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探究驻波现象的形成原理、规律及其对弦线振动的影响,并验证速度与频率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当一条细弦被两端固定在同一平面上并被同时激发振动时,产生的波将在弦线中心线形成驻波现象。

驻波是指一种波介质内相互干涉而组成的新波型,其节点为波动振幅为零的位置,而能量密集的地方则称为“腹部”。

在本实验中,采用电机定频源提供频率固定的正弦波,通过弦线与尺子固定杆相连,将激发振动的弦线的一端固定在定频源的振荡器,另一端则通过弹簧卡子连接负载挂钩。

实验步骤:1. 将弦线端点固定在振荡器上。

2. 将弦线另一端通过弹簧卡子连接负载挂钩,并将这一侧的弹簧略作松弛。

3. 调整负载挂钩的位置,使弦线尽量处于水平状态,且不接触实验台面或其他辅助器材。

4. 将电机定频源开启,并设置适当的频率和振幅。

5. 小心调整弦线的张力使其产生不同的谐波现象,用尺子测量不同谐波的长度,并记录频率和波长数据。

6. 重复以上步骤,记录不同频率的波长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弦线上的驻波现象存在多种谐波。

除基波外,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谐波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基频的2倍、3倍、4倍。

2. 驻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例关系,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3. 改变弦线长度对于谐波的产生和振动特征会产生影响,当弦线长度为一定值时,谐波现象最明显且出现密集的腹部。

结论:弦线上驻波的实验过程非常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原理。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驻波现象的形成规律和相互关系,并得到了直观的实验数据验证。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引言:驻波是一种在波动现象中常见的现象,它是由两个相同频率、相同振幅的波在相反方向上传播时发生干涉而形成的。

驻波现象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声学和光学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弦线上的驻波现象,以加深对波动现象的理解。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条长而细的弦线,将其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并通过一个发声装置产生频率可调的波动。

在弦线上设置了多个固定点,以便观察和测量驻波的节点和腹点。

实验步骤:1. 将弦线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其张力适中。

2. 打开发声装置,调节频率,使其产生合适的波动。

3. 观察弦线上的波动图像,并记录下节点和腹点的位置。

4. 改变频率,重复观察和记录,以获得更多的数据。

5. 根据观察到的数据,分析节点和腹点的位置与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驻波的节点和腹点位置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节点和腹点之间的距离是波长的一半,即λ/2。

而频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v = fλ,其中v为波速,f为频率,λ为波长。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驻波的节点和腹点位置与波长和频率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即节点和腹点之间的距离为波长的一半。

2.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节点和腹点之间的距离越小。

3. 波速与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即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弦线上的驻波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了节点和腹点位置与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波动现象和应用驻波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只观察了弦线上的驻波现象,没有涉及其他形式的波动。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波动现象,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类型的波动,如声波和光波。

此外,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有限的频率范围内进行观察和记录,为了得到更全面的数据,可以使用更高精度的实验装置。

弦线驻波实验总结

弦线驻波实验总结

弦线驻波实验总结引言弦线驻波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非常经典的一种实验。

通过操纵绷紧的弦线,可以观察到产生的驻波现象,进而探究驻波的性质和规律。

本文将对弦线驻波实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实验原理弦线驻波实验是基于波动学原理进行的,它基于弦线的振动过程,观察到驻波的现象。

在驻波实验中,弦线被固定在两端,并以一定的频率产生振动。

振动的波动会在弦线中产生前进波和反射波。

当两波相遇并满足一定条件时,它们会形成驻波现象,即波节和波腹的交替排列。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弦线绷紧,保持平直并固定在两端。

2. 激发振动:用手或其他装置在弦线上产生振动,保持一定的频率。

3. 观察驻波现象:通过观察弦线上形成的波节和波腹的排列来判断是否形成驻波。

4. 测量波长和频率:利用测量工具如尺子或测频仪等,测量驻波的波长和频率。

5. 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波速和其他相关参数。

三、实验中的观察与现象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1. 波节和波腹的交替出现:当驻波形成时,弦线上会出现交替排列的波节(振动幅度最小的位置)和波腹(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

这种交替的出现是驻波现象的显著特征。

2. 波长的变化: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波长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驻波的波长会受到调节弦线长度和振动频率的影响。

当弦线长度固定时,增加振动频率会导致波长变短。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讨论:1. 波速与频率的关系: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出驻波的波速。

根据波速的定义公式:波速 = 频率× 波长,我们可以发现波速与频率是成正比关系。

2. 波长与振动模式: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波长变化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不同振动模式下的波长变化规律。

例如,在弦线长度固定的情况下,当振动频率为基频(最低频率)时,波长最长。

随着频率增加,波长逐渐减小。

五、实验意义和应用弦线驻波实验作为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应用价值:1. 深化对波动学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驻波现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波动学原理,包括波的传播、波速、波长等概念与性质。

物理实验驻波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驻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驻波现象,了解驻波的形成条件和传播规律;2. 通过实验验证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3.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驻波波形。

