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到沟通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每个人都会与朋友同学、师长、父母等不同的人沟通。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与父母沟通时,会因为两代人的价值观不同、父母不变的管教方式等因素导致与他们沟通不当,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
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的技能,学会表达自我感受和心情,与父母积极沟通;学会换位思考,体察父母心情,并感恩父母;学会换一种方式和心态与父母沟通。
2.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教学中采用图片观察、寓言故事阅读、心理情景剧表演、剧本撰写、小组讨论、观看视频、诗歌朗诵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如何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情景剧表演的练习中学会换种方式与父母沟通。
诗歌朗诵这一教学法则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饱含热情的朗诵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情,这有利于亲子间情感的升华。
小组讨论能让学生学会分享创意、表达感受,引导学生对“如何与父母更好沟通”的探究,促进学生思维拓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沟通不当会给生活带来苦恼和不便,引导学生认识到顺畅、积极的沟通对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沟通技能中强调的换位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友善、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
积极与父母沟通,则能让学生收获健康的家庭关系,融洽亲子关系,增强对亲人的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良好的亲子间沟通会让学生感受到正面、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喜欢人际交往。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将寓言故事迁移到亲子沟通上,引导学生认识亲子间沟通不当的客观原因;通过心理情景剧的表演和剧情再编写,让学生掌握沟通的技能:表达自我感受与心情、换位思考、换一种表达方式,学会解决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客观认识到与父母沟通不当的原因,避免负性情绪在亲子矛盾与冲突中滋生;学会有效、积极地解决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改善亲子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中阶段,生理发展迅速,但心理发展水平离成熟与稳定还有一段距离。
而且,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的人际观念和人际交往也在一步步走向独立、成熟与复杂。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他们常常因接触事物不同,而与父母有不同的观念观点,兼之高中生独立意识强,不愿处处受父母管教,所以常会与父母产生沟通不当的情况。
高中生会强烈表达情绪,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习惯,所以一旦与父母沟通不当、不顺,就会导致亲子间强烈的矛盾产生。
若不有效引导高中生学会合理表达情绪、积极解决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以及掌握沟通技能,那么高中生与父母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僵化,导致家庭生活不幸福,进而会影响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图片观看与生活实例
(一)图片观看
课堂PPT上展示了三张父母与孩子争论、争吵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沟通过程的冲突与争吵。
(二)生活实例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生活中你与父母最近一次的争论与矛盾。
请学生进行自我分享。
学生的分享是亲身经历的讲述,班级其他同学也有过与父母沟通冲突的经历,这能够激发大家的共鸣,在情感上获得认同。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随后引出问题:为何会与父母有冲突?
二、探索在沟通时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寓言故事《公鸡与珍珠》
公鸡与珍珠
一只公鸡发现土里埋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它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就把珍珠刨出来,费力地想把它咽下去。
但当公鸡发现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时,它马上就把珍珠吐了出来。
这时,珍珠对公鸡说:“我是一颗珍贵的珍珠,一个人想要找到一颗珍珠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啊!而你怎么这么轻易就把我丢弃了呢?”公鸡说:“有什么了不起,如果谁给我一颗谷物,我马上就拿你去交换。
”
将这个寓意故事迁移到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上,就会发现,学生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就如果公鸡与珍珠之间的价值观不同。
(一)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不同
从寓意故事的迁移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起冲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价值观时常与父母的价值观相反,父母视为“珍珠”的东西,他们却常常不屑一顾,而他们认为至关重要的“谷物”,父母又不在意。
(二)面对不断成长的我们,父母的管教方式一成不变
亲子沟通中起冲突的另一个原因是面对不断成长的我们,父母的管教方式一成
不变。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是权威,他们绝对服从父母的管教。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要求“成熟和独立”。
而父母很难转换角色,他们没有看到孩子对独立的急切需求,还总是站在原有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孩子成长的要求和父母一贯的权威管教形成对抗,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三、感受亲子间的冲突,学会化解矛盾——心理小剧场《亲子之间》(一)心理剧表演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心理剧《亲子之间》,分别扮演的角色有:爸爸,妈妈,张俊,旁白,表演要求是表情、动作和语言要到位。
剧本如下:旁白:父母与张俊坐在桌前吃饭,妈妈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
张俊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吃就行,不用给我夹。
”旁白:妈妈手握住筷子停在半空中,不知如何是好。
爸爸连忙打圆场说:“张俊,你不是说你们班今天篮球比赛吗?结果怎么样啊?”
