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市政工程考试提纲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复习题:
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15分(每题3×5);单项选择40分(每题1×40);问答题7题,共45分
第1章
市政工程的定义,分狭义和广义两部分内容。
P5
市政工程也成市政公共设施或城市公共设施,其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又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内外交通、道路桥梁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燃气工程、集中供热工程、消防、防洪工程、抗震防灾、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以及垃圾处理等,侠义的市政工程基础设施主要指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范围内的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环卫设施等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
本书中市政工程包括哪八大工程。
P6
(1)城市给水工程
(2)城市排水工程
(3)城市电力工程
(4)城市通信工程
(5)城市燃气工程
(6)城市供热工程
(7)城市环境卫生工程
(8)城市综合防灾工程
市政工程规划的程序是什么?p10
(1)拟定市政工程规划建设目标
(2)编制城市市政工程总体规划
(3)编制城市市政工程分区规划
(4)编制城市市政工程详细规划
第2章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p12
城市给水工程,按其工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并用水泵联系,组成一个供水系统。
(1)取水工程。
包括选择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适宜的取水构筑物,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城市有足够的用水量。
(2)净水工程。
建造给水处理构筑物,对天然水质进行处理,以满足生活饮用水是指标准或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3)输配水工程。
将足够的水量输送和分配到各用水地点,并保证水压和水质。
为此需敷设输水管道、配水官网和建造泵站以及水塔、水池等调节构筑物。
水塔或高地水池常设于城市较高地区,借以调节用水量并保持官网中有一定压力。
在输配水工程中,输水管道及城市官网较长,它的投资占很大比重,一般约占给水工程总投资的50%~80%。
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有几种,各自的特点。
P12
(1)统一给水系统
对于新建中小城镇、工业区、开发区,用户较为集中,一般不需长距离转输水量,各用户对水质、水压要求相差不大,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和城市中建筑层数差异不大
时,宜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2)分质给水系统
此系统适用于城市或工业区中低质水所占比重较大时采用。
此处理构筑物的容积较小,投资不多,可节约大量经常药剂费和动力费用。
但管道系统增多,管理较复杂。
(3)分区给水系统
当城市用水量较大,城市面积辽阔或延伸很长,或城市被自然地形分成若干部分,或功能分区比较明确的大中型城市,可采用分区给水系统。
(4)分压给水系统
它能减少动力费用,降低官网压力,减少高压管道和设备用量,供水较安全,并可分期建设。
主要缺点是所需管理人员和设备比较多。
(5)重复使用给水系统
它是城市节约用水有效途径之一。
(6)循环给水系统
某些工业废水不排入水体,而经冷却降温或其他处理后,又循环用于生产。
(7)多水源给水系统
为了提高城市用水保证率,或某一个水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要时,可以采用多水源给水系统。
(8)区域给水系统
为避免污染,当社会经济有相当发展时,可以考虑将水源设在一系列城市或工业区的上游,统一取水,分配给沿河各城市或工业区使用。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5
(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
(2)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3)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
(4)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要措施,估算干管管径
(5)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城市用水分为哪几类?p16
(1)生活用水
(2)生产用水
(3)市政用水
(4)消防用水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怎样选择?p33
(1)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市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避开河流中回流区和死水区。
(2)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源、水深一般不小于2.5~3.0m。
(3)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
(4)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与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相适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
(5)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6)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
地表水将水体分为几类,各水域的功能是什么?p35
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卫生防护规定p34-35
(1)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2)取水点上游1000.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置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并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3)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
(4)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充分绿化。
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间相同。
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卫生防护规定p35
(1)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确定,其防护措施应按地面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
(2)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性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如取水层在水井影响半径内不露出地面或取水层与地面水没有相互补充关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较小的防护范围。
(3)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应按地下水厂生产区的要求执行。
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城市自来水厂址选择的原则p37
(1)厂址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受洪水威胁、地下水位低,地基承载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的地方。
(2)水厂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配输电线路短的地段。
(3)当水厂远离城市时,一般设置水源厂和净水厂分开。
(4)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重力输水。
(5)水厂的位置,一般尽可能地接近用水区,特别是最大用水区。
(6)水厂应该位于河流主流的城市上游,取水口尤其应设于居住区和工业区排水出口的上游,并不受洪水威胁。
水厂厂址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以降低工程造价。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p41
(1)管网应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在技术上要是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2)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应保证不中断供水。
(3)定线时应选用短捷的路线,并便于施工与管理。
给水管网干管布置的原则p41-42
(1)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而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用水户或水塔等调节构筑物的位置。