二、实验原理驻波是由两列振幅、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叠加而成的。

当两列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形成驻波。

驻波的特点是波峰与波谷交替出现,且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在弦上形成的驻波,其波速v与弦的张力T和线密度μ之间的关系为:v =√(T/μ)。

驻波的波长λ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λ = v/f。

三、实验仪器1. 弦线:长度为1m,线密度为0.02kg/m;2. 振动源:频率可调,输出波形为正弦波;3.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分析驻波波形;4. 米尺:用于测量弦线长度;5. 砝码:用于调节弦线张力。

四、实验步骤1. 将弦线固定在振动源和示波器之间,调整弦线张力,使其达到实验要求;2. 打开振动源,调节频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寻找驻波波形;3. 记录驻波波形的相关数据,包括波峰与波谷的距离、波峰与波谷的数量等;4. 调节弦线张力,观察驻波波形的变化,分析驻波的形成条件和传播规律;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波速、波长和频率,验证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驻波现象的观察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在弦线上形成的驻波波形为波峰与波谷交替出现,且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这符合驻波的形成条件和传播规律。

2. 波速、波长、频率的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波速v为100m/s,波长λ为0.5m,频率f为200Hz。

通过计算可得,波速v = √(T/μ) = √(1N/0.02kg/m) ≈ 100m/s,波长λ = v/f = 100m/s / 200Hz = 0.5m,频率f = 200Hz。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

3. 驻波的形成条件和传播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驻波的形成条件是:两列振幅、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叠加。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目的与意义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物理实验,旨在让学生们了解驻波现象。

驻波是指一种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遇到了阻碍物体的振动,使得波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将通过对弦线的拉力与振动,观察到驻波现象及其表现形式。

实验过程: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根粗细均匀的单丝线,并在其一端固定了一个小挂钟。

随着单丝线的振动,我们逐渐对它施加张力,使其与弦线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单丝线越接近中性位置,张力对其产生的影响越大。

现象观察:
随着张力的逐渐增加,单丝线上的波节越来越短,而波峰变得越来越长。

当张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单丝线上的波节和波峰相互叠加,形成明显的驻波现象。

此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到波的振幅逐渐增大,而周期却逐渐减小。

结论分析: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驻波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弦线上的波动,并认识到驻波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声学领域,驻波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声卡、话筒等设备中,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总之,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物理实验,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弦线上的波动,还可以激发我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弦上的驻波实验总结

弦上的驻波实验总结

弦上的驻波实验总结概述驻波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之一,通过在弦上制造驻波现象来研究波动性质。

本文将对弦上的驻波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的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同时,还将介绍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原理弦上的驻波实验基于波动的原理,弦上的波动可以分为行波和驻波两种形式。

行波是指波动沿着弦传播,而驻波是指波动存在固定位置上的节点和腹部。

驻波的产生需要两个波源,它们之间的波长和频率必须相同,相位差为整数倍。

当两个波源在弦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时,通过调节波源频率和振幅,可以产生稳定的驻波现象。

实验装置•弦:选用细长、柔软的绳子或者线带作为弦,保证它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

•波源:在弦的一端固定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例如手指或者扬声器。

•振动源:通过手指或者扬声器对弦进行振动,产生波动。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装置,固定弦的一端,另一端保持自由。

2.调整波源频率和振幅,使得波源产生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的波动。

3.慢慢调整波源的位置,直到在弦上形成稳定的驻波现象。

4.记录驻波实验的参数,包括波长、频率、振幅等信息。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弦被拉断或者波源位置调整过快。

2.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调整波源的频率和振幅,以观察不同驻波情况。

3.需要注意实验环境的噪音干扰,保持实验装置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分析驻波实验的结果可以从波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驻波的特征,包括节点和腹部的位置以及波的振幅。

实验中调整波源频率和振幅的变化,可以观察到不同的驻波模式。

此外,还可以利用实验结果计算波速、频率和振幅等相关物理量。

例如,波速可以通过测量波源到驻波节点的距离和驻波频率计算得到。

振幅可以通过测量波源振动幅度获得。

结论弦上的驻波实验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实验,通过观察驻波现象,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波动性质。

实验中我们可以调整频率、振幅来产生不同的驻波模式,通过实验结果还可以计算出相关的物理量。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在两端被固定的弦线上形成的驻波现象;2. 了解弦线达到共振和形成稳定驻波的条件;3. 测定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4. 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弦线作受迫振动时的共振频率与驻波波长、张力和弦线线密度之间的关系;5.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给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1. 横波的波速:在弦线上,横波的波速v与弦线的张力T和线密度μ有关,公式为v = √(T/μ)。

