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3.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阿保机——契丹 B.元昊——两夏 C.阿骨打——金 D.铁木真——辽4.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清明上河图南宋纸币铜版拓片货郎图市舶司遗址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5.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6.《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A.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线 D.兴起了独立经营的纺织作坊
7.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印迹。

2013年9月,《北宋遗风,汴绣艺术精品展》在广东举行。

在此次展览中,你能发现的是
A.《史记》 B.《天工开物》 C.《清明上河图》 D.《三国演义》
8.有同学在阅读《可爱的菏泽》一书时发现:宋朝以前,菏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寒星。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菏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
C.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D.菏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
9.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A.成吉思汗B.元世祖 C.顺治帝D.渥巴锡
10.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他重视发展农
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他就是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阿骨打
D .元昊
11.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A .宣政院
B .伊犁将军
C .驻藏大臣
D .军机处
12.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这个民族是
A .藏族
B .满族
C .回族
D .白族
13.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③火药的广泛应用 ④造纸术的发明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14.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在该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它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资治通鉴》
15.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
成就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制成“麻沸散” C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6.《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是下图A 、B 、C 、D 中的哪一处
1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
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19.“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


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蕃坊
B.市舶司
C.蕃市
D.知府衙门
20.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 ,错误的写B ,共6分)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一板印刷,
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梦溪笔谈》
世纪初,契丹族首领阿骨打建立了辽政权。

22.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3.张择端的《天工开物》描绘了北宋的城市社会生活。

24.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25.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

这反映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再次使中国实现了大统一。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公元960年,宋太祖_______发动陈桥兵变了建立了北宋;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_______。

28.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为方便交易, (朝代)时期,一种名叫“”的东西在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2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抗金英雄_______的爱国激情与志向的写照。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是抗元英雄_______的真情写照。

四、材料与问答 (共18分)
30.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图二与图一相比,在政权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C两国在当时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4)从结束图二这种局面到实现图三这种局面,是由哪一个政权完成的?这一政权在政治制
度上有何重大创新?图三这种统一局面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3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河中,元朝以前,还有哪些朝代统一过全国?
(2)元朝建立于哪年?建立者是谁?
(3)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仿照汉制,实行改革,请列举其在政治上、经济上、交通上各采取的措施。

(4)元朝统治者的改革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
32.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1)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政府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
(5)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

7下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ADAD BCBAB
11-20 ACADD BCBBD
二、判断题
21-26 BBBBBB
三、填空题
27. 赵匡胤澶渊之盟
28.北宋交子
29.岳飞文天祥
四、材料题
30. (1)A.辽;B.西夏;C.北宋。

(2)A.金;B.西夏;C.南宋。

(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4)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创立了行省制度。

结束了唐朝灭亡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31. (1)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

(2)1271年,忽必烈。

(3)政治上: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管理;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经济上: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下令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人民开荒种粮,他向全国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交通上:政府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了两段新运河。

(4)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

32.(1)江南河图二曲辕犁
(2)苏州、湖州
(3)南宋(4)市舶司
(5)政府鼓励贸易,重视技术的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