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届高三1月月考 化学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厦门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厦门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厦门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高中化学化学试卷〔总分值:150分时刻:120分钟〕讲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K 39 Na 23 N 14 Cl 35.5 Br 80第一卷〔选择题共66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6分〕1、化学反应前后确信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A.①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用以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X Y Z例氧化物化合物纯洁物A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B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化合物D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3、假设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B. 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C. 14 g氮气中含有7N A个电子D. N 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4、以下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作为还原剂的是( )A. CO+H2O高温CO2+H2B. 3NO2+H2O = 2HNO3+NOC. 2Na2O2+2H2O = 4NaOH+O2↑D. 2F2+2H2O = 4HF+O25、n mol14N2和n mol14C16O相比较,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中子数相等6、在周期表中,以下递变规律正确的选项是( )A. 随着碱金属原子半径的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碱性逐步减弱B.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其氢化物稳固性逐步减弱C. 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步增加D.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其酸性逐步增强7、KOCN中碳为+4价,在反应KOCN+KOH+Cl2→CO2+N2+KCl+H2O〔未配平〕中,假如有6mol Cl2完全反应,那么被氧化的KOCN的物质的量是〔〕A.2mol B.3mol C.4mol D.6mol8、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1-、SCN-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Ca2+、Mg2+、I-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SO49、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 == CaCO3↓+2HClOB.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 == Fe3++4H2OC. 用氨水吸取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 == NH4++HSO3-D. 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 == Fe(OH)3↓+3NH4+10、以下图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B .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NH 3C .用过氧化钠跟水反应制取O 2D .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取NO 211、表中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讲明,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高温会导致碘的缺失B. 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C. 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 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 mg/kg ~50 mg/kg12、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

20XX年中学测试中学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XX 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3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3×3=39分)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顺序正确的是()①道尔顿原子模型②汤姆生原子模型③卢瑟福原子模型④电子云模型A .①③②④B .④①②③C .④②③①D .①②③④2.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A.晶体熔点的高低:>B .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3.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之间可能含有离子键B .构成原子晶体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D .碘晶体升华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4.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乙炔的最简式C 2H 2B .乙醛的结构简式 CH 3COHC .水的电子式+-⋅⋅⋅⋅+H :]O [:H 2D .硝酸钾的化学式 KNO 3 5.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

N 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IN-N 吸收167kJ 热量,生成1molN≡N 放出942kJ 。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N 4与N 2互为同素异形体C 、N 4沸点比P 4(白磷)高D 、1mo1N 4气体转变为N 2将吸收882kJ 热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C.金属离子一定满足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7.下表中列出了有关晶体的说明,有错误的是()选项 A B C D 晶体名称碘化钾氩白磷冰醋酸组成晶体微粒名称阴、阳离子原子分子分子分子间晶体内存在的结合力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作用力8.下列表达方式或说法正确的是()A.B.氯化铵的电子式: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D.NH3、H2O、CO2、HCl四分子中孤电子对最多的是CO29. 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像B.原子的吸收光谱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像D.原子的发射光谱10. 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3p亚层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A.RO-5B.RO-3C.RO-24D.RO-411. 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12.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 .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 3为sp 2型杂化,而CH 4是sp 3型杂化。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

秘密★启用前厦门外国语学校2024级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2024.10.1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使用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前5题每小题2分,后15题每小题3分,共5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l.生活因化学更美好。

下列对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的知识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生活中的用途知识解读A自来水厂用氯气消毒氯气有毒,能杀死病毒和细菌B用石灰石处理酸性废水石灰石属于强碱,具有碱性C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小苏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D碳酸氢钠加入的量过多会使蒸出的馒头发黄碳酸氢钠是淡黄色固体A.A B.B C.C D.D2.哈工大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使用磁性材料Fe3O4纳米粒子的微型纳米生物机器人,下列关于研究Fe3O4性质的基本程序中排列正确的是( )a.观察Fe3O4的颜色、状态b.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c.解释现象、得出结论d.预测Fe3O4的性质A.abcd B.adbc D.dbac D.dacb3.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lmol青蒿素中含有42N A个原子B.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0.lmol青蒿素的泰尔质量为28.2g/mol4.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装置用Na2O2固体粉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氧气B.图乙装置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l(g)C.图丙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D.图丁装置用于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5.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34g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He ③4℃9mL水④0.2molH3PO4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6.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化学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化学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最新】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淀粉溶液、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分子式为C9H10O2的芳香族化合物并且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6种B.8种C.12种D.14种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①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 N A②17.6 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4N A个③1 mol Cu和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O 气体,转移电子数是3×6.02×1023④2g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 A⑤常温下,1.0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 A⑥FeCl3溶液中,若Fe3+数目为N A,则Cl-数目等于3N AA.①②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4.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A、B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5.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其中X 与W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