2. 驻波的形成:当两列振幅、频率相同,有固定相位差,传播方向相反的简谐波叠加时,可形成驻波。

对于两端固定的弦,驻波满足条件:λ/2 = L/n,其中λ为驻波波长,L为弦长,n为驻波数目。

3. 共振频率:当弦线受到外部驱动力作用时,若驱动力频率等于弦线的固有频率,则弦线发生共振,形成稳定的驻波。

三、实验仪器1. 弦音计装置一套(包括驱动线圈和探测线圈各一个、1 kg硅码和6根不同线密度的吉他弦)2. 信号(功率函数)发生器3. 数字示波器4. 千分尺5. 米尺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认识和调节仪器:熟悉弦音计装置、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测定弦线的线密度:使用千分尺测量吉他弦的直径,根据公式μ = m/L计算弦线线密度,其中m为弦线质量,L为弦长。

3. 固定外力和弦线长度,测定弦线共振频率和驻波数目的关系:a. 调节信号发生器,使输出频率逐渐增加;b. 观察弦线上的驻波,记录共振频率和对应的驻波数目;c. 改变弦线长度,重复上述步骤。

4. 固定驻波数目和弦线长度,测定弦线振振频率和外力的关系:a. 调节砝码盘上的砝码,改变弦线的张力;b. 观察弦线上的驻波,记录不同张力下的共振频率;c. 改变砝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

5. 固定驻波数目和弦线长度,测定弦线共振频率和弦线长度的关系:a. 改变弦线长度;b. 观察弦线上的驻波,记录不同弦线长度下的共振频率;c. 重复上述步骤。

五、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弦线长度、张力、驻波数目、共振频率等。

弦驻波实验报告

弦驻波实验报告

弦驻波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弦上的驻波现象,探究弦驻波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验证驻波的产生与实验条件的关系。

2. 实验原理当一根悬挂固定在两端的弦被固定振动时,会在弦上形成一系列固定的干涉图案,这种干涉现象即为弦的驻波。

驻波是由来自于振动源的波与来自于反射的波相互叠加形成的,产生驻波所需的条件是:波源频率固定、弦两端固定、传播介质均匀。

根据物理学原理,驻波的波节与波腹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一半。

因此,通过测量驻波的节点位置,可以求得驻波的波长,从而计算出波速。

3. 实验器材与装置•弦:一根较长的细弦,例如尼龙绳或钢丝•弦振动源:手摇或电动的震源器•弦固定器:两个固定在桌面上的夹子•倍频器:用于调节弦振动源的频率•比例尺:用于测量驻波的节点位置•电子计数器:用于计数波腹的个数•桌面:用于搭设实验装置的平整表面4. 实验步骤步骤一:搭设实验装置1.将两个夹子固定在桌面上,使得弦的两个端点可以夹在夹子之间。

2.将弦紧绷在两个夹子之间,并确保弦的振动自由,并不会与桌面摩擦。

步骤二:调节振动源的频率1.将振动源固定在弦的一端,并使其振动垂直于弦的方向。

2.调节振动源的频率,使得弦能够产生明显的驻波图案。

3.使用倍频器,可以将驻波的节点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便观察和测量。

步骤三:测量节点位置1.使用比例尺,从弦的一端开始,依次测量每个波节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2.使用电子计数器,记录下波腹的个数。

步骤四:数据分析1.根据测得的节点位置,计算出驻波的波长。

2.根据波腹的个数和驻波的波长,计算出波速。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驻波的波长和波速。

通过测量节点位置并计算波长,我们得到了驻波的波长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驻波的波长不均匀分布,且波长随节点位置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测量波腹的个数和驻波的波长,我们计算得到了驻波的波速。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驻波的波速与振动源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弦驻波实验

弦驻波实验

弦驻波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测在弦线上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振动时,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驻波波长与弦线密度的关系。

2、掌握驻波原理测量横波波长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观察在弦上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2、在弦线张力不变时,用实验确定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3、学习对数作图或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原理在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其中张力为T ,线密度为μ,则沿弦线传播的横波应满足下述运动方程:2222x y T t y ∂∂=∂∂μ (1) 式中x 为波在传播方向(与弦线平行)的位置坐标,y 为振动位移。

将(1)式与典型的波动方程 22222x y V t y ∂∂=∂∂ 相比较,即可得到波的传播速度: μTV =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f ,横波波长为λ,由于λf V =,故波长与张力及线密度之间的关系为: μλT f 1= (2)为了用实验证明公式(2)成立,将该式两边取对数,得:f T log log 21log 21log --=μλ若固定频率f 及线密度μ,而改变张力T ,并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log T 图,若得一直线,计算其斜率值(如为21),则证明了λ∝21T 的关系成立。

同理,固定线密度μ及张力T ,改变振动频率f ,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log f 图,如得一斜率为-1的直线就验证了λ∝f -1。

弦线上的波长可利用驻波原理测量。

当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其所叠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一维驻波是波干涉中的一种特殊情形。

在弦线上出现许多静止点,称为驻波的波节。

相邻两波节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见图2。

2λ 图2四、实验仪器图3 仪器结构图1、机械振动器;2、振动簧片;3、弦线;4、可动刀口支架;5、标尺6、固定滑轮;7、砝码;8、实验平台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弦线的一端系在能作水平方向振动的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的振簧片上;在振动装置(振动簧片中间的小孔) 弦线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砝码;,在实验装置上还有一个可沿弦线方向左右移动并撑住弦线的可动刀口支架。

