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专题1 微观结构与 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A. 13C 和14
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1H 和2
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14C 和14
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中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4.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 ,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 ,最外层电子数为2n +1,原子核
内质子数是2n 2
-1。
下列有关X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A.X 能形成化学式为X (OH )3
B.X 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 3的含氧酸钾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核电荷数肯定为奇
D.X 5.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分子晶体 B. C.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
6. (上海高考改编)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
A.CO 2的电子式为
为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
的氯原子为17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Z 位于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和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
8.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
C.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9.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
B.NH 3
的结构式为:
C.HCl 的电子式为
D.热稳定性:H 2S >HF
10.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A. B.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 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 “可燃冰”(CH 4 ·8H 2O )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11. 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第Ⅰ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
Y )
A.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
Y B.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
D.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2. 根据表中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
(
)
A. SiCl 4 是分子晶体
B. 单质B 可能是原子晶体
C. AlCl 3加热能升华
D. NaCl 中键的强度比MgCl 2的小
13. 已知(Be)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8
C.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物为氢气
14. (2012·四川高考)已知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W 、Z 同主族,X 、Y 、Z 同周期,W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Y 为金属元素,X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
Y
)
A. X 、Y 、Z 、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 与
X
C.W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
的气态氢
D.若W 与Y 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 2W 3
15. 下列叙述能肯定A 金属比B 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
B.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 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比1 mol B 从酸中置换出的氢多
D. 常温下,A 能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 16. (2012·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R 、T 、Q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
W C.原子半径:T >Q >R
D.含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 (10分)有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
(
1
C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写出A 、B 、C 形成的化合物M 的电子式__________
(3)实验测得DE 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DE 3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____
(4)D 单质与M 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18. (8分)据元素周期表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H 3分子与NH 3分子的构型关系__________
(填“相似”或 “不相似”)。
(2)NH 3与PH 3相比,热稳定性__________
更
(3)NH 3、PH 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NH 3
比PH 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键的极性:N —H 比P —
H B.相对分子质量:PH 3比NH
3
C. NH 3分子之间存在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9. (6分)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如下(假设第
7
(1)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__________。
A.18
B.32
C.50
D.64
(2)推测第8周期的最终的未知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__________
A.168
B.176
C.170
D.186
20.(18分)用A +、B -、C 2-D 、E 、F 、G 和
H 分别表示含有18
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
(1)A 元素是__________,B 元素是__________,C 元素是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
(2)D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
__________
(3)E 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
(4)F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5)G 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6)H 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21. (10分)现有下列物质:①Cl 2 ②Na 2O 2 ③NaOH ④HCl ⑤H 2O 2 ⑥MgF 2 ⑦NH 4
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只由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