Z与W、W与Q的原子序数之差均为3,五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的常见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B.白然界中的W的储量丰富,高纯度的W的氧化物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C.一定条件下,Q单质可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Q>Y>W>X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可观察到红色喷泉B.实验②可收集到少量氨气C.实验③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D.实验④中酸性KMnO4溶液中有大量气泡出现,但溶液颜色不变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2H++CO32-=H2O + CO2↑B.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4OH-=AlO2- + H2OC.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2HCO3- + Ba2+ + 2OH-==BaCO3↓+CO32-+2H2OD.FeS溶于稀硝酸:FeS +2H+=H2S↑+Fe3+8.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示意图如下,其中“o”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分别由和,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参考答案:D略2.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HCO3-(aq)+H+(aq)=CO2(g)+H2O(l) 为放热反应B.CO32-(aq)+2H+(aq)=CO2(g)+H2O(l) ?H=(?H1+?H2+?H3)C.?H1>?H2?H2<?H3D.H2CO3(aq)=CO2(g)+H2O(l),若使用催化剂,则?H3变小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根据图示,反应HCO3-(aq)和H+(aq)的总能量小于CO2(g)和H2O(l) 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根据图示,结合盖斯定律,CO32-(aq)+2H+(aq)=CO2(g)+H2O(l) ?H=(?H1+?H2+?H3) ,故B正确;C.?H1<0,?H2<0,根据图像,?H1<?H2,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反应热不变,故D错误;故选B。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H、D+、T2互为同位素B. H2O、,CH3COOH、NH4HCO3都是电解质C.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都属于胶体D.水晶、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参考答案:B略4. 在已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参考答案:B5. 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参考答案:C解:A.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可生成乙醇,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故A正确;B.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乙醇,方程式为C2H4+H2O C2H5OH,故B正确;C.乙醇和乙醛的分子式不同,分别为C2H6O、C2H4O,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生成乙酸乙酯,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C.6. (2000·上海卷)20.下列变化规律中正确的是()A.H2S、HCl、PH3的热稳定性由弱到强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C.等质量的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由多到少D.CH3CH2OH、、CH3COOH的酸性由弱到强参考答案:CD略7. 、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X溶于水能电离出K+、Cr3+、SO42-,若将2.83 g X中的Cr3+全部氧化为Cr2O72-后,溶液中的Cr2O72-可和过量KI溶液反应,得到3.81g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I-+14H+=2 Cr3++3I2+7H2O 。

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可能需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H 1 Na 23 Cu 64 S 32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失电子越多,还原能力越强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粗铜精炼时,把粗铜接在电源的负极B .充电时,把铅蓄电池的负极接在外电源的正极C .镀锡铁破损后铁更易被腐蚀D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22O 2H O 4e -++4OH -3.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 3液化分离,可提高N 2、H 2的转化率B .硫酸工业中,为了提高SO 2的转化率,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D .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和阴极析出铜的质量相同 4.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四个平衡体系,增大容器的体积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 .2SO 2 + O 22SO 3 B .CO +H 2O (g )CO 2 + H 2 C .CO 2(g )+H 2OH 2CO 3 D .Fe 3++SCN -(SCN )3 5.镁——H 2O 2酸性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总反应为Mg+H 2O 2+2H +=Mg 2++ 2H 2OB .负极反应为H 2O 2+2e -+ 2H += 2H 2OC .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 减小D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 +向负极移动6.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 (s ) + O 2(g ) = CO 2(g ) △H 1=–393.5 kJ/mol(2)H 2(g ) + 21O 2(g ) =H 2O (l ) △H 2=–285.8 kJ/mol(3)CH 3COOH (l ) +2O 2(g )=2CO 2 (g ) + 2H 2O (l ) △H 3=–870.3kJ/mol可以计算出2C (s ) + 2H 2(g )+ O 2(g )=CH 3COOH (l )的反应热为( )A .△H =+244.1kJ/molB .△H =-488.3kJ/molC .△H =-996.6kJ/molD .△H =+996.6kJ/mol kJ/mol7.反应2H 2CrO 4+3H 2O 2=2Cr (OH )3+3O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CrO 4是氧化剂,H 2O 是氧化产物B .若3mol H 2O 2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6N A 个电子C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1:2[M (H 2CrO 4)=118,M (H 2O 2)=34]D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8. 不久前,美国一个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台250kW 的MCFC 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蒸汽,其燃料为H 2,电解质为熔融的K C O 23,工作温度为600℃~700℃。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1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1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n-55第Ⅰ卷(本卷合计45 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 3 分,合计45 分)1.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亲密有关,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商朝后期锻造出工艺精深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类淘米水拥有胶体的性质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限邻近可找寻锗、硅、硒等半导体资料2.由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 Copem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 Cn”,该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得名。