旁白:张俊一下子来精神,眉飞色舞地跟父亲说:“今天我们班的林华简直就是秒杀全场,只要一抢到球,对方根本就别想靠近他……”
旁白:他这边没有说完,妈妈把话抢了过去,“林华?就是上次来我们家玩,
讲话油腔滑调的,怎么看都像个小流氓。
你以后不能跟他一起玩!”
旁白:张俊本来兴高采烈的,结果被妈妈说了一顿,顿时没了兴趣。
他不满地说道:“你看谁都不顺眼,我看你就是要我没有朋友了你才开心!”顺势把碗一推,“不吃了!”
旁白:张俊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妈妈无奈地对爸爸说:“唉,你看这孩子,为他好,他还不领情!”
学生表演之后,教师对此进行表扬,并总结: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冲突,相信同学们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有过类似的争吵,请同学们细细地回想一下,自
己与父母争吵冲突时,心中的感受是怎样的?我想很多同学当时会觉得很生气、很愤怒,觉得父母一点也不理解自己,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觉得自己不应该与父母争吵,毕竟他们是为了自己好。
好,接下来就给大家一次机会,来续写或者改写剧本,将心中的遗憾弥补上。
(二)讨论
将学生根据座位分成四人一组或三人一组,一部分的小组属于A组,小组内讨论的话题是:时光倒流,剧情重写,如果你是张俊,你会如何对妈妈说?剩下的小组属于B组,小组内讨论的话题是:生活继续,矛盾存在,如果你是张俊,你会如何与妈妈化解不快?
在讨论中,请学生在发下去的材料上重新设计剧情,思考如何避免心理剧本《亲子之间》的主人公张俊与妈妈的冲突,或如何化解张俊与妈妈的冲突。
随后,请小组将设计的剧情表演出来。
教师对各个小组的重新设计的剧情进行点评与总结,并将此环节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有能力做到避免与父母的冲突,或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通过小组间讨论的分享,引导学生间互相学习,学习在与父母沟通时如何控制负面情绪,学习良好沟通的方法,学习化解冲突的技能。
四、总结亲子沟通的技巧
(一)积极沟通,说出自己的心情、感受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我信息表达方式”。
在与父母快要起冲突,或父母说出的话伤害了你的感受时,“我信息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表达自身的感受,且不会让冲突与矛盾升级。
该表达方
式的步骤是先说事实,再谈感受,最后提高求,一般的表达形式是:你这样说(做)的时候,我感到……,我希望你……;或者是:我感到……,因为你……,我希望你……。
2. 举例应用
事例:但父母批评你没有楼上孩子考得好,你觉得很生气,很难受。
教师请学生用“我信息表达方式”来对父母说。
示范:当你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时,我真的很伤心,我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会觉得没有达到你们的期望,我的内心也很内疚、自责,我希望你能直接告诉我,你需要我怎么做。
教师总结:用“我信息表达方式”能让我们更有效地表达自身感受和想法,也会让父母更加容易理解我们,避免沟通中不必要的矛盾产生。
(二)换位思考,及时体察父母的心情观看视频《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
教师总结:从视频里可以看出,妈妈从事着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爸爸其实也一样,他们都是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
所以,大家在与父母相处沟通时,需要更多的去考虑他们的付出与用心,换位思考,理解他们。
(三)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方式心平气和地与爸妈说话 1. 教师讲授
如果有些话不好意思当面说出,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如用行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父母买礼物等,或者给父母写一封信,写下你想说的话,这些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2. 给父母的一首诗
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诗歌《致爸爸妈妈》。
致爸爸妈妈我们会有争吵我们会有矛盾我们也会有代沟但我们始终爱着对方我们不会轻易放手我们不会轻言抛弃我们也不会无视付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有话好好说我会感恩你们的一切我会对你们说出更多的爱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五、课堂作业——给父母写一封信
作业要求:给父母写一封信,在信中就与父母最近一次的矛盾与冲突,真诚地说声对不起,并表达出你当时的感受与想法,试着让爸爸妈妈理解你;在信中想一想爸爸妈妈为自己的付出,试着去感恩他们的陪伴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