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梅原文

合集下载

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赏析黄庭坚,留下的诗词作品不多,《念奴娇》是其中代表作,我们分享了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黄庭坚——《念奴娇》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译文】:雨后新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万里秋空一片澄明。

如秀眉的山峦经过雨水的冲刷,仿佛披上了新绿的衣服。

月中的桂树还很茂密,怎么能说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在夜空驰骋。

月光寒冷,为谁照射在这坛美酒上?一群年轻人伴我左右,在微凉的晚风中踏着幽寂的小径,走进长满林木的张家小园,畅饮欢谈。

让我们斟满手中的金荷叶杯,虽然离家万里,可是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

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

孙郎听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扬的笛声。

【赏析】:此词写于作者于绍圣元年(1094)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

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

“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

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

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加赏析

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加赏析

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加赏析本文是关于经典美文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加赏析瓢泉酒酣和东坡韵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也应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赏析】本词前有小序云:“瓢泉酒酣,和东坡韵”,是作者闲居铅山瓢泉时的感兴之作。

“ 和东坡韵”,指步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韵以追和。

东坡的原词,是贬官闲居黄州的所作,在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一点上,与辛词有相似之处。

辛词也以健笔抒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

今存稼轩词集中,和苏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原韵之作共有四首,内容有相似和连贯处,疑为同时作。

第二首题下小注云,“再用前韵,和洪莘之通判《丹桂词》。

”洪莘之是洪迈长子,四词当作于稼轩赴闽前即绍熙元年或二年秋桂开时(1190或1191)。

时当稼轩江淮两湖为官解职后,郁郁不得志闲居于带湖(在江西上饶)。

这里所选为四首组词的第一首,像是总冒和序曲。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四十七岁谪黄州游赤壁时所作,为雄视千古抒发豪迈理想的绝唱名作。

稼轩写此组和作时年近半百,处境相类,心情与大苏亦有共鸣之处。

大苏作气魄宏伟浩歌壮烈横扫时空,实已难乎为继,正如鲁迅先生说自问非翻得出如来佛手心者大可不必动手。

稼轩敢于费力不讨好地来“和东坡韵”,当然不是角胜,大概是写下《念奴娇》这个词牌,大苏那股悲凉之气就袭上心头,不能自已。

但他还是没重复走怀古路子,而是另辟蹊径,尽情抒发自我反思,将志意和潜意识中心理障碍化为一系列诗的意象,成为烟云翻卷的长卷。

显示出另一种格调的宏伟。

稼轩和唱的第一首(即此所选),上片悲多于壮。

辛痛恨含混敷衍,但恰恰碰到上上下下含混敷衍的亡国环境,真是快男儿的悲剧。

世外仙姝寂寞梅——辛弃疾《念奴娇·题梅》中的梅花形象

世外仙姝寂寞梅——辛弃疾《念奴娇·题梅》中的梅花形象
zUU0I U . 4
Ohla n Ed ca n n ov i Her d u Uo l n eton al 世Biblioteka 外 仙 姝寂 寞梅 — —
作 与品 究 家作 研
辛弃疾 念奴娇 ・ 题梅 中的梅花形象
袁 文 卓 ( 沧州师专泊头分校 河北沧 州 0 10 ) 6 2 5 摘 要 : 辛弃 疾词 集中 , j 首咪梅 词 , 中的梅 花 形象 , 《 有 r . 其 数 念奴娇 ・ 题梅 》 中最具 多重品格 。本 文就此 词进 行 赏析 , 分析 梅花 的 多重品格 ——秀逸 ,高洁 , 强与寂 寞, 坚 并借 以认 识 与理解作 者在 闽为官时心 中的 归隐思想。 关 键 词 : 花 傲 骨 寂 寞 归 隐 梅 中国分类号 : 3 6 G6 3.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7 5 2 0 ) 2 a一0 1 -0 1 7 —9 9 ( 0 8 l () l 6 1