该中心人工合成Cn 的过程可表示为:70 Zn+208Pb===277Cn+1n。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上述合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获取 Cn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C. C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是副族元素277D.112Cn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65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以下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H2S 的电离方程式:H2S=2H++ S2-B.氯化铵的电子式:C. HClO的构造式为: H-O-ClD.反响的电子转移状况:4.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苯分子中全部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反响①②③的反响种类同样C.一氯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D.苯甲醇可与金属钠反响5.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从海水中获取粗盐主假如经过蒸发操作实现的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识NaHCO3和 Na2 CO3C.在步骤②中可经过直接加热的方法实现D.在步骤④中,SO2水溶液汲取Br 2后,溶液的pH增大6.为了研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注意:试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刻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Mn55 Cl-35.5 Na-23 Al-27 Ca-40 S-32 N-14 一.选择题(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关于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D.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2.不能用来鉴不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不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分不加热这两种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分不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D.分不在这两种物质的等浓度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稀盐酸3.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

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D.第①到第④步的反应中,分解反应差不多上氧化还原反应4.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和Fe2+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

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汽加热到80℃左右。

在漫漫加入粗氧化铜〔含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

欲除去所得CuCl2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加入HNO3将Fe2+氧化成Fe3+,再加水稀释至pH4-5B.向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uO粉末调剂至pH4-5C.向溶液中通入Cl2,在通入NH3调剂至pH4-5D.向溶液中加入HNO3,再加入CuO粉末调剂至pH4-55.0.2molCu2S与200mL 6.5mol/L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水和一种含氮物质,那么该含氮物质的化学式为A.N2O B.NO C.NH4NO3 D.NO26.(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 ==== 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的沉淀为A.BaSO4B.BaSO3C.BaS D.BaSO4和BaSO37.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以下有关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显现D.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8.在某些高档点心的包装盒内有个小纸袋,将小低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示,其中X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 C.原子半径:Y>ZD.含X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参考答案:D略2. R元素的四个角码可表示为b aR c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R n-时,那么一个R n-中含有微粒(质子、中子、电子)的总数为a+b+n B.当R n-时,那么一个HnR中的电子总数为a+nC.当R和R’的a 相同、b不同,则R和R’互为同位素D.当R和R’的a 相同、b相同,c不同。

