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理念下“亲自然”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理念下“亲自然”
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摘要:在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理念下建设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是新课程
改革要求下,幼儿园改善幼儿教育质量的大势所趋。

为此,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
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展将自然资源融合与日常教学活动的细化研究,基于园区周
边资源利用,带着幼儿畅游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自然而然的用好课程生
成资源,可以逐步建构“亲自然”课程,开启全面优化幼儿教育里程丰碑。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生活化;“亲自然”课程;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前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从启蒙教育阶段就开始基础教育铺垫。

即,十分关注幼儿教育问题,要求幼儿教师本着“以生为本”教育原则,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及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完善“亲自然”课程建设。

以期通过“亲自然”教育,让幼儿在回归自然过程中,综合发展个人技能,既享受游戏化身心放松,又学玩结合的灵活吸收通识知识,效率提升。

一、基于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理念建设“亲自然”课程的具体作用
要在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理念下,利用好幼儿园的周边自然资源。

首先,幼儿教师必须先明白通过自然资源利用,来实现“亲自然”课程建设的实际作用。

而后,再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将幼儿园周边自然资源,如:山水、田地、花草、
沙石等,有机筛选,有效利用。

循序渐进的带动幼儿参与其中,开阔幼儿学习视野。

基于此,在确定好大致的课程建设方向,以及课程建设计划后,笔者与园区
其他幼儿教师一起走进大自然,完成基本的资源踩点。

同时,从所带幼儿的身边
的真实案例以及现象、实物等出发,于生活化、自然化资源利用视野,开展一系
列“亲自然”课程建设前期活动,梳理、明确开展“亲自然”课程对于幼儿发展
的如下作用:
(一)利于幼儿思维认知与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在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教育理念下,由幼儿教师通过带动幼儿回
归自然,让幼儿在与自然生态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或游戏,或锻炼的形式,拉近
自身与自然的距离,可以让幼儿在无形之中,主动与自然产生交流。

将幼儿化视
角的具体心中所想,眼中所见,脑中所思,与真实、质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在对自然资源的好奇、探究中得出答案,享受喜悦。

而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说
教解答,打击幼儿灵光“好奇”,让幼儿在提出“十万个为什么”后,好奇一个
询问一个,却每一个好奇的事情都没有结果,直接影响幼儿发展[1]。

并且,在课
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带着幼儿科学捕捉自然资源,生成有效生态
课程,也是基于贴合幼儿实际年龄特点的必然需要。

唯有让幼儿在轻松、活泼、
真实自然活动中深入自然,与自然零距离,学生才不会丧失真实生活触感,有效
接触生态材料,通过:登山、赏湖、玩水、种田等,在学动结合的快乐亲身体验中,自然成长,健康发展。

(二)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
其次,在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加强幼儿“亲自然”课程建设,也可以帮助他幼儿教师掌握更多的细节自然知识、生活常识,让幼儿教师将适宜
的自然材料转变为幼儿教育材料,在区教教学活动中,自然转化,科学利用。


过将自然生态元素材料转化为幼儿易于接受的教材素材,让幼儿在接下来学习生
活过程中,更好锻炼生活观察能力,为自身提供反馈,便于教师观察、记录。

而提前踩点、问卷调查、资源挖掘、方案规划的一系列流程落实,也可以让
幼儿教师在“亲自然”课程尚未正式建设之时,就经由不断的挖掘、实践,而显
性丰富自然系统知识,科学积累实践经验,利于后续的“亲自然”课程组织,为
自身专业实践成长扎稳基础。

二、行走于自然环境,收获可用自然资源
在确定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亲自然”课程建设后,由x老师带动全体幼儿园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对幼儿园周边方圆两公里以内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了彻彻底底的走访观察,及拉网式调查[2]。

而后,基于基本周边环境资源调查,再向幼儿园全体幼儿家长发送一个有关幼儿园本土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问卷调查,在得到全体幼儿家长的配合反馈后,幼儿教师再次开展重点踩点,收集、整合可用的“亲课程”自然生态资源,在多次预设、模拟后,最终拍板定下“亲自然”课程适宜地点、适宜资源。