花 的温 柔妩 媚 , 中也 带 有 对 梅 花 风 骨 的 暗 赞 美 之 意 。 “ 借 春 工 力 ”一 句 , 不 则一 语 双 挑 , 加重 了对 梅 花 温 柔妩 媚 的 赞 美 , 既 又表 现 了对 梅 花 傲 骨 的赞 叹 。刘 克 庄 诗 云 “ 东 风 谬 掌 花 权 柄 , 忌 孤 高 不 主 张 ”, 梅 花 却 说 之 所 以 不 在 春 风 中绽 放 , 由于 春 神 不 喜 是 欢 她 的 高 傲 , 以 将 她 逐 于 春 天 之 外 。 而 所 辛词 则 云 “ 不借 ” 更 将 梅花 心 底那 一 分 与 , 生 俱 来 的 超 凡 脱 俗 与 铮 铮 傲 骨 , 现 得 淋 表 漓 尽 致 。词 上 片 的 结 尾 , 惊 叹 中 对 梅 花 在 的 天 资 气 韵 作 了 总 结 : 骨 清 香 嫩 , 然 天 “ 迥 与奇绝。 ”她 是 与 众 不 同 的 , 上苍 赐予 了 是 她清奇之骨格 , 幽之暗香。 渺 下片 , 作者 探察 梅花 的 内心 感 受 , 写得 委 曲 幽 眇 。 前 三 句 , 梅 花 的 回忆 : 尝 记 写 “ 宝 衙寒 轻 , 窗 入 睡 起 , 纤 轻 摘 。 琐 玉 ”这 是 场 美 好 的知 遇 。 “ 宝衙 … 琐 窗” “ 纤 ” 玉 三 个 华 丽 的 词 语 , 明 暗 示 出 当年 梅 花 生 分 长 的环 境 , 是 一 座 园林 , 寂 寞 , 必 不 不冷 清 , 有 人 相 知 相 赏 。 更 何 况 那 知 赏 之 人 , 一 是 位 生着 纤 纤 玉 手 的 美人 。 “ ” 字 , 盈 之 轻 轻 意, 又有 “ 出手 不重 , 不敢 用 力” 之意 , 出 写 了这 女 子 对 梅 花 的 喜 爱 之 情 。 第 四句 , 承 前 启 后 , 漂 泊 天 涯 ” 与梅 花 的 回忆 形成 今 “ 昔 对 比 , 这 对 比 中 , 花 不 仅 有 今非 昔 比 在 梅 的 感 伤 , 有 知 音 难 觅 的 寂 寞 。 内心 的 感 还 伤 与寂 寞 , 梅花 “ 让 瘦损 ” 理 固宜 然 。而 词 , 人却 在 “ 瘦损 ” 前加 一 “ ” 字 , 下让 词 空 一 的意 气 高 昂 起 来 , 启 了 下 文 四句 对 梅 花 开 傲骨 的 赞扬 。 “ 有 当年 标 格 , 标 格 ” 即 犹 “ , 气骨 , 骨 。一 个 “ ” 字 , 风 犹 不但 写 出了 梅 花 不 变 的 风 骨 , 且 也 让 我 们 感受 到 梅 花 而 的 一 股 不 屈 的 傲 气 。这 种 傲 气 , 梅 花 面 让 对严酷的环境依然 挺立不屈 :万里风烟 , “ 溪 霜 月 , 怕 欺 他 得 。 “ 烟 ” 已是 迷 未 ” 风 茫, 再加 “ 里 ”, 万 则前 路 渺 渺 , 人 可 以逆 无 料 ; 色如 霜 , 白 清冷 ; 临 溪水 , 冷 澈 月 洁 照 更 清寒 , 梅花 所 处 氛 围之 寒冷 凄 凉 , 自是 无 可 比拟 。 然 而梅 花 并 不 畏 惧 。 “ 怕 ” 两 字 , 未 既 可 理 解 为 是 词 人 对 梅 花 的 猜 想 , 现 了 参 考 文献 表 词 人 对 梅 花 的 赏 爱 之情 ; 可 看 作 是 梅 花 【】叶嘉莹 . 也 l 唐宋词 十七讲 . 迦陵 论词丛 稿… 吐露 衷 曲 , 展示 出 梅 花 傲 然 的 自信 。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 至 此 , 论 是 上 片 描 写 梅 花 的 形 貌 还 无 是 下 片 抒 写 梅 花 的 坚 强 不 屈 , 情 感 都 是 其 昂扬 向上 的 。可 是 最 后 几 句 却令 人 费 解 地