D相同,则互为同素异形体参考答案:答案:D3. (2004·北京卷)9.在下图所表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参考答案:B略4.2019年北京园艺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有关园艺会说法正确的是( )A. 大会交通推广使用的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制成太阳能电池汽车,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B. 妫汭剧场里使用的建筑材料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C. 传统烟花的制作常加入含有铂、铁、钾、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发光剂,燃放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大会庆典禁止使用D. 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参考答案:D【详解】A.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是原电池原理,故A错误;B. 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是同素异形体,而非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 烟花的使用需要从环保、安全等多方面考虑,但禁止使用是错误的,故C错误;D. 植物纤维的成分为糖类,无污染,可再生,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故D正确,故选D。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例实验要求的是A.量取15.00 mL B.定容 C.电解制Cl2、H2D.高温煅烧石灰石.2.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其中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试液pHB.将称量好的固体直接加入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欲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将适量的CCl4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4.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ρ = (17V + 22400) / (22.4 + 22.4V)B. ω = 17c / (1000ρ)C. ω = 17V / (17V + 22400)D. c = 1000Vρ /(17V + 22400)5.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6.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7.下列实验中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都要用到的仪器是A.玻璃棒B.烧杯C.蒸发皿D.酒精灯8.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1:1: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1:1:1 B.3:2:1 C.6:3:2 D.9:3:19.华裔科学家高琨因“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的突破性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B.刚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28g硅含有6.02×1023个电子D.28Si、29Si、30Si是不同的核素10.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B.二氧化硅能与石灰石反应:SiO2+CaCO3 CaSiO3+CO2↑C.可以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2+2C Si + 2CO↑D.水泥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SiO211.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2.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A.在pH = 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常量共存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常量共存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D.由0.1 mol·L-1一元碱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 HA+OH-13. 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A、1.7B、2.0C、12.0D、12.414.. 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 ,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gCl>AgI> Ag2CrO4B、AgCl> Ag2CrO4>AgIC、Ag2CrO4>AgCl>AgID、Ag2CrO4>AgI>AgCl15. 有关①100mL0.1mol/LNaHCO3、②100mL0.1mol/L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B. 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C. ①溶液中:c(CO32-)>c(H2CO3)D. ②溶液中:c(HCO3-)>c(H2CO3)二.填空16.焊接钢铁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0秋•抚州期末)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硫酸铁2.(3分)(2007•宿迁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①B.①和②C.①和④D.①②③④3.(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做喷泉实验来验证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B.金属钠着火时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可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用NaOH溶液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HClD.实验室中保存FeSO4溶液,应向其中加入铁粉4.(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银、干冰、硫酸、烧碱、食盐B.碘酒、冰、盐酸、烧碱、食盐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烧碱、硝酸钾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5.(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被氧化的是()A.C aO→Ca(OH)2B.C u2+→Cu C.F e2+→Fe3+D.C O2→CO6.(3分)(2013•天津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S O2通入品红溶液B.碘酒滴定淀粉溶液C.S O2通入KMnO4/H+溶液中D.C l2通入NaOH溶液中7.(3分)(2013秋•怀柔区期末)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 AC.1mol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 A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 8.(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不是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是()A B C D强电解质Fe NaCl CaCO3HNO3弱电解质CH3COOH NH3H2CO3Fe(OH)3不是电解质蔗糖BaSO4C2H5OH Na2OA.A B.B C.C D.D9.(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各溶液中氯离子(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200 mL,0.5mol•L﹣1的NaCl溶液B.100 mL,0.5mol•L﹣1的MgCl2溶液C.150 mL,1mo l•L﹣1的NaCl溶液D.50 mL,0.5mol•L﹣1的AlCl3溶液10.(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H4+、Cl﹣、SO42﹣B.Cu2+、Fe2+、NO3﹣、SO42﹣C.N a+、Ca2+、Cl﹣、ClO﹣D.N a+、K+、Cl﹣、SO42﹣11.(3分)(2014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反应3Cl2+6KOH(浓)═KClO3+5KCl+3H2O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A.5:1B.4:1C.1:5D.1:412.(3分)(2009•湖南模拟)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 NaOH(Na2CO3)盐酸﹣B CO2(CO)CuO加热C Fe (Al)稀硫酸过滤D CO2(HCl)Na2CO3溶液洗气A.A B.B C.C D.D13.(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C.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14.(3分)(2014春•福建校级期末)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A.C O2B.C l2C.N H3D.N O215.(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工业上用制盐剩下的苦卤(主要成分是MgCl2)来制取硝酸镁,下列方案中合理可行的是()A.向苦卤中加入AgNO3,滤出沉淀,将溶液蒸干B.将苦卤蒸发浓缩,再加入AgNO3,把得到的溶液蒸发结晶C.给苦卤中加入熟石灰,分离出沉淀,用稀硝酸将沉淀溶解,再将溶液浓缩结晶D.