三、打造隐性“亲自然”课程,彰显特色化自然理念
环境本就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也是利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及开发的隐形教育资源。

只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幼儿园都易于忽视环境资源的结合应用,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够重视[3]。

为此,针对此问题,在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对幼儿园周边自然环境资源加以开发,挖掘环境资源的潜移默化教育价值,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润物无声”教育,彰显特色化的自然教育理念。

(一)户外环境
基于幼儿园原有环境建设,适度导入周边自然材料。

如,选择适合的园区外紧邻区角,将其改造成沟渠迷宫,再放上鹅卵石、树叶、树枝等,为幼儿打在出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合理游戏空间。

在幼儿园内则是专门选出一个区角作为“小小农场”,让幼儿在这里根据自己的喜好,种上菠菜、香菜、油麦菜、小树苗、苹果树等。

通过游戏与劳动相结合的趣味体验,让幼儿在自主参与、期待、实践、分享这一整个过程中,热爱自然,享受自然。

(二)班级环境
幼儿教师在使用互动问答,征求好幼儿的意见,并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后,使用树枝、树叶、干花、木条、种子、沙土等,与幼儿一起设计教室“亲自然”
环境,大中小幼儿都能在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合理融合自然元素,实现自身与
自然巧妙对话,体会成就感、满足感。

四、畅游自然间,构建生活化“亲自然”课程
(一)资源课程
幼儿教师依据幼儿园周边的山水、田地等可用资源,尝试将可用本土自然资
源与正式有游戏化、生活化教学活动完成结合,可以为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开
发提供保障,且为“亲自然”课程的不断深入实践夯实根基。

因此,幼儿教师必
须注重资源课程开展,主动邀请幼儿家长家校合作,在“亲自然”课程建设的自
然自然挖掘中,获得幼儿家长理解、支持、配合。

1.
远足课程
自然,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理念建设幼儿园“亲自然”课程,亦可以适度开展远足活动,在取得幼儿家长的理解、支持后,携手幼儿家长一起,带着幼儿远足实践,让幼儿在体验远足乐趣的过程中,通过好奇心引导,主动捕捉自然材料[4]。

如,每年春季开展一次的植树远足。

五、研于审议中,夯实“亲自然”课程建设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建设“亲自然”课程,无论是将自
然素材科学投放,保证“亲自然”课程的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针对性,还是让
幼儿在自主参与中,接触自然,热爱自然[5]。

幼儿教师要想最大化实现“亲自然”课程价值,就应将每周一的中午固定为“亲自然”课程审议时间,从关注所带幼
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依据“亲自然”课程的活动内容对: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评价、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进行落点有效的科学审议,以此让幼儿真正
习得活动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形式,生活是幼儿“亲自然”课程教育
的灵魂。

在幼儿教育阶段,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及生活化理念,科学开发“亲自然”课程,就是要求幼儿教师通过“亲自然”课程实践,引导幼儿主动接近自然,热爱自然,在对自然资源的感知中理解自然。

为此,幼儿园发挥自身的组织作用,将可用自然资源使用到园区环境建设,可以从基础做起的为幼儿提供安全自然环境,让幼儿在“亲自然”课程建设中,愉悦成长,健康放飞。

参考文献:
[1]申永凤. “邂逅节气·乐享自然”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以大班
“惊蛰”项目课程开展为例[J]. 教育观察,2021,10(28):68-71.
[2]邢容,孙瑞莉. 基于亲自然教育的幼儿感觉统合课程研究[J]. 林区教
学,2021,(07):80-82.
[3]顾旭.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开发与构建[J]. 新智慧,2021,(03):91-92.
[4]闫丽馨. 亲近自然释放天性[J]. 儿童与健康,2020,(08):70-71.
[5]杨荔珊.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开发与构建[J]. 教育观
察,2019,8(34):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