念奴娇古诗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古诗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古诗译文及赏析念奴娇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注释⑴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

⑵重门:多层的门。

⑶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⑷险韵诗:以生僻而又难押之字为韵脚的诗。

人觉其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并无凑韵之弊。

⑸扶头酒:易醉之酒。

⑹征鸿:远飞的大雁⑺玉阑干:栏杆的美称。

慵:懒。

⑻烟敛:烟收、烟散的意思。

烟,这里指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云气。

⑼晴未:天气晴了没有?未,同否,表示询问。

参考译文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

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

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

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

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

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

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

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赏析《念奴娇·萧条庭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此词为春闺独处怀人之作,是词人早期作品。

政和六年(1116年),清照三十三岁。

这年三月初四,夫婿赵明诚游览距青州约一百七十里的名刹灵严寺。

夫君离她而去,深闺寂寞,她却无可奈何。

断肠心事难以寄托,于是在满怀思念之时创作了这首闺怨词。

作者从一场春雨中引发出种种难以排解的愁绪,上片由春闲引发对远人的思念;下片通过抒写春寒之日的凄清,反映作者百无聊赖的心情。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翻译饮美酒,读《离骚》。

堪笑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那西晋名士王衍,清雅直立,像玉壁一般,却只顾清谈,最后被敌人杀害,空余遗恨。

我退隐的这一带地方,田园烟雾苍苍,山丘清寒碧碧,居住其中,闲适无比。

可到了将近岁末的时候,我却还是忧风忧雪。

我感慨地追忆那东晋的名臣谢安,虽壮志凌云,却被贬西州而病逝。

我梦想着,建起我的萧闲堂别墅,岩桂的幽香香飘十里。

胸中的种种不平之气,都随着一杯酒,无踪无迹。

天睛日暖的日子里,和友人们相聚,悠然自得,意气风发,不再有一丝一毫的遗恨。

当初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他们曾在兰亭把酒吟诗,这种心情,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啊,王羲之又何必在《兰亭集序》中记什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杏花天》等。

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四十九字;下片十句,押四仄韵,五十一字,共一百字。

追和赤壁词:即步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人生佳处,但能读《离骚》饮酒,不需他物。

《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夷甫:即王衍,字夷甫。

据《晋书·王衍传》中载,王衍虽位居宰辅却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

岩岩玉壁:东晋名士王衍,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词人借描绘岁寒翠竹以自比。

寒玉:喻寒竹;风雪:喻忧患。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引谢安故事。

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

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

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翻译艅艎大船东流下,远望千里西来的大江,只见一片烟水苍苍茫茫。

若问襄州究竟在哪里?雉堞一直与天边云霞连接的地方。

羊祜的残碑,诸葛亮的遗迹,都满载遗恨浴着残阳。

后来的人物,有几个能有您这样卓伟超常。

“其肯为我来耶?”说这话的乌重胤的礼贤下士,才能够使人们精神振奋,意志增强。

不要老是认为现在太平无事了,便避讳讨论军备武装。

眼前的江山,楼头的鼓角,都流露着英雄的慷慨悲凉。

要想得到取功名的机会,在闲暇时就应该准备停当。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酹江月》等。