将苦卤浓缩结晶,再进行电解,得到金属镁,用镁和HNO3反应16.(3分)(2011•信阳一模)把7.4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A.3.18g B.2.12g C.4.22g D.5.28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6分)17.(14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1)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H++OH﹣═H2O所对应的两个不同类型化学方程式.①;②.(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氢氧化钠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②铜与稀硝酸反应(3)在下列反应中:A.2F2+2H2O═4HF+O2B.2Na+2H2O═2NaOH+H2↑C.CaO+H2O═Ca(OH)2D.2H2O2H2↑+O2↑水只做氧化剂的是,水只做还原剂的是,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请用单线桥法表示B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18.(8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在标准状况下,35.5g氯气的体积是L,将其与氢气完全化合,需氢气的物质的量是mol,将生成的气体制成1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将此溶液取出20mL加蒸馏水稀释成200mL溶液,此稀稀后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19.(7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按下面的实验过程填空:浅绿色FeBr2溶液黄色液体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7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有关报道,目前已能冶炼纯度高达99.9999%的铁,关于纯铁的如下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硬度比生铁高B.耐腐蚀性强,不易生锈C.不能与盐酸反应D.与不锈钢成分相同E.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1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形成该分散系的微粒直径范围是nm.(3)电子工业需用30%的FeC1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存在Fe3+的试剂是.(4)欲从腐蚀后的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13溶液,现有下列试剂:①蒸馏水②铁粉③浓硝酸④浓盐酸⑤烧碱⑥浓氨水⑦氯气,需要用到的一组试剂是(填序号)A.①②④⑦B.①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④⑥⑦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10分)(2008秋•漳州期末)现用18.4mol•L﹣1的浓硫酸来配制500mL 0.2mol•L ﹣1的稀硫酸,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杯③胶头滴管④量筒⑤容量瓶⑥托盘天平⑦药匙(1)上述仪器在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序号)(2)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现有①10mL ②50mL ③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当选用.(填序号)(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量取②计算③稀释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填序号)①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②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④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2.(6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实验室里常利用反应:3Cu+8HNO3Cu (NO3)2+2NO↑+4H2O来制取NO,当有19.2gCu参加反应时,计算:(1)能生成多少升NO(标准状况下)?(2)消耗多少摩尔HNO3?(3)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3.(4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CO2↑+H2OB.铁和稀硫酸反应:Fe+2H+═H2↑+Fe3+C.N 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NH4++OH﹣═NH3+H2OD.N 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HCO3﹣═CO32﹣+H2O24.(4分)(2011秋•长春期末)已知 2Fe3++2I﹣=2Fe2++I2,2Fe2++Cl2=2Fe3++2Cl ﹣,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 l﹣>Fe2+>I﹣B.F e2+>I﹣>Cl﹣C.I﹣>Fe2+>Cl﹣D.F e2+>Cl﹣>I﹣25.(4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将含有等体积NH3、CO2、N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Na2O2和Na2CO3溶液的装置,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C O2和NO B.C O2C.N O D.N O226.(4分)(2014秋•平阳县校级期末)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A.B r﹣B.S O42﹣C.H2SO3D.N H4+27.(4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0.03mol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HNO3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O2的体积为()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六、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28.(14分)(2011•北京)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中白色沉淀是,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性.(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七、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9.(10分)(2012秋•忻州期末)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①D的化学式是;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B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而污染环境.(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C.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八、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30.(6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有一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10mL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9.32g的沉淀;滤液与4.0mol•L﹣1NaOH溶液反应,用去35mL碱液时恰好完全中和.试求:(1)混合液中H2SO4、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2)另取10mL原混合液,加入3.2g铜粉共热时,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0秋•抚州期末)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硫酸铁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判断,铁在人体中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解答:解: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是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不是铁原子和铁单质,更没有铁分子.故选B.点评:食品、药品、饮料中的某些成分大都是指的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用其质量分数表示含量2.(3分)(2007•宿迁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①B.①和②C.①和④D.①②③④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卤族元素.题:分析:通过实验现象辨别①②,根据液氯的成分及性质判断③,根据方程式判断④.解答:解:①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小颗粒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雾,故①错;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大量棕黄色的烟,产物是氯化铜,故②错;③液氯是液态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水不是液氯,故③错;④Cl2+H2O=HCl+HClO、2HClO2HCl+O2↑,所以久置的氯水,剩下的是盐酸,故④错;故选D.点评:通过本题要求学生做到:做实验时注意观察现象、正确使用化学用语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3.