曾称赞他说:“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

从黄远生和邵飘萍身上,我们能学习到,作为一名记者,一定要有敏锐的

观察力和理性的分析能力,善于揣摩采访对象的心理,这样,我们才能在在众多的事实中发现新闻点,并及时准确的报道出来。

四、记者要广交游,建立庞大的人际关系

邵飘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他善语言,广交游,上达总统经理,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乐与为友,这为他及时有效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黄远生也提出,记者要腿脚能奔走,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

在现代社会,一个记者一定要有一个庞大的交际圈,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是获取新闻的渠道,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要有自己的“势力”,这些资源能保证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获取信息,大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增加独家新闻的可能性。

五、记者要耳能听,善于随机应变

“耳能听”是黄远生在他的记者“四能”要求中提出的,是指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作为一名记者,要学会从一个新闻中发现其他的新闻点,对于社会上一切声音都要理性判断,在采访工作中,遇到问题独立判断,做出反应。但由于新闻时效性的制约,记者不能随心所欲,充分准备。因此常常要求记者在突发事件下随机应变、灵活变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继续采访。

六、记者对待新闻工作要坚持不懈,不畏强暴

邵飘萍和黄远生投身于新闻工作,是正直的爱国新闻记者。邵飘萍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曾三次被捕,下狱九个月,几度流亡日本,但他没有放弃新闻工作,始终站在最前线继续新闻报道。在逃亡日本期间,也不忘新闻工作,不仅做大阪《朝日新闻》的特约记者,还用大部分精力研究各国的政治思想动态,与李大钊一起揭发日本侵华野心和“二十一条”真相,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的反日倒袁爱国运动。回国后便复刊《京报》,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虽然黄、邵二人最后都为了伟大的新闻事业而献身,但他们精神却一直影响着我们,鼓励着我们,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不懈,不畏强暴。总结:

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从古到今,不论是在社会发展的哪个时期,做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