双调,一百字。

上片九句,押四仄韵;下片十句,押四仄韵。

张明之:词人好友,生平不详。

京西:路名。

宋至道十五路之一。

熙宁五年(1072年)分南、北两路。

北路治所在洛阳,南路治所在襄阳。

幕:官署,幕府的简称。

艅艎:大舰名。

西江:西来之大江,指长江中上游。

烟水:江面上雾霭笼罩。

襄州:即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作掩护用。

叔子:西晋大臣羊祜,字叔子。

曾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

残碑:指羊碑,又称堕泪碑。

羊祜在襄阳十载,有惠政。

死后,襄阳百姓为之立庙建碑。

卧龙:诸葛亮。

瑰伟:同“瑰玮”,奇伟。

河阳:地名,在今河南孟县西。

言兵为讳:忌讳议论军事。

南宋统治集团执行投降政策,禁止朝野议论出师北伐之事。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词人送友人奔赴襄阳任职之时。

当时宋金两国对峙于襄阳,暂时的平静麻痹了世人,甚至让人忘记了收复失地的重任。

词人恐怕友人也被同化,所以写下该词,鼓励友人做好准备,时刻为收复失地不懈努力。

李清照《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李清照《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译文]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

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

[出自] 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注释:有斜风细雨:“有”原本作“又”,据别本改。

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以为饮食,谓“新火”。

宠柳娇花:【《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也。

险韵:即用生疏冷僻、难押韵的字做韵脚。

扶头酒:容易饮醉的酒。

口语中常称上头、缠头。

能让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饮多则易醉。

一说“扶头”为酒名。

晨饮少量淡酒以醒神志,谓之扶头。

酒醉逾夜,晨以淡酒饮之,便于醉者清醒,俗曰投酒。

杜牧《醉题五绝》:“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

”贺铸《南乡子》词:“易醉扶头酒,难逢故手棋。

”玉阑干:白玉石栏杆。

慵倚:音雍,懒。

倚:靠。

被冷香消新梦觉:【清彭孙遹《金粟词话》】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香消:香炉中的香已烧尽。

初引:叶初长。

清露:词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于是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两句话。

【清王又华《古今词被冷香消新梦觉忽悲忽喜,乍远乍近,斯为妙耳。

如游乐词,须微着愁思,方不痴肥。

李春情词本闺怨,结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尔拓开,不但不为题束,并不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觉耳。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念奴娇·昆仑[近现代]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译文破空而出了,高大险峻的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衰盛。

终年积雪,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搅得天地一片冰寒。

夏天冰雪消融,江河纵横流淌,人也许为鱼鳖所食。

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今天我要来说一说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积雪。

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

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注释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

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莽:莽莽,状高大。

《小尔雅》:莽,大也。

后世引申有鲁莽、莽撞、勐健诸义。

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阅尽人间春色:阅尽,看足、看尽、看遍。

人间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搅得:闹得、搞得。

今语的“搞”,早期白话作品中都作“搅”。

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消溶:积雪消融、融化。

江河横溢: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所以昆仑山积雪消融,江河水量大增,都会泛滥起来。

横溢:就是横流,即泛滥。

人或为鱼鳖:江河横滥,洪水成灾,人也许为鱼鳖所食。

《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千秋:千年。

功罪:昆仑山给长江黄河输送的水源给人民带来了许多好处,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功;造成洪水泛滥,因而给人民带来灾祸,这是罪。

念奴娇原文_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原文_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原文_翻译及赏析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宋代·叶梦得《念奴娇》念奴娇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

字少蕴。

苏州吴县人。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

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

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

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

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叶梦得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思念,闺怨写景渺渺空波下夕阳。

睡痕初破水风凉。

过雨归云留不住。

何处。

远村烟树半微茫。

莫笑经年人老矣。

归计。

得迟留处也何妨。

老子兴来殊不浅。

帘卷。

更邀明月坐胡床。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翻译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翻译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翻译
抱膝冀卿韵
花水光暗多彩迷,仙岛瑞香媚湖波。