(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做喷泉实验来验证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B.金属钠着火时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可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用NaOH溶液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HClD.实验室中保存FeSO4溶液,应向其中加入铁粉考点:氨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化学试剂的存放;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1体积水中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形成压力差,而产生喷泉现象;B、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钠失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用NaOH与CO2和HCl都反应;D、加入铁粉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解答:解:A、1体积水中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形成压力差,而产生喷泉现象,故A正确;B、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钠失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以用干燥的沙土灭火,故B正确;C、用NaOH、CO2和HCl都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HCl,而饱和的碳酸氢钠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故C错误;D、加入铁粉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所以保存FeSO4溶液,应向其中加入铁粉,故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钠的性质、喷泉实验、除杂和溶液的保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4.(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银、干冰、硫酸、烧碱、食盐B.碘酒、冰、盐酸、烧碱、食盐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烧碱、硝酸钾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食盐是NaCl和KIO3的混合物;碘酒是I2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盐酸是HCl的水溶液,也是混合物;纯碱是盐不是碱.解答:解: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但含KIO3,是NaCl和KIO3的混合物,不属于盐,故A错误;B、碘酒是I2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单质.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酸,故B错误;C、氢气是单质;二氧化硫是氧化物;硝酸是酸;烧碱是NaOH,是碱;硝酸钾是盐,故C正确;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在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注意物质的俗称、物质的组成等,比如:盐酸不是酸,因为它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5.(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被氧化的是()A.C aO→Ca(OH)2B.C u2+→Cu C.F e2+→Fe3+D.C O2→CO考氧化还原反应.点: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不选;C.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C选;D.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及还原剂被氧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3分)(2013•天津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S O2通入品红溶液B.碘酒滴定淀粉溶液C.S O2通入KMnO4/H+溶液中D.C l2通入NaOH溶液中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碘与淀粉试液变蓝色;C.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D.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溶液颜色有变化,故A不选;B.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溶液由颜色变化,故B不选;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溶液有颜色变化,故C不选;D.氯气和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所以溶液没有颜色变化,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物质间的反应现象来分析解答,注意二氧化硫、亚铁离子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7.(3分)(2013秋•怀柔区期末)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 AC.1mol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 A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分析;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铁氧化成三价铁,据此分析;C、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合价分析;D、先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每个分子中含有的N原子数计算氮原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为气体,标况下水是液体,所以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不是22.4L,故A错误.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铁氧化成三价铁,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3N A,故B错误.C、生成物的化合价未知,所以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C错误.D、标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所以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强氧化性的物质能把铁氧化成三价铁,如氯气等,弱氧化性的物质能把铁氧化成二价铁,如稀硫酸等.8.(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不是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是()A B C D强电解质Fe NaCl CaCO3HNO3弱电解质CH3COOH NH3H2CO3Fe(OH)3不是电解质蔗糖BaSO4C2H5OH Na2OA.A B.B C.C D.D考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点: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电离程度划分的,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是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是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A.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蔗糖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B.氯化钠为强电解质,氨气为非电解质,硫酸钡为强电解质,故B错误;C.碳酸钙为强电解质,碳酸为弱电解质,乙醇为非电解质,故C正确;D.硝酸为强电解质,氢氧化铁为弱电解质,氧化钠为强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明确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电离程度划分的,注意不能根据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划分强弱电解质,为易错点.9.(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各溶液中氯离子(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200 mL,0.5mol•L﹣1的NaCl溶液B.100 mL,0.5mol•L﹣1的MgCl2溶液C.150 mL,1mol•L﹣1的NaCl溶液D.50 mL,0.5mol•L﹣1的AlCl3溶液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利用物质的构成及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来计算氯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溶液中C(C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200ml 0.5mol/L的NaCl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0.5mol/L;B、100mL 0.5mol/L的MgCl2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2=1mol/L;C、150mL 1mol/L的NaCl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1mol/L;D、50m L0.5mol/LAlCl3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3=1.5mol/L,显然D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明确离子浓度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即可解答,较简单.10.