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四章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氯元素的单质──氯气的化学性质
2. 另一个重点内容是氯离子的检验
3. 本节教学难点: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
四. 具体内容:
本节知识分为三部分:
一是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二是氯离子(Cl-)的检验,
三是卤素简介。

第一部分:氯气
1. 氯气的制备方法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4. 氯水的用途和对氯水的分析
5. 氯水和液氯的区别
6. 次氯酸的性质和用途
7. 漂白粉、漂白液、漂粉精
8. 氯气的毒性
第二部分:氯离子的检验
第三部分:卤素的相关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有色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答案:D
解析:考虑Cl2漂白的原理是次氯酸的漂白性。

[例2]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预计它跟水的最初生成物为()
A. HI 和HClO
B. HCl 和HIO
C. HClO3 和HIO
D. HClO 和HIO
答案:B
解析:考虑化合价是否变化的特点。

[例3]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5
B. 11:3
C. 3:1
D. 4:1
答案:D
解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相等的原则。

[例4]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A. NaOH
B. 漂白粉
C. 氯水
D. 生石灰
答案:B
解析:考察漂白粉的失效的反应。

[例5]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 光照氯水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Cl2
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变小
答案:BD
解析:注意氯水在放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例6] 在盛有AgNO3、HBr、Na2CO3、CaCl2、NaI五种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上,分别贴有①~⑤的编号。

将它们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列:
①②③④⑤
①——无色气体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②无色气体——无明显现象淡黄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③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④白色沉淀淡黄色沉淀白色沉淀——黄色沉淀
⑤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黄色沉淀——
结论
请在该表的“结论”中填写这些编号所代表的化学式:
答案:Na2CO3、HBr、CaCl2、AgNO3、NaI
解析:掌握卤族元素的离子的相似性质和物质间的反应现象。

[例7] 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

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

试回答: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3)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答案:MnO2+4HCl(浓)△
MnCl2+2H2O+Cl2↑;先通一段时间的氯气;
2Fe+3Cl2△
2FeCl3;多余的氯化铁蒸气没有处理;没有干燥装置,易潮解。

解析:锻炼对实验的评价能力。

[例8] 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三种气体正好完成反应,冷至室温后,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O2、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6:3:1
B. 9:4:1
C. 13:6:1
D. 10:6:1
答案:C
解析:掌握氢气和氯气燃烧的反应。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 石蕊
B. AgNO3
C. NaOH
D. AlCl3
2.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常含有氯化氢杂质,可以用哪种溶液除去()
A. 饱和食盐水
B. 烧碱溶液
C. 浓硫酸
D. 澄清石灰水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漂白粉
B. 盐酸
C. 碘酒
D. 液氯
4. 如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装的是()
A. 浓H2SO4
B. NaOH溶液
C. H2O
D. 饱和NaCl溶液
5. 下列各组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NH3、H2、Cl2
B. O2、CO2、CO
C. HCl、O2、H2
D. H2、N2、CH4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和Cl2都是氯元素组成的
B. Cl2有毒,Cl-也有毒
C. Cl-离子半径比Cl原子半径大
D. Cl2和Cl原子都呈黄绿色
7. 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

所得的氯气()
A. ①比②多
B. ②比①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8. 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2BrO3-+Cl2===Br2+2ClO3-;5Cl2+I2+6H2O===2IO3-+10Cl-+12H+
ClO3-+5Cl-+6H+===3Cl2+3H2O
上述条件下,各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ClO3->BrO3->IO3->Cl2
B. BrO3->Cl2>ClO3->IO3-
C. BrO3->ClO3->Cl2>IO3-
D. Cl2>BrO3->ClO3->IO3-
9. 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而制得的是()
A. CuCl2
B. FeCl2
C. MgCl2
D. KCl
10. 将适量的物质分别加到干燥的红色布条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
A. 新制的氯水
B. 氯化钙溶液
C. 液氯
D. 用盐酸酸化的次氯酸钠溶液
11. 方志敏烈士生前在狱中曾用米汤(内含淀粉)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到信后,为了看清信中的内容,使用的化学试剂是()
A. 碘化钾
B. 碘酒
C. 溴水
D. 碘化钾淀粉溶液
12.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 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 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活
C. 增加水中氯气的含量
D. 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试题答案】
1. D
2. A
3. D
4. B
5. D
6. C
7. B
8. C
9. B
10. BC 11. B 12. D
【试题解析】
1. 自来水由于消毒产生HCl和HClO,A中HCl使石蕊变色;B中生成AgCl沉淀;C中酸碱反应。

2. BD选项都影响主要物质Cl2。

3. 注意区分液氯和氯水,一个是氯气的液态形式,一个是氯气的水溶液。

4. 关闭B时,未褪色,说明氯气被D中溶液所吸收,所以选择B。

5. A中NH3不能用酸干燥,Cl2不能用碱干燥;CO2不能用碱干燥;C中HCl不能用碱干燥。

6. A中Cl是原子,不能由元素组成;B中Cl-无毒;D中Cl无色。

7. 考虑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以后,不能再和MnO2反应产生气体。

因此计算的量相同,但是第一个反应产生的气体少。

8. 利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9. 考虑铁元素的变价的情况,氯气是强氧化剂,把铁元素氧化成3价。

10. 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所以氯气只有遇到水时才能生成次氯酸。

11. 碘遇淀粉变蓝。

12. 自来水是经氯气消毒的,含Cl2、HClO,能致死金鱼,日晒后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