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题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模拟题试卷及答案(一)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分)
P iānpìbiāozhìshēnqǐng dǐyùpáihuái miǎoshì
() ( )( )() ()()
Jīngzhàn liáoliàng chúchuāng línglìshǎnshuòchèdǐ
( )() ()( )() ()
2.选字组词。
(3分)
(呐纳)____喊火柴____(梗便) 气____(魂魄)
(魅魁)____力(嘹缭)____亮(溶熔)____炼
3。
选词填空.(4分)
描写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体味
(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意;“任凭自己"叫意;“沾沾自喜”叫意;
“任意妄为"叫意; “心情爽快”叫意;“心术不正”叫意.
5.修改病句。
(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言警句)(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
(4分)
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扬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
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
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
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
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
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
”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
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
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
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
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
熟悉—()喜欢—()坚强—()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3分)
例:(壮实的)身体
()小铜牛()身骨()腿脚
()犄角()尾巴()田野
3。
用“鞭策”写一句话。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
(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的想象、细致的描写。
(5分)
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
(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
”有人说。
“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
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
锄落之处,铮铮有声。
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
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
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
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2分)
________一息风姿飘_____有声丰_____秀美
2。
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
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分) 4。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
(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
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按要求概括。
(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偏僻标志申请抵御徘徊藐视精湛嘹亮橱窗伶俐闪烁彻底
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要注意“僻”字不要写成“擗”,“烁”不要写成“砾”,要注意“藐”字不要写成“渺”,“湛”字不要写作“勘”,“嘹”不要写成“缭”,“橱”不要写作“厨”。
2.呐梗魄熔
解析:这道题要求辨析形近字,“呐”和“纳”,“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点差异,但字义与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3.(1)描绘(2)描写(3)体味(4)体会
解析: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4。
留意随意得意肆意惬意歹意
解析:这是考察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给出解释,要求填入词语。
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
5.(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解析: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
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
6。
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7.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
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8.B
解析: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9.D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二、(一)1。
略。
2。
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
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
1。
熟知喜爱顽强
2.金黄色的壮实的稳健的尖利的灵巧的广阔的
3.略。
4。
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5.自觉踏实耐劳细致合理
6。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解析: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
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
(三)1。
奄奄逸铮铮满
2.漫-—蔓产--铲
3。
卜算子?咏梅陆游
4.①使人害怕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
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
6。
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
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
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北京四中新初一分班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时间50分钟,满分100)考号原毕业学校性别姓名分数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1。
(pái huái) 2。
(chōu ti) 3.(cuǐ càn) 4.衣衫(lán lǚ)5。
( kūn péng)
二、在下面词中的错别字下面画一横线,并改正在括号里(6分)
1.前扑后继(); 2.拾金不味(); 3。
愤不顾身();
4.无可耐何(); 5.文丝不动();6。
迫不急待()。
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词和谦词,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着。
例如,在同别人打交道时,恰当地使用敬词和谦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你能填出下列句子所描述的情景中应使用的敬词或谦词吗?(4分)
1. 向人祝贺说();2。
求人指点说();
3。
托人办事说(); 4. 求给个方便说( );
四、根据句子意思和要求写出恰当的反义词(4分)
1.做人要诚实、讲信用,要(),不能()。
2. 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了,但还要(),不能()。
五、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
请在不恰当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3分)
如果()要我感谢什么人,那么()只能感谢一次,而且( )
我想把这一次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们,因此( ),如果( )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
六、古诗文填空(24分)
1.()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在人间。
2.九州生气恃风雷,( )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
3。
千里黄云( ),北风吹雁( ). ()无知己,( )。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
()怨杨柳,()。
5. (),( )人未还。
但使龙城(),不教胡马()。
6.西塞山前( ),()。
青箬笠,绿蓑衣,() .
7.( ),柳暗花明又一村。
8.大漠(),长河( )。
9.会当凌绝顶,().
10.但愿人长久,( )。
11.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12.( )不能淫,( )不能移,(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七、排列顺序(请将序号①、②、③、④、⑤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 ,。
,。
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
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
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
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
⑤最早起源于元代
八.阅读理解(35分)
(一)师旷论学(11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6分)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臣闻之:善哉:
2.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
写出文中师旷连续运用比喻的句子,并说出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
(二)他要感谢那只手(9分)
①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
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
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
”另一个说:"这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⑥"这是你的手,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⑦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
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
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⑧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的,其中()有物质上的给予,()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别人对你的关爱、给予你的机会.另一个方面,对于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3分)第⑦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结合⑦、
⑧段内容,说说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20个字左右)
2。
(1分)在第⑧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
(3分)从全文看,第⑦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第⑧自然段的作用是 .
4.(2分)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的观点是:
(三)《论语》节选(15分)
文段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
文段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第一》)
文段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论语·学而第一》)
文段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文段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雍也第六》)文段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第七》)1.请试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出则弟:(4)敏于事而慎于言: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6)学而不厌: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根据文段一,说说孔子认为人生有哪些快乐。
(2分)
(2)孔子认为”好学"的表现有哪些?(4分)
3.请从以上文段中提取常用成语,不少于三个.(3分)
九、请在下面的两项任务中,任选一项作答(10分)
1。
看新闻报道,写读后感
要求: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字迹工整,字数不超过150。
5月31日上午,温总理到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和同学们一起上了一节体育课.课后,望着眼前天真活泼、健康快乐的孩子,他深情地跟大家说:"身体是精神和知识的载体,没有好的身体,就不会有充沛的精力刻苦学习。
……只有孩子们健康,才有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要热爱运动、经常运动,把运动贯穿一生.”