弦上驻波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实验报告弦上驻波实验报告引言弦上驻波实验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在弦上施加不同频率的振动,观察并研究弦上驻波的形成和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弦上驻波实验的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原理弦上驻波是指当一根弦的两端固定时,在弦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现象。

当弦的两端施加相同频率的振动时,由于波的叠加效应,形成了驻波。

驻波的特点是波节和波腹交替出现,波节处振幅为零,波腹处振幅较大。

二、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用的实验装置包括一根细弦、一个固定的支架和一个频率可调的振动源。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细而均匀的弦,将其两端固定在支架上,并通过振动源施加不同频率的振动。

三、实验步骤1. 将弦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弦的拉紧度适中。

2. 通过振动源施加不同频率的振动,使弦产生波动。

3. 观察弦上的波动,并记录下波节和波腹的位置。

4. 改变振动源的频率,重复步骤3,直到观察到不同频率下的驻波现象。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不同频率下的驻波图像。

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规律:1. 驻波的节点位置与频率呈反比关系。

频率越高,节点位置越靠近弦的两端。

2. 驻波的波腹位置与频率成正比关系。

频率越高,波腹位置越靠近弦的中央。

3. 驻波的振幅在弦的中央最大,在两端逐渐减小。

根据以上规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驻波的形成与弦的长度和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弦的长度越短,波节位置越靠近两端;频率越低,弦的长度越长,波节位置越靠近中央。

五、实验误差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例如弦的固定度不够稳定,振动源的频率不够准确等。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稳固的支架,确保弦的固定度。

2. 使用更精确的频率可调振动源,提高频率的准确性。

3. 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影响。

六、实验应用弦上驻波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实验之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波动现象的基本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弦线驻波实验报告结果(3篇)

弦线驻波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弦线上形成的驻波现象,了解弦线达到共振和形成稳定驻波的条件;测定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探究弦线作受迫振动时的共振频率与驻波波长、张力和弦线线密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横波传播速度:在张力为T、线密度为μ的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v可表示为:v = √(T/μ)。

2. 驻波形成条件:当两列振幅相同、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在同一直线上叠加时,若满足以下条件,则形成驻波:- 波长λ = 2nL/n,其中n为正整数,L为弦长。

- 驻波频率f = (n/T) v,其中n为正整数,T为弦线张力。

3. 共振频率:当弦线上的振动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时,弦线发生共振,此时驻波振幅最大。

三、实验仪器1. 弦音计装置(包括驱动线圈和探测线圈各一个、1 kg硅码和6根不同线密度的吉他弦)2. 信号(功率函数)发生器3. 数字示波器4. 千分尺5. 米尺四、实验步骤1. 将弦线固定在两个滑轮上,调节弦长L,使其满足驻波形成的条件。

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驱动弦线振动。

3.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并记录弦线上的振动波形。

4. 改变弦线张力T,记录不同张力下的共振频率f和驻波波长λ。

5. 改变弦线线密度μ,记录不同线密度下的共振频率f和驻波波长λ。

6.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驻波形成条件:通过实验观察到,当弦长满足2nL/n(n为正整数)时,弦线上形成稳定的驻波。

这与驻波形成的理论条件相符。

2. 共振频率与张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弦线线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共振频率f与张力T呈线性关系,即f = aT + b(a、b为常数)。

这与理论公式f =(n/T) v相符。

3. 共振频率与线密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弦线张力一定的情况下,共振频率f与线密度μ呈线性关系,即f = cμ + d(c、d为常数)。

这与理论公式f= (n/T) v相符。

弦上驻波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弦上驻波实验,探究驻波现象的产生条件以及其特性,并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实验器材:1. 弦:选取一条细长的弦,材质均匀、细致,避免过于松弛或过于紧绷。

2. 弦的两端固定装置:确保弦两端固定可靠,不易松脱。

3. 频率发生器:用于提供一定频率的驱动信号。

4. 振动传感器:用于感知弦上的振动信号。

5.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弦上驻波的振动信号。

实验原理:当一条弦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周期性的振动激励时,当激励频率与弦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弦上会形成驻波。

驻波是指在一定位置上,两个相等的振动波沿相反方向传播,并在该位置上叠加形成稳定的振动图案。

实验步骤:1. 将弦的一端固定在装置上,确保固定稳固。

2. 将另一端通过装置连接到频率发生器,调节频率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3. 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弦上的某一位置,使其能够感知到弦上的振动信号。

4. 将振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示波器,观察并记录驻波的振动图案。

5. 重复步骤2至4,逐渐调节频率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的驻波图案。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不同频率下的驻波图案。

在某些频率下,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驻波现象,即弦上出现了振幅较大的稳定波纹。

而在其他频率下,弦上则未出现明显的驻波图案。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驻波现象的产生需要激励频率与弦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