(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H4+、Cl﹣、SO42﹣B.Cu2+、Fe2+、NO3﹣、SO42﹣C.N a+、Ca2+、Cl﹣、ClO﹣D.N a+、K+、Cl﹣、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为强碱或非氧化性酸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u2+、Fe2+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C.酸性条件下ClO﹣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无论酸或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1.(3分)(2014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反应3Cl2+6KOH(浓)═KClO3+5KCl+3H2O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A.5:1B.4:1C.1:5D.1:4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3Cl2+6KOH(浓)═KClO3+5KCl+3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由0降低为﹣1价,以此来解答.解答:解:3Cl2+6KOH(浓)═KClO3+5KCl+3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由0降低为﹣1价,则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由电子守恒可知,5个Cl得到电子与1个Cl失去电子转移电子守恒,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5: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剂、还原剂判断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电子守恒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2.(3分)(2009•湖南模拟)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 NaOH(Na2CO3)盐酸﹣B CO2(CO)CuO加热C Fe (Al)稀硫酸过滤D CO2(HCl)Na2CO3溶液洗气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B.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铁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可与碳酸钠反应.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A错误;B.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铁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C错误;D.二氧化碳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将原物质除掉,故D错误.故选B.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评: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3分)(2014秋•思明区校级期末)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C.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X若为四氯化碳,使水和气体不能直接接触;B.装置②中a进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b进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且不能与氧气反应;C.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不分层;D.氨气可利用碱石灰干燥,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最后尾气处理要防止倒吸.解答:解:A.X若为四氯化碳,使水和气体不能直接接触,则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故A正确;B.装置②中a进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b进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且不能与氧气反应,则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故B正确;C.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不分层,则不能利用装置①中分液装置分离,故C错误;D.氨气可利用碱石灰干燥,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最后尾气处理要防止倒吸,则图中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气体的制备及收集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性质与实验的考查,注意实验的可行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4.(3分)(2014春•福建校级期末)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厦门外国语学校 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 学 试 题时刻:90分钟 总分:100分可能需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H 1 Na 23 Cu 64 S 3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失电子越多,还原能力越强D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粗铜精炼时,把粗铜接在电源的负极B .充电时,把铅蓄电池的负极接在外电源的正极C .镀锡铁破旧后铁更易被腐蚀D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22O 2H O 4e -++4OH -3.以下有关工业生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 3液化分离,可提高N 2、H 2的转化率 B .硫酸工业中,为了提高SO 2的转化率,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 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纳离子交换膜法,可防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 .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刻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和阴极析出铜的质量相同4.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以下四个平稳体系,增大容器的体积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阻碍....的是 〔 〕A .2SO 2 + O 22SO 3 B .CO +H 2O 〔g 〕CO 2 + H 2C .CO 2〔g 〕+H 2OH 2CO 3 D .Fe 3++SCN -Fe 〔SCN 〕35.镁——H 2O 2酸性电池采纳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酸〕,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电池总反应为Mg+H 2O 2+2H +=Mg 2++ 2H 2O B .负极反应为H 2O 2+2e -+ 2H += 2H 2O C .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 减小 D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 +向负极移动 6.依照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1〕C 〔s 〕 + O 2〔g 〕 = CO 2〔g 〕 △H 1=–393.5 kJ/mol 〔2〕H 2〔g 〕 +21O 2〔g 〕 =H 2O 〔l 〕 △H 2=–285.8 kJ/mol〔3〕CH 3COOH 〔l 〕 +2O 2〔g 〕=2CO 2 〔g 〕 + 2H 2O 〔l 〕 △H 3=–870.3kJ/mol能够运算出2C〔s〕+ 2H2〔g〕+ 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A.△H=+244.1kJ/mol B.△H =-488.3kJ/molC.△H=-996.6kJ/mol D.△H =+996.6kJ/mol kJ/mol7.反应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H2CrO4是氧化剂,H2O是氧化产物B.假设3mol H2O2完全反应,那么反应中共转移了6N A个电子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1:2[M〔H2CrO4〕=118,M〔H2O2〕=34]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8.不久前,美国一个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台250kW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蒸汽,其燃料为,电解质为熔融的,工作温度为600℃~7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n-55第Ⅰ卷(本卷共计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硅、硒等半导体材料2.由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 112 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m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该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得名。