春风细雨坐安道,时伴朱希真梅词。

碧水碎玉把人接,红藕明珠捎画船。

山色满心凝望去,芳草声烦伴吟歌。

寒寞寥落泣芳草,伤心月里埋襟袖。

憔悴面容沉沧海,独望苍茫依依情。

菩萨何必素衣穿,贫道拭泪起翩翩。

褪去实在徒入梦,清灯蓝袍等候凤。

柔歌轻抚倾听心,轻舞清乐夜满林。

空山凭栏池香清,古谣柔影传仙行。

缤纷云彩更无边,胜往神仙留芳踪。

觉道贵重竟何处,若有出世定把钥!。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南渡衣冠湮灭久,青青不改孤松操。

春在梅梢上。

绿满溪头路,冷落成千古。

剩有亭前水,犹带当时月。

疏影横斜处。

此际谁轻折?月在当楼,幽人正独步,意难足。

独立无聊谁与语,耿耿胸中血。

万事从头说,三更半夜雨。

天外一簪云雾,黄昏带愁去。

窗户深深闭。

酒醒无情绪,自写新词阕。

“短衣射虎南山雪,长笛骑鲸天上风。

”“二十五年还旧国,楚囚不恨四并非。

”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里的诗句。

的确,他很了解自己:年轻的时候戎马生涯,但是文天祥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历史是公正的。

国家被破,自己被俘虏,就算到死也没有后悔过。

那么又何必因为一些小事而苦恼呢?放开胸怀,心平气和,面对一切吧!不要想太多,往好处想。

如果你真的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那么你可能永远都无法再站起来了。

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有意义呢?一枝梅瓣馨香点染空,玉颜常驻东君。

回首香消蕊褪,岁月阑珊。

忍把一轮明月,化作眉间相思。

凝眸不见伊人,往日伤痕。

纵有一树桃花绽放,也已经成为遥远的往事。

我一直把自己困在悲痛中,忘却了该向前看。

我错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只留下遗憾,让我懊悔。

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那么几年,我应该抓住时机,奋发图强,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旧事销沉之中,谁伴我共渡良辰美景?孤灯照我独行,流萤自生愁怨。

莫道前程好,谁人知命运?天妒英才,人生悲凉已定局,红尘滚滚随风逝,寒鸦栖不住。

屈子投江,王嫱自刎,冯谖弃世,李广难封,张良委顿。

为何命运总是这样捉弄于我?是谁负了我,误了我一生?抬望眼,泪早湿巾,思量遍,无计可施。

人生苦短,岁月飞逝,悠悠似水东流,恩怨情仇不堪回首。

每个人都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它将代表一切,除了叹息,别无选择。

凄风冷雨之中,心中的梦想是否早已支离破碎?身边有人告诉我:“你现在所做的,正是你年少时梦寐以求的。

”我笑着对她说:“别说了,其实我连大学都考不上,一切都是痴心妄想。

”转身离开,不敢回头。

难道她们是想嘲笑我吗?我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站在原地。

念奴娇(梅)

念奴娇(梅)

乙:不知今夕是何夕 乙:不知今夕何夕 乙:不知今夕何夕 乙:不知今夕是何夕
正确答案: C
读下面这首词,将空白处填充完整。
酹江月 和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 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甲)方来还有英杰 。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 变尽, (乙)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
运筹帷幄,蔑视强敌。
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本词中,周瑜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参考: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 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正是为如此,已超过周瑜年 龄的苏轼最最渴望的就是象周瑜那样建 功立业,一展宏图。
怀古是为伤己
周瑜 年龄:34 婚姻:美女相伴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有何作用?
大江东去 (壮美)
上 阕 赤壁故垒 (古老)
(写景) 战 乱石
地 风
惊涛
险 峻
江 山 如 画
光 “雪

