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释意】……常训解第三(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逸周书》释意】……常训解第三(上)
◎常训解第三/何谓常(上)
【原文】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可变,性在不改。

不改可因,因在好恶,好恶生变,变习生常,常则生丑,丑命生德。

明王于是生,政以正之。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慎。

民若生于中,习常为常。

夫习民乃常,为自血气始。

明王自血气耳目之习,以明之丑。

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释意】天道有恒定不变的规律性,可称其为态势,这种客观存在的特征,通常被视为“常性”“常态”。

生活于天地之间的人类,必须要顺应天道地德而存在,这种顺应天道的必然性,也称“常顺”,也可理解为“人只有顺应天道常性才能更好地存在下去”。

所谓“顺”“顺应”,其本义就是要在不断变化中与天道规律相呼应。

然而,所谓的“性”“常性”的本质,就在于恒定不变,也就是常说的“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如何去顺应或依从恒定不变的天道呢?或讲人如何去适应自然规律呢?
人类,无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某一个人,他们都是依从人性或个性的好恶,进而选择并改变各自不同的言行举止。

由于人们都有按照各自习惯性好恶,来选择并改变各自行为的态势,而且这种人性和个性化的行为趋势或态势,又经常难以改变,或就是恒定不变的,所以不同人物在行为转变的方法方式上,必定存在相互比较而来的差距与不同。

恰是这种由比较而来的差距和不同,正是世间人们在举止德行上,之所以存在高下尊卑的源头所在。

帝王君主之所以必须要具备贤明智慧的德行,因为唯有如此德行者,才能够统领天下苍生,并成为天下民生可以参照的“中正道德”标杆。

天下民生,由于因循各自性情习惯,来选择各自生活常态。

所以,普罗大众是以习性为常态,并且禁锢在这样常态下谋生活,而不都是以遵循天道常态来谋求更丰富内容的广泛幸福。

因此,那些以人性习惯作为自我生活常态的民众,他们的生活常态和生存格调,取决于各
自出生时的骨血气质。

然而,智慧贤明君王的习性,不仅来自有生具来的骨血气质,而且拥有耳聪目明的特殊历练;他们区别一般大众的最突出特征,就在于聪慧明智;他们又正因为具备聪慧明智,进而遵循和崇尚的是道义根本。

崇尚道义根本则是人类行为中最为尊贵高尚的德行,其之所以被称为“最为尊贵高尚的德行”,因为具备这种德行的人物,在顺应天道之常中,才能变化无穷。

(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