该中心人工合成 Cn 的过程可表示为:70Zn+208Pb===277Cn+1n。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上述合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得到C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C.C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是副族元素D.277112Cn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65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H2S 的电离方程式:H2S=2H++S2—B.氯化铵的电子式:C.HClO的结构式为:H-O-ClD.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4.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C.一氯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苯甲醇可与金属钠反应5.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得到粗盐主要是通过蒸发操作实现的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C.在步骤②中可通过直接加热的方法实现D.在步骤④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后,溶液的pH增大6.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3Fe(s)+4H2O(g)Fe3O4(s)+4H2(g)B.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甲C.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D.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获得铁单质7.2021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CGPM)第26次会议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修改为“1摩尔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这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mol-1”。

基于这一新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了。

新定义将于2021年5月20日正式生效。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2.4L(标准状况)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B.0.4 moI NH3与0.6mo1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的分子数为0.4N AC.27g铝中加入足量1mol·L-1的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D.常温常压下,水蒸气通过Na2O2使其增重2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 A8.已知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有如图反应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污染。

则D转化成C的反应化学方程为3NO2+H2O=2HNO3+NOB.若A、B、C分别为C(s)、CO(g)和CO2(g),且通过与O2(g)反应实现图示的转化。

在同温同压且消耗含碳物质均为1mol时,反应①、②、③的焓变依次为△H1、△H 2、△H 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H 2=△H 1+△H 3C.若C为一元强碱且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相同,D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工业上用D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2Na2O(熔融)4Na+O2↑D.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实验室保存D溶液的方法是加入适量铁粉与适量盐酸9.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的能量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10.R、X、Y、Z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R是自然界中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倍。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M)是强电解质,向含Y元素的钠盐溶液中滴加M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R的氢化物可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Y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比R的强C.常温常压下,Z的单质一定呈黄绿色D.X和Z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11.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12.向0.1mol/I.的NH4HC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LNaOH溶液时,含氮、含碳粒子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纵坐标是各粒子的分布系数,即物质的量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HCO3-反而略有增加,可能是因为NH4HCO3溶液中存在H2CO3发生的主要反应是H2CO3+OH-═HCO3-+H2OB.当pH大于8.7以后,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同时与氢氧根离子反应C.pH=9.5时,溶液中c(HCO3-)>c(NH3•H2O)>c(NH4+)>c(CO32-)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首先发生的反应为2NH4HCO3+2NaOH═(NH4)2CO3+Na2CO3 13.常温下,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Na2S>Na2CO3>NaHS>NaCl>NaHSO4B.在NaHS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黑色沉淀:HS﹣+Cu2+=CuS↓+H+C.除去锅炉中水垢时,通常先加入足量硫酸钠溶液,将碳酸钙转化成硫酸钙,然后再用酸液处理D.在Mg(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14.燃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间接电处理法除去其中NO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它可以将NO转化为N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连接电源的正极B.Pt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ˉ=O2↑+4H+C.当NO吸收柱中产生1mol SO32ˉ时,理论上处理的NO气体的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D.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15.某化学反应2A(g) B(g) + D(g)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1)中,反应在10~20 min内A的平均速率为0.013 mol/(L·min)B.在(2)中,A的初始浓度c2<1.0 mol/LC.设(3)的反应速率为υ3,(1)的反应速率为υ1,则υ3 > υ1D.比较(1)和(4),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第Ⅱ卷(本卷共计55分)二.填空题:(本题有5个小题,共计55分)16.(9分)化合物A、B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阴、阳离子只能从下表中选择。

(1)若A、B的水溶液均为无色,且A的水溶液呈强酸性,B的水溶液呈强碱性。

混合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及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气体电子式为②A、B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的水溶液无色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

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但A、B的水溶液混合亦无明显变化。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有两种: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③请用一简易方法证明上述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9分)Ⅰ.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古代化学的研究成果。

回答下面问题:(1)我国最原始的陶瓷约出现在距今12000年前,制作瓷器所用的原料是高岭士,其晶体化学式是Al4[S i4O10](OH)8,用氧化物表示其组成为。

(2)《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反应原理为:S+2KNO3+3C K2S+N2↑+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 ,反应转移4mol电子时,被S氧化的C有____mol。

(3)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新修本草》记载的药物有844种,其中有关“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瑁璃…烧之赤色…。

”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适-金石类》记载有加热青矾时的景象:“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青矾就是绿矾(FeSO4·7H2O)。

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青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

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VO2+。

(4)请写出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

请写出V2O5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

18.(11分)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中AgNO3和Na2S的反应。

实验试剂现象试管滴管0.1mol•L-1AgNO3溶液(pH=4)0.1mol•L-1Na2S溶液(pH=9)出现黑色沉淀(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2S溶液pH>7的原因:。

(2)实验小组同学认为黑色沉淀中可能含有Ag2O、Ag2S或Ag,设计实验验证。

已知:i.浓硝酸能将Ag2S转化为Ag+和SO42-;ii.Ag2O能溶解在浓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而Ag2S和Ag均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