• 研读下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秋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月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甲)。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 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 宾客。扣舷独啸,(乙)。
A、甲:妙处难与君共说 B、甲:妙处难与君共说 C、甲:妙处难与君说 D、甲:妙处难与君说

辛弃疾《念奴娇·梅》原文译文鉴赏

辛弃疾《念奴娇·梅》原文译文鉴赏

辛弃疾《念奴娇·梅》原文|译文|鉴赏《念奴娇·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作者虽然是在写梅,但是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寓意很深,很值得我们欣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词吧。

辛弃疾《念奴娇·梅》原文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译文及注释译文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浅浅,那天真自然的颜色何人能与之媲美?东君统领下的百花颜色绚丽、身姿百态,却无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韵,实乃可笑呀!梅花生长于水边,迎雪绽放,不借春风之力便能肆意绽放。

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其品格超凡入圣。

还记得它曾经迎寒自开,被那梦醒后的佳人隔窗轻摘,插戴鬓边,是何等的荣耀。

现在虽然飘泊天涯,形体消瘦,但风韵仍不减当年,依然冰清高洁、傲骨无双。

不管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

不如远离这尘世喧嚣,归入山林,至少仙宫中还有个人在想念它。

注释阿谁:疑问代词。

犹言谁,何人。

东君:司春之神。

篽(yù):禁苑。

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标格:风范,风度。

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

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

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

开头二句写其颜色。

“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

“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

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

“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

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原文_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原文_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原文_翻译及赏析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宋代·朱熹《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 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諡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梦里骖鸾鹤。

觉三山不远,依前海风吹落。

浮到五湖烟月上,刚被梅香醉著。

粲玉树、轻明疏薄。

十万琼琚天女队,捧冰壶、玉液琉璃杓。

来伴我,荐清酌。

恍然梦断浑非昨。

问溪边竹外,新来为谁开却。

无限冰魂招不得,拟把离骚唤觉。

待抖擞、红尘双脚。

万里瑶台终一到,想玉奴、不负东昏约。

留此恨,寄残角。

——宋代·俞国宝《贺新凉(梅)》贺新凉(梅)梦里骖鸾鹤。

觉三山不远,依前海风吹落。

浮到五湖烟月上,刚被梅香醉著。

粲玉树、轻明疏薄。

十万琼琚天女队,捧冰壶、玉液琉璃杓。

来伴我,荐清酌。

恍然梦断浑非昨。

问溪边竹外,新来为谁开却。

无限冰魂招不得,拟把离骚唤觉。

待抖擞、红尘双脚。

万里瑶台终一到,想玉奴、不负东昏约。

念奴娇秦观

念奴娇秦观

念奴娇秦观念奴娇秦观引导语:念奴娇,著名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下面是小编收集秦观的《念奴娇·千门明月》与《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原文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念奴娇·千门明月》秦观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

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

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

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

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作者简介【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

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

北宋文学家。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20岁,作《浮山堰赋》。

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宋李清照《词论》说他:“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中乏富贵态。

”词牌: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

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

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梅》原文及翻译赏析《梅》原文及翻译赏析1梅花唐代: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及注释译文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注释萼(è):花萼,萼片的总称。

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

雪:指白色梅花。

孤标: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

朔(shuò):北方。

创作背景崔道融在公元895年(乾宁二年)前后,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避战乱入闽,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

此诗为诗人咏梅之作,既赞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洁情操。

赏析“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此句写“冷”。

只是“数萼”,方显冷清。

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

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香。

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香。

齐诗林诗亦然。

齐诗云: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

林诗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

崔诗清。

香为清香,以清替寒。

齐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

林诗着一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此句愁。

于花香之后,写花事。

李益《从军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律然《落梅》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念奴娇·赏梅抒怀