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波的传播与反射可以相互叠加形成稳定的驻波。

2. 驻波的振幅与频率有关。

在某些频率下,驻波振幅较大,波纹明显;而在其他频率下,驻波振幅较小,波纹不明显。

3. 驻波的节点和腹点位置与波长有关。

驻波图案上的节点是振幅为零的位置,而腹点则是振幅最大的位置。

节点和腹点的位置与波长成正比。

实验结论:通过弦上驻波实验,我们验证了驻波现象的产生条件,即激励频率与弦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

我们观察到了驻波的振动图案,并分析了其特性。

线上的驻波实验

线上的驻波实验

实验**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引言]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的研究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实验重点在于观测弦线上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振动时,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驻波波长与弦线密度的关系。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振动频率固定的电动音叉,通过改变弦线长度或张力,形成稳定驻波;二是采用频率连续可调的振动体,改变弦长或张力,形成稳定驻波从而验证弦线上驻波的振动规律。

掌握驻波原理测量横波波长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在力学中有重要应用,在声学、无线电学和光学等学科的实验中都有许多应用。

[预习提示]1.波的叠加原理。

2.驻波的形成原理。

3.弦线的共振频率和波速与哪些条件有关?[实验目的]1. 了解波在弦线上的传播及弦波形成的条件。

2.测量拉紧弦不同弦长的共振频率。

3. 测量弦线的密度。

4. 测量弦振动时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仪器]DH4618型弦振动研究实验仪,DH4618型弦振动实验仪信号源,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由波动理论知道,两列振幅和频率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且传播方向相反的简谐波叠加后会产生驻波。

合成振幅为零的点称为波节,合成振幅最大的点称为波腹。

相邻两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都是半个波长。

各种乐器,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都是由于产生驻波而发声。

在弦乐器中,沿弦线传播的行波在乐器一端被反射,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互叠加,形成驻波,如图**-1所示。

图**-1 驻波示意图设沿轴正方向传播的波为入射波,沿轴负方向传播的波为反射波,则它们的波动方程可以写x x 为。

其中为简谐波的振幅,为频率,为波长,为弦线上质点的位置1,2cos 2()Y A ft x πλ=±A f λx 坐标。

两波叠加后的合成波为驻波,其方程为: (**-1)122cos 2()cos 2Y Y A x ft πλπ+=由此可见,入射波与反射波合成后,弦上各点都在以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为,只与质点的位置有关,与时间无关。

驻波生成实验报告

驻波生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驻波的形成原理及条件;2. 观察驻波现象,掌握驻波的特点;3. 测定弦上横波的传播速度;4. 研究驻波频率与弦线长度、张力和线密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驻波是两列振幅相等、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叠加形成的。

当两列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使得某些位置的振动幅度最大(波腹),而某些位置的振动幅度为零(波节)。

驻波的特点是振幅不随时间变化,而波长和频率保持不变。

在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v与弦线张力T和弦线线密度μ有关,表达式为:v = √(T/μ)。

当弦线两端固定时,形成的驻波波长λ与弦线长度L的关系为:λ = 2L/n,其中n为波腹数。

三、实验仪器1. 弦音计装置(包括驱动线圈和探测器线圈各一个、1kg砝码和6根不同线密度的吉他弦);2. 信号发生器;3. 数字示波器;4. 千分尺;5. 米尺。

四、实验内容1. 观察驻波现象:将弦线两端固定,使用驱动线圈使弦线振动,观察驻波的形成过程,并记录波腹和波节的分布情况。

2. 测定弦线横波的传播速度:通过测量波腹间的距离和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计算横波的传播速度。

3. 研究驻波频率与弦线长度、张力和线密度的关系:a. 保持弦线长度不变,改变张力,观察驻波频率的变化,并记录数据;b. 保持弦线张力不变,改变线密度,观察驻波频率的变化,并记录数据;c. 保持线密度不变,改变弦线长度,观察驻波频率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表,分析驻波频率与弦线长度、张力和线密度的关系。

五、实验步骤1. 将弦线两端固定,调整驱动线圈的位置,使弦线振动。

2. 观察驻波的形成过程,记录波腹和波节的分布情况。

3. 使用示波器测量波腹间的距离,并记录数据。

4. 根据示波器显示的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算横波的传播速度。

5. 按照实验内容3的要求,分别改变张力、线密度和弦线长度,观察驻波频率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6. 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表,分析驻波频率与弦线长度、张力和线密度的关系。

弦上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实验-实验报告弦上驻波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弦上驻波的方法,研究弦的振动特性,包括弦的频率、波长、振幅等参数。

通过此实验,我们期望能深入理解驻波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驻波是由振源振动引发,在介质中传播,但振幅不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特殊波。

在弦上,驻波的形状由弦的长度和张力决定。

弦上的驻波可以激发出各种模态,这些模态的频率与弦的长度和张力有关。

弦上驻波的基本公式为:f = (1 + π^2 * v * T^2 / L^2)^(1/2)其中 f 是模态频率,v 是声速,T 是弦的张力,L 是弦的长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弦线、张力测量仪、声速测量仪、信号发生器、放大器、示波器等。