(4)由离子键和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5)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
(6)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
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
1. D解析:A Z X表示一个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 A解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也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AlCl3,A正确;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中,各原子的质子数也和核外电子数相等,B错;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而不是36种,C错;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除2或8外
还可能是其他数目,如PCl5中的P最外层电子数可视为10,D错。
3. D
4. A 解析:由其核电荷数小于18,可对n,(2n +1)、(2n2-1)
若n=1,则2n+1=3,2n 2-1=1,
若n=2,则2n+1=5,2n 2-1=7,为N
若n=3,则2n+1=7,2n 2-1=17,为Cl
X N或Cl元素。
因此A错误,B、C、D正确。
5. B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a-b>0,a + b=8,原子序数都小于18的元素最多有3个电子层,所以次外层电子数b为2或8,若b =8,则a =0,不符合题意,所以只能是b =2,则a =6。
即A元
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为氧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为硅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SiO2,属于原子晶体。
6. BD解析:CO2的电子式应为,故A不正确;甲烷的结构式为;
BD正确。
7. B解析:由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推知: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再根据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X与Y、Z位于相邻的周期可推出X为N,Y为Mg,Z为S。
则选项中X的氢化物水溶液应显碱性,A错;Y的氧化物MgO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C项中Z的氢化物(H2S)的水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C错;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
3和H2SO4 都是强酸,D
8. C解析: A项中因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时质子数相等,但因两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等质量的上述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不同,A错。
B项中若原子数相等时则分子数相同,两者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前者大于后者。
D项中若体积相同,密度前者大于后者。
故选C。
9. B解析: 1个D中有1个中子,1个O中有8个中子,故D2O中含10个中子;N可形成三个共价键而H只能形成一个共价键;HCl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10. D解析:只有原子半径很小、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如N、O、F)才能与氢元素形成强极性的共价键,分子之间才能形成氢键。
碳元素与氢元素不能形成强极性共价键,故选D。
11. D解析:因X位于第ⅠA族,与Y形成化合物X2Y,说明Y为第ⅥA族元素,A项中因X、Y所在的周期不确定,故无法比较两者的原子半径。
B项中若X为钠,Y为氧,则两者电子层结构相同。
C项中若X为钠(或氢),Y为氧,则可以形成Na2O2(或H2O2),因此A、B、C皆错。
D项中X2Y若为Na2O(或Na2S)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为H2O(或H2S)则为共价化合物。
12. D解析:由题表中数据分析:SiCl4 的熔点很低,属于分子晶体,A正确。
单质B的熔点很高,可能为原子晶体,B正确。
AlCl3的熔点高于沸点,故受热易升华,C项正确。
熔沸点:NaCl>MgCl2,离子
键强度为NaCl >MgCl
2,D
13. AC 解析:由Be 的原子序数为4,可推知它位于第2周期、第ⅡA 族。
根据其位置及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其原子半径大于B ,A 正确;碱性Be(OH)2比Ca(OH)2弱,C 正确;Be 的金属性小于Mg,已知Mg 跟冷水不反应,Be 就更不可能,故D 错误;Be 最外层2个电子跟Cl 共用两对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B
14. A 解析:此题并不能确定W 、X 、Y 、Z 具体是哪种元素,需要进行讨论。
由题中信息可知四种元
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为,根据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知A 正确;若X 为Na 元素,W 为O 元素,它们形成的Na 2O 2中含有共价键,故B 错;若W 、Z 分别是C 和Si 元素,则CH 4 的沸点低于SiH 4 的沸点,故C 错;若W 是O 元素,Y 是Al 元素,则形成的化合物是Al 2O 3,但若W 是F 元素,Y 是Si 元素,则形成的化合物是SiF 4 ,故D 错。
15. D 解析: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不是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和酸反应置换出氢的
多少”,而是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
16. D 解析:由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R 在第2周期,T 、Q 、W 三种元素在第3周期,再根据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可判断T 为Al ,则R 为N 、Q 为Si 、W 为S 。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NH 3>SiH 4 ,故A 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 2SiO 3<H 2SO 4 ,故B 正确;原子半径:Al>Si>N ,
C NaAlO 2NaAl(OH)4
D 错误。
17. (1)钠 氯
(2)
(3)共价键
(4)2Al+2OH -+2H
2O 2AlO -2+3H 2↑(每空2
解析:A 为氢元素;B 为氧元素;C 为钠元素;D 为铝元素;E 为氯元素。
18. (1)相似(2分) (2)NH 3(3分) (3)C (3分) 解析:(1)氮原子和磷原子结构相似,NH 3分子与PH 3分子结构相似。
(2)由N 、P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和元素周期律知:NH 3的热稳定性大于PH 3
(3)NH 3比PH 3易液化,是由于NH 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19. (1)C (2)A (各3
解析:(1
从中可发现,它们遵循2×n 2
,除第1周期外,重复一次。
故第8周期含有的元素为:2×52
=50(种)。
(2)推测第8周期的最终的未知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需要把前8周期的元素数相加,即
2+8+8+18+18+32+32+50=168。
20.(1)K Cl S (2)HCl
(3)F2
(4)H2S
(5)H2O2(答PH3也可)
(6)C
2H6(每空2
解析:(1)因A+、B-、C2-18个电子,故A为钾(K),B为氯(Cl),
C为硫(S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则其分子式应为HCl
(3)因为E是所有含18个电子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应是氟气(F2)。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应为H2S,电子式为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为PH3或H2O2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为C
2H6
21. (1)⑥(1分)
(2)①④⑤(1分)
(3)⑦(2分)
(4)②③⑦(2分)
(5)②③⑥⑦(2分)
(6)④⑤(2分)
解析:对题目所给7种物质的结构要清楚,要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