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秋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监测试卷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南岸区初2015级七上期中联合监测语文试卷
(共四大题,25小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栖.息(qī) 贮.蓄(chǔ)玷.污(zhān) 迸.溅(bèng)
B.痴.想(chī)瞬.间(shùn)倔.强(juè)干涸.(hé)
C.宽恕.(sù)伶.仃(lín) 纳罕.(hǎn)洗濯.(zhuó)
D.酝酿.(niàng) 黄晕.(yùn) 诅.咒(zǔ)雏.形(chú)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碌碌终生轻飞曼舞心旷神怡抖擞精神
B.繁弦急管玲珑剔透多资多彩一丝不苟
C.绝处缝生忍俊不禁具体而微闲情逸至
D. 盘虬卧龙头晕目炫花枝招展险象跌生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
...一项是( ) (3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喉咙。

(“卖弄”指炫耀。


B.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以后,我喜爱它们又更甚于那些老鸟了。

(“具体而微”指小鸟具体并且微小。


C.只见一片辉煌
..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端,也不见其终极。

(“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获益匪浅”指得到很多益处。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由一个孩子成功克服困难的故事,告诉我们胜利是属于那些勇敢不屈的人。

B.《理想》和《在山的那边》这两首诗的主题相同,都抒写了对理想的追求。

C.《童趣》把不平常的景象和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变得美丽而又奇特。

D.《紫藤萝瀑布》描写了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这使我感悟到了生命意义。

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
环境,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①重庆市政府高度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管理,②着力实施了“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着力加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③市民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④影响民生的突出逐步问题解决,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第①处词语重复,可将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可在后加上。

(3)第③处搭配不当,可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可将调整到后面。

6.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4分)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

7.根据要求填空。

(3分)
(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此书是自传体的散文。

沈复,________(朝代)散文家。

(2)《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佩弦,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著名的散文有
_____________等。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你班决定开展一次读书活动。

,你拟采用的活动主题是什么?你所准备的活动方式(活动环节、栏目)是什么? (7分)
①拟采用的活动主题是什么?(2分)
②你所准备的活动方式(内容)是什么?至少两个(2分)
③如果你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个开场白。

(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9.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2分)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

”(3)“,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天净沙秋思》这首曲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6)乡书何处达,。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0—14题。

(15分)
论语十则(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0.翻译下列加点字。

(4分)
⑴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
(3)吾日三省.吾身(4)士不可以不弘.毅
11.翻译句子(4分)
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
12.《论语》十则主要有三方面内容:论述学习态度、论述学习方法、论述品德修养,请分别举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各一例。

(2分)
论述学习态度:
论述学习方法:
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在你与人交往时是不是这样做的?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
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5.(一)、(二)段文字分别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6.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17.(二)段文字紧扣“___”字,按___________顺序,从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描绘了山上的矮松,黄草,薄雪等景物。

(4分)
18. (二)段中划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2分)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顶着白雪的矮松,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矮松,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19.赏析以下句子。

(6分)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0.济南的雪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是如此的秀美迷人,而我们山城重庆是很难看到雪的。

不过山城自有山城独有的美景,请你描绘你所喜爱的山城美景.(不超过100字)(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

(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

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

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

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

”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

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

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

“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

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

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

“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

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

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

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

这声音渐行渐近。

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
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

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

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

【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

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

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

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

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

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

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

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

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

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

”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

可我们放学很早的。

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

”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

孙老师才回来。

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

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

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

唉。

”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

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

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

”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吧。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

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

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

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

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

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

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

”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

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

都可以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
2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4分)
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2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女人。

(3分)
23.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分)
24.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

(4分)
25.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6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四、作文(55分)
26.请以“让在心底长驻”为题写作。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友情、幸福、感动、善良……),然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2015级2012年秋期中联合监测语文答卷
1.D
2.A
3.B.
4.C
5.(1)第①处词语重复,可将“高度”或“十分”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可在“四大”后加上“行动”或“工程”。

(3)第②处搭配不当,可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

(4)第④处语序不当,可将“逐步”调整到“问题”后面。

6.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4分)
7.清代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8.示例“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好读书,读好书,好书伴我同行
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调查报告主题班会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

读好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所以要读。

好读书:好好读书,才能成人。

读书好:书读的越多,人的思想就越成熟。

“知识就是力量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好书,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

相信同学们在假期里一定读了不少好书,一定愿意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下面请……
9.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4.断肠人在天涯 5.却话巴山夜雨时6、归雁洛阳边。

10.⑴通“悦”,愉快⑵迷茫而无所适从⑶反省⑷刚强,勇毅
11.⑴替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2)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13.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体谅他人。

换位思考。

举例1分
15.阳光朗照下的小山,雪后小山(2分,每空1分)
16.过渡,引起下文(2分)
17.妙空间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1,2空1分后面0.5分每空)
18.D (2分)
19.(1)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温存体贴的抚慰,从而给济南人们带来温暖.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3分)
(2)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小山像美人一样秀气可爱的情态.(3分) 20.略
21.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学生烤火取暖。

孙老师的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却不在意。

(4分,每处2分,概括合理均可)
22.对学生关怀备至勤劳顾家理解丈夫(或:支持丈夫)(答出两点即可)(3分,每空l分,言之有理均可)
23.突出山村冬天天气严寒,为下文写学生们雪中送炭作了铺垫,也衬托了学生这种行为的感人。

(3分,言之有理即可)
24.示例: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学生围在火堆边烤火时欢快的情景,侧面表现了孙老师对学生的爱。

(4分,言之有理即可)
25.学生们送的木炭能满足孙老师夫妇一个冬天取暖的需要。

爱心使孙老师夫妇和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温暖。

(或:孙老师用爱温暖着学生,而学生也用真挚的爱回报老师,使寒冷的冬日充满暖意。

)(6分,每点3分,言之有理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