念奴娇·赏梅抒怀

念奴娇赏梅抒怀
王庆喜
【期刊名称】《中国社会组织》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漫天飞雪,霜挂柳,腊月寒风萧萧。

遥看梅开,万点红,巧缀江山多娇。

纵观古今,多少豪杰,品似梅之俏。

横刀立马,笑看风生水起。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王庆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医院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念奴娇·秦山抒怀 [J], 任中胜
2.畅游赤壁吊古抒怀——试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所抒之情 [J],
齐东风
3.念奴娇·海棠山抒怀 [J], 刘豫生
4.念奴娇三元新桥抒怀 [J], 王红玲;
5.念奴娇党庆抒怀 [J], 孙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朱熹《念奴娇梅》咏梅花诗赏析

朱熹《念奴娇梅》咏梅花诗赏析

朱熹《念奴娇梅》咏梅花诗赏析《梅花·念奴娇梅》咏梅花诗鉴赏朱熹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梅花最根本的特点是生命力极旺盛,适应性很强,耐寒抗冷,傲雪争春,先于百花而开,古人曾有“十月先开岭上梅”之句。

梅花的这种个性,象征着我们民族坚毅刚强的民族精神,因此它在群芳谱中被推为第一,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朱熹的这首《念奴娇》词,正是赞颂梅花的。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词一起首就化用“一笑千金”或“千金买笑”的典故,写出梅花临风怒放好象是美女巧笑一样妩媚动人,同时也点出群芳不具而梅花独有的特殊风韵——“真香纯白”,表明它抱负高远,纯正洁白、香而不腻、朴实无华的个性。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两句,写出梅花虽然率先开放,孤芳自赏,却不免孤单,没有朋侣,只有仙客与它为伴。

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咏物词须时时提调,觉不分晓,须用一两件事印证方可。

”前句词提到梅花“真香纯白”的特性,接着又指出它“独立无朋”的处境,词人为避免词意失之于空,便紧接着举出“仙客”的典故来加以印证。

据《庄子·消遥游》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姑射山,指传说中的仙山。

仙客,指居住在姑射仙山上的美丽神女。

此句以美女衬托梅花,回应开头“临风一笑”句。

接下来“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几句,继续赞颂梅花清高绝俗,岁寒独秀的品格。

真心,指纯正自然的本性。

《庄子·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

”这几句词是说,尽管梅花孤单无朋,但它依然真心精诚,矢志不变,不随流俗,保持着自己的天然本性。

苏轼的《红梅》

苏轼的《红梅》

苏轼的《红梅》
定风波·红梅
【作者】苏轼【朝代】宋
好睡慵开莫厌迟。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注释
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

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放,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

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

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朱熹《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朱熹《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朱熹《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14.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8分)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

B.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C.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

D.“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3分)
答案:
14.(8分)(1)C
(2)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

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3)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梅原文
《念奴娇·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念奴娇·梅原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注释
1、阿谁:疑问代词。

犹言谁,何人。

2、东君:司春之神。

3、篽(yù):禁苑。

4、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5、标格:风范,风度。

6、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
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浅浅,那天真自然的颜色何人能与之媲美东君统领下的百花颜色绚丽、身姿百态,却无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韵,实乃可笑呀!梅花生长于水
边,迎雪绽放,不借春风之力便能肆意绽放。

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其品格超凡入圣。

还记得它曾经迎寒自开,被那梦醒后的佳人隔窗轻摘,插戴鬓边,是何等的荣耀。

现在虽然飘泊天涯,形体消瘦,但风韵仍不减当年,依然冰清高洁、傲骨无双。

不管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

不如远离这尘世喧嚣,归入山林,至少仙宫中还有一个人在想念它。

鉴赏
这是一首咏梅花的词。

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的文人多咏之。

这首词的上阙写梅之风韵。

开头二句写其颜色。

“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

“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

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

“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

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

“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

词的下阙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

“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

“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
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

“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

“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

细读词之下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