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T09:05:37.96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6期6月作者:张荣
[导读]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使教学有效性得以体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张荣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二道初级中学校 637000
摘要: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使教学有效性得以体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加强对生活实际的应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本文将探讨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生活实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前言:
物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实践技能,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来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明显,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成为了重要任务。
由于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物理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其中,进而积极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运动的描述”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促使学生可以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明白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从而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
对此,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当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在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展开总结和归纳,以此来收获新的知识。
通过讨论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得更加热爱物理学习,并在此过程中留下深刻的讨论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进而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生活化的探究实验设计
在现代化教育中,探究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通过探究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促使学生成为物理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其能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为后续学习带来积极影响。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探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探究实验设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将生活化元素设计到其中,以此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速度的计算”这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计算速度。
为了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促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课堂知识,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问题融入到其中,如提出“小明和妈妈同时从家中出发,妈妈骑自行车,小明步行,怎样去判断两人运动的快慢?”这时学生会对问题产生好奇心,然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验证快慢,促使学生理解速度计算的方式,从而掌握更多的速度公式来进行速度计算。
通过生活化的探究实验设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学会自己动手,自主解决各种实验问题,最终领悟相关的物理规律。
三、提升物理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物理知识时,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部分知识,促使学生可以认清事物内在和本质属性的关系,进而发挥出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进行不同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总结经验和规律,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些物理规律,从而实现对物理问题的高效解决。
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设计,并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其中,不断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为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任务等,引导学生来展开讨论和实验,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印象、明白物理规律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声的利用”这课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现代技术与声有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图像、文字,促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现代技术,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声的现象,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设计,不断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物理知识的存在,并借助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而实现将物理知识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因此,物理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当发现物理现象时要采取深入的探究,并借助物理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进而强化自身的科学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外,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学会仔细留意生活周边的物理现象,并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分享,以此来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
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而真正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有助于实现自身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物理知识的痕迹,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有利于提升物理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知识的真正内涵,继而实现自身物理素养的全面提高。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活实际与物理实验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
中,以此来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武汉有.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102-103.
[2]李萍.生活实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