2。
写一首诗歌,表达你上北京四中高兴的心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向往。
要求:情感真挚、饱满,字迹工整,1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每写对一个字给1分,共10分)
1。
徘徊 2. 抽屉3。
璀璨 4.褴褛 5. 鲲鹏
二、改错别字(6分)
1。
仆;2。
昧; 3.奋; 4 奈; 5.纹;6。
及
三、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词和谦词(4分)
1. 恭喜;2。
请教; 3.拜托;4。
劳驾
四、根据句子意思和要求写词语(4分)
1。
言出必行, 出尔反尔;2。
勤俭节约铺张浪费。
五、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
请在不恰当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3分)
那么(并且); 而且(那么);因此(因为)
六、古诗文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千锤万凿要留清白;2。
万马齐喑不拘一格降人才;
3. 百日曛雪纷纷莫愁前路天下谁人不识君;
4。
万仞山羌笛何须春风不度玉门关;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飞将在度阴山;
6. 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
7. 山重水复疑无路;8。
孤烟直落日圆;
9. 一览众山小;10. 千里共婵娟;
1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12。
富贵贫贱威武.
七、排列顺序(请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4分)
⑤、①、③、④、②
八.阅读理解(35分)
(一)师旷论学(11分)
1. 晚; 听说; 好。
2。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
文中师旷连用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这三个比喻。
意在说明:学无止境,只要想学习,任何时候都可以学有所获.
(二)他要感谢那只手(9分)
1.小道格拉斯没有感受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但老师的手牵住了他,让他感受到了关爱。
(3分)
2. 不仅而且(1分)
3。
插叙总结全文(2分)
4。
答案示例:(1)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必要的帮助。
(2)我们应当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精神上的支持)。
(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给分) (三)《论语》节选(15分)
1。
(每字1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1)同”悦",愉快;(2)生气,发怒;(3)"悌”的古字,顺敬兄长;
(4)勤勉,努力; (5)喜爱;(6)满足。
2. (每个小分句1分,共6分.抄写错字该句不得分)
(1)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3.(每写对一个给1分,给满3分为止。
)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九.写作(10分)
1。
看新闻报道,写读后感
要求: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字迹工整,字数不超过150。
评分标准: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2分,观点明确3分,语言通顺3分,书写2分.
2。
写一首诗歌,表达你上北京四中高兴的心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向往。
要求:情感真挚、饱满,字迹工整,100字以内
评分标准:
内容2分(高兴心情1分、对未来生活向往1分),情感3分,表现手法3分,书写2分。
八一中学新初一分班考试语文真题
一、看拼音写词.(6分)
bàozào xuánguàxuānxiāo yùhán chōngjǐng shìhào
二、选择题。
(把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15分)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分)
(1)顾:相顾一笑三顾茅庐顾客盈门奋不顾身
A。
前来购买东西的B。
拜访C.看D.注意;照管
(2)素:银装素裹素质教育素不相识衣着素净
A.颜色单纯;不艳丽B。
本色;白色C.本来的;原有的D.素来;向来2。
下面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分)
A.屋脊(jī)宫阙(què)吮吸(yǔn)鏖战(áo)凌晨(línɡ)B.锃亮(zènɡ)眸子(mǔ)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C.吓煞(shà)蜷曲(quán)鸟瞰(kàn)音乐(yuè)鸟喙(huì) D.惬意(qiè)衣冠(ɡuān)松散(sàn)炽热(zhì)憧憬(chōnɡ)3。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4.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1分)
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
B。
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
5。
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1分)
A.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
成千上万--独一无二D.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6。
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1分)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
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
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7。
下面字的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1分)
A.盔冤假寇
B.凹世玄鸟
C。
沸卧苍拗D。
嘲横撤蔫
8.按括号里的提示朗读时重音有误的一项是(1分)
A.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不是别处的杨梅)
B.我在屋里看书。
(强调在干什么)
C。
雨下得太大了。
(强调不是一般的大)
D。
这有什么了不起?(强调瞧不起那事物)
9。
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句是(1分)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
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三、填空题(21分)
1。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不及防心急如走无路死拼搏
司空见万人空言简意争先后
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4分)
五采斑斓()礼直气壮()无敌放矢()谈笑风声()
豪不介意()振耳欲聋()迫不急待()浮想联篇()
3。
用"感"字组词(至少4个),并能从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他们全家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将军的救命之恩。
(2)接过老师送来的书包,我心里充满()之情。
(3)在张家港的几天里,我()最深的是这里的每个人都讲究卫生。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句话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1分)
5.按要求默写诗句。
(2分)
(1)描写春天景色的:。
(2)描写儿童嬉戏的:。
(3)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
(4)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
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这句话来鼓励他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
(1)战士们的冲锋舟,飞向的树梢,飞向的房屋,飞向的电杆。
(2)秦兵马俑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和。
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的。
(3)白鹭全身________的结构,有_______的蓑毛,_______的长喙,_______的脚,白鹭是一首_______的诗,一首__________的诗.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
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1分)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1分)
3。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1分)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分)
5。
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注意用好修改符号。
(2分)
去年夏天,我们和希望小学的同学一起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反回大本营。
在回来的路上,我泪如滚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我为失去这次难得的时机,感到十分遗憾!
五、口语交际。
(4分)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
例如: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每条不超过20字)标语:(2分) (2)听话听音,例如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2分)
六、阅读理解。
(18分)
(一)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
给划线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分)
2。
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
(1分)
3.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分)
4。
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从文中找一个词填)(1分)
(二)
仔细阅读成语词典中关于"望洋兴叹”的解释,然后按要求完成练习。
望洋兴叹wàngyángxīngtàn望洋:仰视的样子。
兴,发出。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
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1."望洋兴叹"中的”兴"应读作,意思是.(2分)
2.词典一般会对成语的出处或典故转述。
"望洋兴叹"成语出自,读读划线句子想想,故事的主人公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