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增强德育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近生活,增强德育实效性
摘要:品德这门课程本身不是主要学习课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程度不高。
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要求教师加强
品德教育的研究。
要通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中的案例,让课堂回归社会,不断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教师要
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品德教学的乐趣,当学生从心底真正地喜欢这门课程的时候,
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品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言传身教教育引导
一、以教材为本——钻研教法
1.巧设问题,展开思考。
教师要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路,
在开展问题提问的时候要融入生活化的情境提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问题
的解答。
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只要在教学中加入生活
中的情境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平
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2.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境教学,在
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传
统的讲授法过于单一,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不容易引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教师最好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的声音效果等来吸引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语言陈述不可能比真实的画面和视频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图片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品德教育的效果。
二、重言传身教——提升自我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
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技能和思想境界。
以身作则,言
传和身教相结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教师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
一致、从容不迫,言行不一通常会产生非常坏的影响。
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
师自己更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率先垂范;要求学生摒弃的行为,自己也应当坚决抵制。
由于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最初成长阶段,各种思想体系
和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
他们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还未能有正确
的判断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全面指导,教师作为启蒙者,一言一行都要充分考
虑到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只有自身开朗豁达,人生态度和思想上值得尊敬和作为
榜样,才有可能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会
思想教育的灵魂,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真正践行
自己所思所想。
三、拓课外课堂——以人为本
课堂教材内容单一,限制了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
教材只是一种思想道
德理论的集中描述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主线,结合贴近生活的内
容实施教学。
生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将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能实现
思想教育本身用于生活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选取一些生活关注的主题,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情感表现和思想养成,及时予以帮助。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事,社会生活
的实事动态通常能够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氛围感染和思想体会。
教师通过选取生活
实事,如结合鞍山创建文明城市,引导学生主动的用眼看身边的变化,用心灵去
感触家乡的变化,更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童年该有的快乐生活和价值形成方式。
要以少年儿童的视角来理解他们的
需要,倾听他们的想法。
要关注生活,细节入手。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靠讲些大道理就
能有成效的,而要靠老师做一个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并且
巧妙地引导学生。
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的年龄、
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促道德形成——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
和生命的价值。
思想品德课堂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
的训练,疏离了学生的的现实生活,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
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
国家公民素质的直接体现。
道德的形成往往是细微之处见大局。
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贵在坚持。
对于一个孩
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
从看
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离开座位放好凳子;踩过的椅子记得擦干净;下雨天乘
车逛超市记得带个塑料袋盛起来,避免把伞上的水弄到别人的衣服上等。
要从细
节入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转变教学评价标准,树立“学生——家长——学校——
社会”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
不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
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的差异,思想品德教育也要相对表现出差
异性。
还要注重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最终促进良好
思想品德的行成。
参考文献
王银科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