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听赏)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的歌声》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大自然丰富的音响世界,体验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介绍和感受乐曲中三种主要乐器(竹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特点,在聆听中展开想象,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

3、在欣赏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并能通过聆听旋律,来模仿乐器的演奏,通过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了解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的音色,介绍其乐器特征,并随音乐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2、模唱主题旋律并分析体验不同主题带来的不同感受。

3、通过聆听丰富的大自然的音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1、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演奏顺序和演奏乐器。

2、在模唱旋律时,引导学生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3、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合作的能力与自我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道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学生随教师跟音乐做律动,然后请一位乐感、体态较好的同学带领一遍。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主题音乐,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为后面律动表演环节做铺垫)
2初听乐曲引子部分,找出小动物的声音并模仿,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又放佛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师:当万物复苏的时候,整个大森林都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跳啊,闹啊,风儿在弹琴,鸟儿在歌唱。

不知名的昆虫与青蛙扯大了嗓门,疯狂地唱歌。

你们猜猜,他们在做什么?
这么动听的叫声,你能为这段乐曲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二.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音乐,让学生初听全曲,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你听到一个怎样的森林?
三.介绍主奏乐器
乐曲中主要用到了三种乐器,请同学们听一听分别是哪三种?教师讲解三种乐器的音色效果以及演奏时的姿态,加深主题印象,同时也为后面的森林音乐会环节做好铺垫。

四.分段赏析
同学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开音乐会,你们想参加吗?通过森林音乐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主题一给你什么样的情绪?(欢快、跳跃)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森林?启发学生联想到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感受主题一欢快、
跳跃的旋律。

引导学生用小动物的叫声来进行模唱旋律。

(2)主题二给你什么样的情绪?(流畅、抒情)你仿佛看到了森林什么样的场景?启发学生联想到翩翩起舞的蝴蝶,感受主题二优美、抒情的旋律。

引导学生用小动物的叫声来进行模唱旋律。

(3)主题三给你什么样的情绪?(热烈、激昂)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森林?启发学生联想到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感受主题三热烈、激昂的氛围。

最后引导学生用小动物的叫声来进行模唱旋律。

五.曲式分析
请学生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意境。

同学们有三种不同小动物的卡片。

兔子代表欢快、跳跃的主题一;蝴蝶代表流畅、抒情的主题二;小鸟代表热烈、激昂的主题三。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举起手中相应卡片的方式表示每个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由教师在黑板上呈现曲式分析图并总结。

六.拓展延伸
森林音乐会活动,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模仿大自然的声音;第二小组用律动参与表演;第三小组表演乐曲演奏的姿态。

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体验音乐的乐趣。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乐曲,想对大森林说些什么?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爱护地球,保护地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