(2)为保证供水可靠,按照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的干管,其间用连通管链接,这些管线以最短的路径到达用水量大的主要用户。
干管间距视供水区的大小、供水情况而不同,一般为500~800m。
(3)沿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重要道路下敷设。
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管网综合设计的要求。
(4)应尽可能布置在高地,以保证用户附近配水管中有足够的压力。
(5)干管的布置应考虑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留有余地。
管网自由水头的数值计算方法p42
管网自由水头的数值取决于建筑物的层数,在生活饮用水管网中一般规定:一层建筑为10m,二层建筑为12m,三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m计算。
给水管网控制点的定义p43
第3章
城市排水的来源p65
按照其来源和性质分为三类:
(1)生活污水
(2)工业废水
(3)降水径流
排水体制的定义p69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采取的汇集方式,称为排水体制,也称排水制度。
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定义p69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水管渠系统来汇集和输送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定义p69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用一个管渠系统汇集输送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怎样进行排水体制的选择p70
(1)环境保护
(2)基建投资
(3)维护管理
(4)建设施工
城市排水工程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p72
(1)正交式布置
这种形式干管长度短,管径小,污水排出速度大,造价经济。
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使水体污染。
这种方式在现代城市中仅用于排除雨水。
(2)截流式布置
该方式可以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适用于合流制污水排放系统,也适用于分流制排水系统。
(3)平行式布置
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为了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干管受到严重冲刷或跌水井过多,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
高线及河道成一定交角敷设。
(4)分区式布置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复习题:
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15分(每题3×5);单项选择40分(每题1×40);问答题7题,共45分
第1章
市政工程的定义,分狭义和广义两部分内容。
P5
市政工程也成市政公共设施或城市公共设施,其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又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内外交通、道路桥梁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燃气工程、集中供热工程、消防、防洪工程、抗震防灾、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以及垃圾处理等,侠义的市政工程基础设施主要指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范围内的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环卫设施等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
本书中市政工程包括哪八大工程。
P6
(9)城市给水工程
(10)城市排水工程
(11)城市电力工程
(12)城市通信工程
(13)城市燃气工程
(14)城市供热工程
(15)城市环境卫生工程
(16)城市综合防灾工程
市政工程规划的程序是什么?p10
(5)拟定市政工程规划建设目标
(6)编制城市市政工程总体规划
(7)编制城市市政工程分区规划
(8)编制城市市政工程详细规划
第2章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p12
城市给水工程,按其工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并用水泵联系,组成一个供水系统。
(4)取水工程。
包括选择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适宜的取水构筑物,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城市有足够的用水量。
(5)净水工程。
建造给水处理构筑物,对天然水质进行处理,以满足生活饮用水是指标准或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6)输配水工程。
将足够的水量输送和分配到各用水地点,并保证水压和水质。
为此需敷设输水管道、配水官网和建造泵站以及水塔、水池等调节构筑物。
水塔或高地水池常设于城市较高地区,借以调节用水量并保持官网中有一定压力。
在输配水工程中,输水管道及城市官网较长,它的投资占很大比重,一般约占给水工程总投资的50%~80%。
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有几种,各自的特点。
P12
(9)统一给水系统
对于新建中小城镇、工业区、开发区,用户较为集中,一般不需长距离转输水量,各用户对水质、水压要求相差不大,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和城市中建筑层数差异不大时,宜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10)分质给水系统
此系统适用于城市或工业区中低质水所占比重较大时采用。
此处理构筑物的容积较小,投资不多,可节约大量经常药剂费和动力费用。
但管道系统增多,管理较复杂。
(11)分区给水系统
当城市用水量较大,城市面积辽阔或延伸很长,或城市被自然地形分成若干部分,或功能分区比较明确的大中型城市,可采用分区给水系统。
(12)分压给水系统
它能减少动力费用,降低官网压力,减少高压管道和设备用量,供水较安全,并可分期建设。
主要缺点是所需管理人员和设备比较多。
(13)重复使用给水系统
它是城市节约用水有效途径之一。
(14)循环给水系统
某些工业废水不排入水体,而经冷却降温或其他处理后,又循环用于生产。
(15)多水源给水系统
为了提高城市用水保证率,或某一个水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要时,可以采用多水源给水系统。
(16)区域给水系统
为避免污染,当社会经济有相当发展时,可以考虑将水源设在一系列城市或工业区的上游,统一取水,分配给沿河各城市或工业区使用。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5
(6)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
(7)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8)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
(9)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要措施,估算干管管径
(10)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城市用水分为哪几类?p16
(5)生活用水
(6)生产用水
(7)市政用水
(8)消防用水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怎样选择?p33
(7)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市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避开河流中回流区和死水区。
(8)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源、水深一般不小于2.5~3.0m。
(9)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
(10)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与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相适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
(11)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12)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
地表水将水体分为几类,各水域的功能是什么?p35
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卫生防护规定p34-35
(5)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6)取水点上游1000.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置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并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7)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
(8)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充分绿化。
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间相同。