2.将弦线悬挂于张力测量仪上,调整弦线的张力至预定值。

3.使用信号发生器在弦线上产生激振信号,通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再通过示波器观测弦线的振动响应。

4.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中的振动图形。

当弦线振动稳定时,记录此时的激振频率和振动模态。

5.逐步改变激振频率,观察并记录每个激振频率下弦线的振动模态。

四、数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激振频率下弦线的振动模态。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弦线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在相同时间内,高频率的振动意味着更多的振动能量。

2.当激振频率增加到一定值时,弦线的振动幅度开始减小。

这是因为在高频率下,弦线的阻尼开始起作用,消耗了部分振动能量。

3.通过对比不同激振频率下的振动模态,我们可以发现振动模态的形状与弦线的长度和张力有关。

当激振频率一定时,增加弦线的张力会使振动幅度增大,而减小弦线的长度则会减小振动幅度。

4.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验证上述公式。

通过测量声速、张力、长度等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理论模态频率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较为接近。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研究了弦上驻波的振动特性。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弦线上的驻波实验,探究驻波的特性及其与弦线长度、振动频率和弦张力的关系。

同时,通过实验观察驻波现象,进一步理解波动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驻波是指两个相同频率、振幅相等且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波相遇后在同一空间内定向干涉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在弦线上,当两个反向传播的波相遇时,由于波在相接处的叠加,会产生节点和腹部。

节点是波的振动幅度为零的位置,腹部则是波的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

驻波的性质与弦线的长度、振动频率和弦张力密切相关。

根据弦线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弦线的长度、振动频率和弦张力来观察驻波的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装置,将一根细弦拴在平直的固定支架上,并通过转动装置与信号发生器连接。

2.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初始频率,并调整输出幅度使得弦线振幅合适,避免过大过小。

3.轻轻触碰弦线使其产生波动,并观察弦线上是否出现驻波现象。

如果出现驻波,继续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驻波的变化情况。

4.测量弦线上节点(振幅为零的点)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5.根据测得的节点位置,计算波长,并进一步计算弦线的线密度。

6.固定弦线一端的支架,并用一物体调整弦线的长度。

重复步骤3-5,记录下不同弦线长度下的节点位置,并计算波长。

7.固定弦线长度不变,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重复步骤3-5,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节点位置,并计算波长。

8.固定弦线长度和频率,逐渐调整弦线的张力,重复步骤3-5,记录下不同张力下的节点位置,并计算波长。

实验结果:在本次驻波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弦线的长度、振动频率和弦张力,观察了驻波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节点的位置,计算了波长。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弦线的长度改变时,驻波的节点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节点的位置与弦线长度成正比,即弦线长度越短,节点位置越靠近振动源。

2.频率的变化也会导致驻波节点位置的变化。

频率越大,节点位置越靠近振动源。

弦上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弦上驻波实验
目的要求
(1)观察在两端被固定的弦线上形成的驻波现象。了解弦线达到共振和形成稳定驻波的条件。
(2)测定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
(3)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弦线作受迫振动时的共振频率与驻波波长,张力和弦线线密度之间的关系。
(4)对(3)中的实验结果用对数坐标纸作图,用最小二乘法作线性拟合和处理数据,并给出结论。
2
53.73
52.81
1.7
2788.90
1.89
3
65.81
64.59
1.9
4171.87
2.83
4
75.99
73.96
2.7
5470.08
3.71
5
84.96
77.88
8.3
6065.29
4.12
(4)f-L关系
n=1T=3Mg
L (cm)
Fc (Hz)
Fe(Hz)
Δ(%)
lnfe
lnL
40.0
由上图可以看出,数据的线性关系非常好,线性因子在实验精确度内为1。这既验证了f与L之间的关系,又说明这组数据是非常好的。
考虑两列振幅,频率相同,有固定相位差,传播方向相反的间谐波u1(x,t)=Acos(kx−ωt−φ)和u2(x,t)=Acos(kx+ωt)。其中k为波数,φ为u1与u2之间的相位差叠加,其合成运动为:
由上可知,时间和空间部分是分离的,某个x点振幅不随时间改变:
振幅最大的点称为波腹,振幅为零的点,为波节,上述运动状态为驻波。驻波中振动的相位取决于cos(kx−φ/2)因子的正负,它每经过波节变号一次。所以,相邻波长之间各点具有相同的相位,波节两侧的振动相位相反,即相差相位π。对两端固定的弦(长为L),任何时刻都有:

弦驻波实验报告

弦驻波实验报告

弦驻波实验报告引言:弦驻波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在一根绷紧的弦上制造驻波,可以研究波动的性质和特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调整绷紧弦上的振动频率,观察弦上产生的驻波现象,并探究驻波的特性及其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准备了一根长且绷紧的弦、一个电子频率计和一个振动源。

