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探究_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13T03:30:15.41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第1期1月作者:孙益[导读] 做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可以使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孙益
身份证号码:32120219890418****摘要:做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可以使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减少施工安全隐患,从而减少施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此外,具有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施工作业的规范化,逐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使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先进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机制1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1.1存在于建筑工程管理外部的影响因素
施工企业的环境、市场环境、地方政策等都会对工程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建设项目中,由于缺乏对市场和当地政策变化的把握,会造成建设项目的管理问题,从而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存在于建筑工程管理内部的影响因素
在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管理缺乏足够的关注,致使施工单位无法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很多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管理体系也很难落实。
领导和管理层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不强,施工项目管理机构管理松散,很多岗位职责不清晰。
1.3建筑工程管理中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制约施工管理工作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原因。
在施工企业中,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对相关技术知识的全面了解,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工作经验,缺乏责任意识,这些都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施工工人受教育水平不高,不能完全理解项目设计中所需的施工技术和技术,造成施工过程的规范性不能得到保障。
最后,由于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视和缺乏安全意识,使得施工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建筑施工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如果工人对施工安全的认识不足,对其进行安全监管,将很难保障工程的安全进行,不仅会威胁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会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2.1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的做好工程建设,提高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水平,必须在建设工程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然后由技术部门为建筑工程制定施工质量标准,配合规划部门制定相关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最后相关的管理制度要落实到各部门以及企业基层,保证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以及具体管理工作内容。
根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时,要将其与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结合,使其成为相应的法律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并将其纳入相应的法律制度。
要保证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加强施工管理的刚性,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制的高度进行质量安全管理,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时,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执法,从而增强施工项目的可信度。
通过建立惩罚体系,及时发现和阻止施工中的违法行为,并对违反规定的工人进行处罚,以此来警示和教育工人,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提高建筑工人的质量和安全意识。
2.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建设工程管理的首要目的是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和安全,所以要在企业内树立“精品”的理念,使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形成安全生产理念,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要把施工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权责与工程质量安全的负责人。
在制订施工计划时,要根据有关的施工安全规范,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在进入施工期后,施工单位要对重要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排除机械设备的运行故障,保证机械设备良好运行状态,这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关系着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对电缆、配电设施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各电气设备和电缆的使用符合《临时用电》的规定,电力设备和照明设备的供电线路要分开,并对临时供电系统进行接地保护。
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上,必须坚持“四检”制度,做好材料、设备、各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职检。
2.3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众多,而且需要多个工种的交叉作业,并且经常要进行高空作业,这就增加了施工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人本身的安全意识不强,没有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很难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为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专业化培训,开展三级安全质量教育活动,提高工程技术水平。
通过对建筑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其加强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的认识。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团队的精神文化建设,开展更多的教育、团建活动,促进建筑施工队伍的专业化。
最后,在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相应的评估,既可以了解施工人员在工地上的表现,又可以筛选出具有一定技术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通过优胜劣汰的办法,逐步优化施工队伍,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从业资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4对管理责任和施工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
在工程建设前,各部门要有明确的管理责任,要在各部门设置专人,要有专职的保安,要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财务要有专人负责。
在明确了各科室的领导之后,还要对各部门的管理责任进行分工。
能够组建起一支管理队伍和一支队伍的领导者。
同时,建立合理的施工进度和日常工作计划。
并对日常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明确管理职责。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以激励员工的责任心,以保证各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得以实施。
监理人也要按工作进度不定时地对工地进行检查。
在发现问题和负责的时候,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来处理。
2.5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相关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有些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已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企业的整体发展。
加强工程项目的计算机化,保证工程信息的正常、稳定的传递,从而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的整体发展。
结语
总之,要建设生态化、现代化的城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合理的物业服务,就必须不断提高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优化现有的管理体制,以确保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大伟.PPP项目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四川建材,2022,48(06):186+194.
[2]于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1):108-110.
[3]姚旭.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分析[J].大陆桥视野,2022(04):134-135.
[4]杨桐.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2(10):157-159.
[5]陶江.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2(0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