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卫生防护规定p35
(4)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确定,其防护措施应按地面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
(5)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性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如取水层在水井影响半径内不露出地面或取水层与地面水没有相互补充关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较小的防护范围。
(6)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应按地下水厂生产区的要求执行。
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城市自来水厂址选择的原则p37
(7)厂址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受洪水威胁、地下水位低,地基承载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的地方。
(8)水厂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配输电线路短的地段。
(9)当水厂远离城市时,一般设置水源厂和净水厂分开。
(10)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重力输水。
(11)水厂的位置,一般尽可能地接近用水区,特别是最大用水区。
(12)水厂应该位于河流主流的城市上游,取水口尤其应设于居住区和工业区排水出口的上游,并不受洪水威胁。
水厂厂址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以降低工程造价。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p41
(4)管网应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在技术上要是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5)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应保证不中断供水。
(6)定线时应选用短捷的路线,并便于施工与管理。
给水管网干管布置的原则p41-42
(6)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而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用水户或水塔等调节构筑物的位置。
(7)为保证供水可靠,按照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的干管,其间用连通管链接,这些管线以最短的路径到达用水量大的主要用户。
干管间距视供水区的大小、供水情况而不同,一般为500~800m。
(8)沿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重要道路下敷设。
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管网综合设计的要求。
(9)应尽可能布置在高地,以保证用户附近配水管中有足够的压力。
(10)干管的布置应考虑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留有余地。
管网自由水头的数值计算方法p42
管网自由水头的数值取决于建筑物的层数,在生活饮用水管网中一般规定:一层建筑为10m,二层建筑为12m,三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m计算。
给水管网控制点的定义p43
第3章
城市排水的来源p65
按照其来源和性质分为三类:
(4)生活污水
(5)工业废水
(6)降水径流
排水体制的定义p69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采取的汇集方式,称为排水体制,也称排水制度。
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定义p69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水管渠系统来汇集和输送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定义p69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用一个管渠系统汇集输送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怎样进行排水体制的选择p70
(5)环境保护
(6)基建投资
(7)维护管理
(8)建设施工
城市排水工程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p72
(5)正交式布置
这种形式干管长度短,管径小,污水排出速度大,造价经济。
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使水体污染。
这种方式在现代城市中仅用于排除雨水。
(6)截流式布置
该方式可以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适用于合流制污水排放系统,也适用于分流制排水系统。
(7)平行式布置
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为了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干管受到严重冲刷或跌水井过多,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交角敷设。
(8)分区式布置
这种方式只能用于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
(9)分散式布置
这种布置形式具有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浅、便于污水灌溉等优点,但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将增多。
在地势平坦的大城市,采用辐射状分散布置比较有利。
(10)环绕式布置
由于建造污水厂用地不足,以及建造大型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也较小型污水厂经济等原因,故不希望建造数量多规模小的污水厂,而倾向于建造规模大的污水厂,所以由分散式发展成环绕式。
(11)区域性布置形式
该形式有利于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化、大型化和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节省投资,运行稳定,占地少,是水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适用于城镇密集区及区域水污染控制的地区,并能与区域规划进行有效地协调。
但管理复杂,工程基建周期长,见效较慢。
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布置的原则p78
管道埋深的定义p80
管道的覆土厚度的定义p80
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的怎样取值p81
减小污水管道控制点埋深的措施有什么p81
水面平接法的定义p82
管顶平接法的定义p82
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设计的原因是什么p86
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速、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的规定p88-89
雨水管渠的布置形式p95
雨水管渠集水时间的定义p97
雨水径流系数的定义p98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p98
城市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途径p101
1 改合流制为分流制
2 保留合流制,修建截流干管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的因素p111
第4章
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p119-120
核电厂选址要求p131
高压线路路径规划原则p136
架空电力线路的档距要求p138
电缆敷设方式有哪几种p138-139
第5章
通信业务的内容有什么p145
第6章
燃气热值的定义p167
华白数的定义p168
燃烧势的定义p168
燃气爆炸极限的定义p171
城市燃气管网的布置原则p192
城市燃气管道纵断面布置的要求p193
第7章
集中供热的定义p211
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p226
第8章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的定义p235
管线水平净距的定义p236
管线垂直经济的定义p23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p237
城市地下工程管线避让原则p238
城市工程管线共沟敷设原则p240
第9章
城市固体废物的种类p255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p255
垃圾收集的方式p257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p258
公共厕所的布局要求p263
第11章
洪水的三要素p279
城市等级和防洪标准p279
城市防洪的一般措施p283
1 调节径流
2 整治河道
3 设置截洪沟
4 修筑防洪堤
5 填高被淹没用地
6 修建与整治城市湖塘
第12章
震源、震中的定义p294
浅源、中源、深源地震的定义p294
震级的定义p294
地震烈度的定义p294
抗震设施规划中,对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有何要求?p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