首先,我们用钳子夹住一端的弦并将其固定,然后调整另一端的张力,使弦保持绷紧状态。

接下来,我们将电子频率计连接到振动源,以便能够准确地测量频率。

实验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实验。

实验步骤:1. 调整振动源频率:我们首先将振动源的频率调整到一个较低的值,然后慢慢增加频率,直到产生明显的高频振动。

2. 创建第一个驻波:当振动源频率达到一定值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弦上形成了第一个驻波。

驻波由节点和腹部组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弦上产生了一系列等间距的节点和腹部。

同时,我们使用电子频率计测量并记录下当前振动源的频率。

3. 增加频率并观察:为了进一步研究驻波的特性,我们逐渐增加振动源的频率,并观察到随着频率的增加,弦上形成的驻波数量也随之增加。

同时,我们不断记录振动源频率和驻波的数量。

4. 记录驻波节点位置:在观察到明显的驻波现象后,我们使用尺子逐个测量并记录下每个驻波节点的位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弦上每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并进一步研究驻波的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5. 分析实验数据:将实验数据整理并制作成图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频率与驻波数量、波长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驻波现象的本质以及频率对驻波特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弦上形成的驻波现象,并记录了频率、驻波数量以及驻波节点的位置。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频率与驻波数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即频率越高,驻波的数量也越多。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驻波节点之间的距离与频率呈反比关系,即频率越高,驻波节点之间的距离越小。

弦线上的驻波

弦线上的驻波

实验四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目的】1.了解弦线上驻波的形成,观察弦线上的驻波现象。

2.研究弦线振动时的振动频率与振幅变化对形成驻波的影响,研究波长与张力的关系;3.在弦线张力不变时,研究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4.改变弦线张力后,研究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实验仪器】PD-SWE-II 弦线上驻波实验仪。

包括可调频率的数显机械振动源、滑轮、砝码盘、米尺、弦线、砝码等。

见图1图1 仪器结构图1.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2.振簧片3.弦线4.可动刀口支架5.可动滑轮支架6.标尺7.固定滑轮8.砝码与砝码盘9.变压器 10.实验平台 11.实验桌【实验原理】在一根拉紧的弦线上,沿弦线传播的横波应满足方程:2222y T yt x ρ∂∂=∂∂ (1) 式中T 为张力,ρ为线密度,x为弦上质元在波传播方向(与弦线平行)的位置坐标,y 为其振动位移。

将(1)式与典型的波动方程 22222y y u t x ∂∂=∂∂ 相比较,即可得到波速为: u =(2)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ν,横波波长为λ,由于u νλ=,故波长与张力及线密度之间的关系为:λ=为了用实验证明公式(3)成立,将该式两边取对数,得:11log log log log 22T λρν=-- (4)若固定频率ν及线密度ρ,而改变张力T ,并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 log T 图,若得一直线,计算其斜率值,如果为21,则证明了λ∝21T 的关系成立。

同理,固定线密度ρ及张力T ,改变振动频率ν,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 log ν图,如得到斜率为-1的直线则验证了λ∝ ν-1。

弦线上的波长可利用驻波原理测量。

当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其叠加而成的稳定的波形称为驻波。

驻波振幅分布的特点是波腹和波节相间、等距排列,相邻波节(波腹)间距为半个波长。

若(n+1)个波节之间的距离为L ,则有:2L nλ= (5)【实验内容】 1.必做内容(1)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的张力的关系固定一个波源振动的频率,在砝码盘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以改变弦上的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弦上驻波实验
目的要求
(1)观察在两端被固定的弦线上形成的驻波现象。

了解弦线达到共振和形成稳定驻波的条件。

(2)测定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

(3)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弦线作受迫振动时的共振频率与驻波波长,张力和弦线线密度之间的关系。

(4)对(3)中的实验结果用对数坐标纸作图,用最小二乘法作线性拟合和处理数据,并给出结论。

仪器用具
弦音计装置一套(包括驱动线圈和探测器线圈各一个,1Kg砝码和不同密
度的吉他线,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千分尺,米尺)。

实验原理:
1.横波的波速
横波沿弦线传播时,在维持弦线张力不变的情况下,横波的传播速度v与张力F T及弦线的线密度(单位长度的质量)p之间的关系为:
2.两端固定弦线上形成的驻波
考虑两列振幅,频率相同,有固定相位差,传播方向相反的间谐波u i(x,t)=
A cos( kx - wt -扪和 U2 (x, t) = A cos( kx+ st)。

其中k 为波数,© 为 u i 与 U2 之间的相位差叠加,其合成运动为:
t t) + 就0 = 2J1 cos(fcx —-)cos(wf + )由上可知,时间和空间部分是分离的,某个x点振幅不随时间改变:
川£)= \2A cos(A-.r —<
振幅最大的点称为波腹,振幅为零的点,为波节,上述运动状态为驻波。

