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某某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N -14O -16Cl -35.5 K -39
2.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H
+
Na
+
K +
Ca
2+
Mg
2+
Cu
2+
Ba 2+
OH -
溶 溶 微 不 不 溶 Cl -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CO 32-
溶、挥 溶 溶 不 微 不 不 SO 4
2-







说明:表中“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 “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挥发性。

选 择 题
(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
B . 瓷碗破碎
C .酒精燃烧
D . 汽油挥发
2.空气成分中能支持燃烧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 二氧化碳D .水蒸气
3.某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保健食品属于有机化合物
B .“补充钙、镁”中的钙、镁指的是元素
C .该保健食品可为人体补充糖类
D .长期食用该保健食品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
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 .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其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C. 细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 .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无味气体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主要成分:碳酸钙、氧化镁、
维生素D 3
读液体体积引燃酒精灯滴加液体取固体药品
AB C D
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B.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7.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C.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运动的而原子是静止的
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小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
C.30℃时,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40g甲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9.关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B.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都是化合物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用稀硫酸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用铜、氧气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少量氯化铜溶液
D.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12小题,11---21小题每空1分,22小题4分,共40分)
1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⑴2个钠离子;
⑵二氧化硫的化学式。

12.根据右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铁生锈主要是铁跟和水发生的化学反应;
⑵写出生活中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具体措施。

13.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
⑵熟石灰能跟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农业上可用于;
⑶铜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它具有延展性和性;
⑷一氧化碳作燃料,因为它具有性。

1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⑴房屋失火时,消防队员通常用水灭火,其原理是;
⑵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有些硬水可用方法降低它的硬度;
⑶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15.据中国气象局2007年6月1日报道,我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它将导致我国温室效应加剧。

这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⑴我国目前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
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⑵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认为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是;
⑶下列做法,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是(填序号)。

16.结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铜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可能变成黄金,理由是;
⑵化学方程式SiO2+2NaOH===Na2SiO3+X,确定X的化学式。

17.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蒸馒头、焙制糕点时常用的一种盐是;
⑵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会变质,其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反应;
⑶能将稀盐酸、食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⑷从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中,每次取出两种溶液混合,共能发
生个复分解反应。

18.试管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仪器,以下装置体现了它有多种用途。

结合装置回答问题:
⑴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填装置的序号);
⑵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⑶用D或E装置收集气体时,导气管接近试管底部的目的是;
⑷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F装置中应盛放的液体是;
⑸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时,气体应从F装置(填“a”或“b”)端导管进入。

19.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MgCl2和CaCl2的粗盐,某小组同学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步除去氯化镁将粗盐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搅拌,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某同学提出:“如果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溶液,行不行?”小组同学经讨论,一致认为不可行。

理由是②。

第二步除去氯化钙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③溶液并搅拌,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第三步得到氯化钠固体向第二步实验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并搅拌,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

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④。

20.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下图。

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水
猜想二:稀硫酸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

理由是①。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
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
⑴以上事实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
⑵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为③。

【反思与评价】
⑴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④ (填“有”或“没有”)必要。

⑵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⑤。

【拓展与迁移】
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

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⑥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21.氨气(NH 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2.现有56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
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 2。

B 3。

B 4。

D 5。

C 6。

A 7。

B 8。

D 9。

B 10。

C 11 (1)2Na +(2)SO 2
12 (1)氧气 (2)涂机油等 13 (1)制糖工业中吸附色素 (2)改良酸性土壤 (3)导电 (4)可燃 14 (1)隔绝氧气 降温 (2)煮沸或蒸馏 (3)节水 15 (1)煤 (2)氢气 (3)B 16(1)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H 2O 17 (1) NaHCO 3(2)CO 2 (3)石蕊溶液 (4)两个 18(1)A
(2)CaCO 3 +2 HCl =CaCl 2 + H 2O + CO 2(3)排净试管内空气(4)澄清的石灰水 (5)a 19① MgCl 2 + 2 NaOH == 2NaCl + Mg(OH)2↓②生成氯化钾杂质③碳酸钠 ④除去CO 32-和OH -离子
20 ①水是纯净物 没有质量分数 ② 3 ③2H 2O 2 2H 2O + O 2↑④没有 ⑤ 标签向着掌心 ⑥ -1 21 14:3
MnO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