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
教学目标:
1. 能够简单朗读和理解故事《大树和男孩》。
2. 通过故事,学习关于友谊和付出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大树和男孩》的图画书。
2. 节点标识卡片。
3. 一些实物如水果、糖果、花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5分钟)
1. 教师拿着《大树和男孩》的图画书出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认识和回忆故事中的主角、场景和内容。
2. 要求一名学生将场景和故事内容用简短明了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
(等于预习)
整体呈现:(15分钟)
1. 教师逐段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分段讲解。
在每个节点标识卡片上写上关键词,展示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记忆。
2. 回顾故事:给学生讲解一遍整个故事内容,讲完后请学生简单复述。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组,发给每组一本图画书,对照书中内容,请学生自己使用角色卡片排练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拓展应用:(20分钟)
1. 材料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教师可以带一些水果、蛋糕、花等,并请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所喜欢的物品,并要求表达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件事物。
2. 阅读小片段:请学生小组内阅读《爱因斯坦小传》中的有关当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时妻子的鼓励支持,把小故事中的关键词拿出来整理。
3. 匹配动手活动:请学生自己从花、果、食品等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礼物,并说出这一物品与故事中男孩送给树的礼物的相似点,分几组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根据小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结束活动:(5分钟)
1. 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
2. 教师将本节课中的关键词归纳整理,显示在板子上。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设计了一套新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时,还加强了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拓展应用来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表达和丰富想象力。
在每个节点的标识卡片上写上关键词,展示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记忆,建立起来的连接和嵌套关系,也为接下来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