驻波中振动的相位取决于cos(kx- ©/2)因子的正负,它每经过波节变号一次。

所以,相邻波长之间各点具有相同的相位,波节两侧的振动相位相反,即相差相位n。

对两端固定的弦(长为L),任何时刻都有:
O J1 + T' ?._G—及则rns( —= 0
=Or 则cu^(kL—^) = 0
由上式知,© = n意味着入射波U1和反射波U2在固定端的相位差为n,即有半波损。

©确定后,则有kL = n冗(n = 1 , 2, 3, 4)或入=2 +,驻波的频
率为:
, a kt v
f = — = — = n -
J2TT刼2L
fn三讪三"金=(佥)£
式中f i为基频,f n (n>1 )为n次谐波。

3.共振条件:对于两端固定的弦线上的每一列波在到达弦的另一端时都被反射,
通常多列反射波不总是同相位,并且叠加后幅度小。

然而在某些确定的振动频
率下时,所有的反射波具有相同 的相位时,就会产生很大的振幅,这些频率 称为共振频率。

通常波长满足下列条件:
实验装置
1. 实验装置的主体
弦音计装置由jitaxian ,固定吉他弦的支架和基座,琴码,砝码支架,驱动 线圈和探测线圈以及砝码组成
张力杜忏
Tk 一-
2. 信号发生器
:
琴码
弦上乘力(打 4mg !一
低功率信号发生器,型号DF1027B ,输出信号的频率从10Hz 到1mHz 。

3. 数字示波器:
型号为SS7802A ,双通道显示。

实验内容
1. 认识实验仪器,了解各部分功能,并进行实验前的调节。

2. 用三通接头将驱动线圈分别与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一个通道连接,将探测线圈
连接到示波器的另一通道。

(2)测量弦的长度和质量,求得线密度卩。

(3)选择T = 3 mg (m = 1 kg), L = 60.0cm,算得不同n值(即波腹数)时的
频率 f 理,然后实验测得相应的 f 测,并求出相应的波速,和理论值比较。

(3)选择不同的L值(从40cm — 70cm选择5 -6个点)算出不同L值时的频率 f 理,然后实验测得相应的 f 测。

数据与表格:
(1) 弦线的密度
d0=1.025mm d=1.057mm L=49.85cm
M=2.35g
尸4.714 x i0-3Kg/m
(2) f-n 关系
T=3Mg L=60.0cm ve=78.97m/s
⑶f-T关系
⑷f-L关系
数据处理和结果
1. f-n 关系
波速理论值为78.97m/s ,实际测得的波速平均值为 75.8m/s 。

测量值与理论值有
所偏差,但考虑此次实验的精度,此结果还是较合理的
f-n 关系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呈现了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因子在 可得到fo=63.3Hz ,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偏差,但仍在允许范围
10%以内
2. f-T 关系。

f-T 1/2
的关系作图如下:
^00-
Equabon a + b*x
Weight
RssidLial Sum of Square
No W&ighEmgi
2 74043
Peanaon'g r
0 89998
Adj. R-Squar#
Value
Standard Etrar
Intercepl -0 28
0.77056
Slope
63.29571 0.19786
200
0.9999以上,由斜率
T 1/2
(Mg)
此图的线性关系仍较为明显,但线性相关因子较上图稍差。

并且从图可明显看 出,最后一组数据的偏差较明显
若不考虑最后一组数据,作图如下:
1,0 12 H 16
1.6
2.0 22 2 4
T 1/2
(Mg)
此时线性因子在0.999以上,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这说明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
时,误差
Equation y = a +
皿ght
No Wfris^nn
尺論扣al Sum of 97BO51
対册H
P^ar^on's- r
0L9S531
R-Square
ODS753
V«iu*
SiRdM Erro
IntAfMpt
3 20991
| Iffll Stop*
330358 1S5321
—■—训
——Linear Fit of Sheetl B”f 测”
80-
Equatwi
y = a + b*x
畑盯 Kto
Vtfeighling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010551
Pearson^ t 0.99993 Adj R.Scjuai^
099976
Value
Standard Erw
1辆 lnf (r«pf 2 5SA15 。

阿 Slept
3S7140
0 30B07
-■-御
Linear Fit of Sheetl B"f 测"
60-
也会较大幅度地增大。

3. f-L关系:
单纯做f-L关系如下图:
L(cm)
由于f与L并非线性关系,所以上图价值不大。

本实验为了排除琴码处拉力的竖直分量造成的误差,而选择用Inf和lnL作为变量,作图如下:
InL
由上图可以看出,数据的线性关系非常好,线性因子在实验精确度内为 1。

这既验 证了 f 与L 之间的关系,又说明这组数据是非常好的。

4.2 Equalion
y = a +
No W-iihtirg Sum of 5 74266E-29
Fesraon's r 1
Adj R-Square 1
Vulua St^ndirrt F rror
int 申 oept
5&960 4 31244E-15 SIOfM 1 6 67565E-15
—x — Info Linear Fit of Sheetl A'lnfe"
4.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