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三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三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19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回眸那场浩劫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我们期望在对历史的共同回望中,更好的珍惜今天、面向未来。

8、走进名著:(2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视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苏联小说《》,主人公是。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7分)
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9、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请简要说说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强烈的震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原因是什么?请摘录原文回答。

(2分)
11、选文写了“我”对阿长这一人物认识和情感上的变化,请概括说明这一过程。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7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兴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分)
缘溪行缘:阡陌交通阡陌:
屋舍俨然俨然:悉如外人悉:
桑竹之属属:处处志之志:
便要还家要:诣太守诣: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寻病终寻:_______________ 1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语(3分)
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今义:
妻子邑人妻子:古义:今义:
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今义:
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5、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1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其中“不足”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试举出一例。

(3分)
(三)(18分)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

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

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

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
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

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

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

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

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

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

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

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

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
高处向四周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

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
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

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
来啦。

”“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

”父亲便没再坚
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地。

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
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
声音。

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

”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

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

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

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

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

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
说。

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

”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

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

”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

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7.“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2分)
18.文中父亲“木讷”,这里除了有性格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9.在第②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2分)
20.“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2分)
21.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2分)
22.“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
么?为“自己”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2分)
24.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⑦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5.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2分)
三、作文(50分)
我们总抱怨生活的平淡,平淡让我们缺少了情趣,失去了激情,没有了感觉,我们已不会感动。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悉心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人、许多事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请以“ ,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得少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