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连电磁学知识点之交变电流单元检测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大连电磁学知识点之交变电流单元检测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 :1,V 和R 1、R 2分别是电压表、定值电阻,且R 1=5R 2.已知ab 两端电压u 按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u 瞬时值的表达式2202sin10(V)u t π=
B .电压表示数为40V
C .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 :1
D .R 1、R 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 :5
2.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 、b 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 、d 间作为副线圈,在a 、b 间输入电压为U 1的交变电流时,c 、d 间的输出电压为U 2,在将滑动触头从M 点顺时针转到N 点的过程中( )
A .U 2>U 1,U 2降低
B .U 2>U 1,U 2升高
C .U 2<U 1,U 2降低
D .U 2<U 1,U 2升高
3.如图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B ,线圈ABCD 从图示位置(中性面)开始计时,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OO ′逆时针匀速转动。

已知转动角速度为ω,线圈ABCD 的面积为S ,匝数为N ,内阻为r ,外电路总电阻为R (包括滑环和电刷的接触电阻和电表电阻),规定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沿ABCD 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02sin e N
B S t ωω= B .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有效值为022()
NB S I R r ω
=
+
C .外电路的电压峰值为02m NB S R
U R r
ω=+
D .1秒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
2ωπ
次 4.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电阻55Ω,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

原线圈A 、B 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为4.0A
B .电压表的示数为155.6V
C .副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D .穿过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之比为2∶1
5.如图所示,一个N 匝矩形闭合线圈,总电阻为R ,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OO '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m E ,从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开始计时,则( )
A .线圈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m sin e E t ω=
B .当线圈转过
2
π
时,磁通量的变化率达到最大值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m
E ω
D .线圈转动一周产生的热量为2m
E R πω
6.两矩形线圈分别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交变电流的频率之比f甲:f乙=1:2
B.两交变电流的电动势有效值之比E甲:E乙=3:1
C.t=1s时,两线圈中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均为零
D.t=1s时,两线圈均处在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上
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为62.2V
C.P向左移动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
D.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8.2016年底以来,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各大城市。

图甲为某品牌共享单车第一代产品,单车的内部有一个小型发电机,通过骑行者的骑行踩踏,不断地给单车里的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再给智能锁供电。

单车内小型发电机发电原理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矩形线圈abcd的面
积为0.001m2,共有100匝,线圈总电阻为1Ω,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2
T
的匀强
磁场中,可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固定对称轴OO′转动,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阻值为9Ω电阻连接,不计交流电流表的内阻。

在外力作用下线圈以10πrad/s 的角速度绕轴OO′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流电流表的示数是0.002A
B.电阻R的发热功率是0.4W
C.该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的周期为0.2s
D.当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零
9.电风扇的挡位变换器电路如图所示,把它视为一个可调压的理想变压器,总匝数为2400匝的原线圈输入电压2sin100πt(V),挡位1、2、3、4对应的线圈匝数分别为240匝、600匝、1200匝、2400匝。

电动机M的内阻r=8Ω,额定电压为U=220V,额定功率P=110W。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交变电源的频率为100Hz
B .当选择3挡位后,电动机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110V
C .当挡位由3变为2后,原线圈的电流变大
D .当选择挡位4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08W
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10:1n n =,a 、b 两点间的电压为2202u = sin100V π
t (),R 为可变电阻,P 为额定电流1A 、用铅锑合金制成的保险丝.为使保险丝中的电流不超过1A ,可变电阻R 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
A .2.2Ω
B .2.22Ω
C .22Ω
D .222Ω
11.矩形线框与理想电流表、理想变压器、灯泡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灯泡标有“36 V 40 W ”的字样且阻值可以视作不变,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线框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乙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36 sin (πt)V
B .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C .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
D .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为20 W
12.一只电阻分别通过四种不同形式的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产生的热量最大的是( )
A .
B .
C.
D.
13.如图所示,一单匝正方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观察,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边长为L,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

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
22 B L R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BL2D.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为BL2ω14.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个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 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示数增大
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
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
15.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的输电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Hz
B.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V
C.输电线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D.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功率减小
16.如图所示.水平方向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5 T的匀强磁场,匝数为5的矩形线框ab边长为 0.5m.ad边长为0.4 m,线框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转轴OO′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20rad/s,线框通过金属滑环与阻值为10Ω的电阻R构成闭合回路.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不计线框及导线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中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10 V
B.电阻R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10sin20t (V)
C.电阻R中电流方向每秒变化20次
D.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5 W
17.如图是一个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是0.2 s,电流的峰值是10 A
B.周期是0.15 s,电流的峰值是10 A
C.频率是5 Hz,电流的有效值是10 A
D.频率是0.2 Hz,电流的有效值是7.07 A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科技节活动中设计了一款简易手摇式发电机,将硬导线中间部分折成“”形的线框,其长为2a,宽为a,放入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线框绕MN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导线通过电刷与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其余电阻不计,则线框()
A.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
2Baω
B.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
22Baω
C.从图示位置转过90︒过程中,流经电阻的电荷量为
2 2Ba R
D.从图示位置转过90︒过程中,流经电阻的电荷量为
2πBa R
19.一交变电流的电流-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B.用交流电流表测该电流其示数为102A
C.该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102sin628t A
D.该交变电流通过一阻值为10Ω的电阻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000W
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输电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

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电键S断开,当S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C.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21.一小水电站,输出的电功率为P0=20kW,输出电压U0=400V,经理想升压变压器T1变为2000V电压远距离输送,输电线总电阻为r=10Ω,最后经理想降压变压器T2降为220V向用户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T1的匝数比n1:n2=1:10
B.输电线上的电流为50A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1kW
D.变压器T2的匝数比n3:n4=100:11
22.如图所示,原线圈输入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压,在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等效电阻为R1的输电线连接一只灯泡L和一个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的光敏电阻R2.若将照射R2的光的强度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B.流过R2的电流减小
C.加在R1两端的电压增大D.灯泡L变暗
23.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4:1,a、b间接有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2202sin100
=(V)的正弦交变电流,灯泡L1、L2的额定功率相同且恰好都正
e tπ
常发光。

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
A.27. 5V B.44V C.110V D.220V
2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A、V均为理想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l L和2L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u的频率为100Hz
B.电压表V的示数为222V
C.当照射R的光强增大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当l L的灯丝烧断后,电压表V的示数会变大
25.如图所示为某小型电站高压输电示意图.发电机输出功率恒定,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在输电线路的起始端接入两个互感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分别为10:1和1:10,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各互感器和电表均为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2
21
n U n U = B .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增大输电线中的电流,输电电流为100 A C .线路输送电功率是220 kW D .将P 上移,用户获得的电压将降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1122U n U n =、12
21
I n I n =,分析解题 从图乙中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2202V m u =,周期为0.02T
s ,故
()22100/0.02
rad s T ππωπ=
==,故电压u 瞬时值的表达式()2202sin100V u t π=,A 错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E =,原线圈中的电流为1I ,故原线圈中输出端电压为
111220U I R =-,副线圈中的电压为222U I R =,故根据
1122U n U n =可得
11
22
2205I R I R -=,又知道
1221211
55I n I I I n ==⇒=,125R R =,代入整理可得22110V 3
I R =,所以2110
V 3U =,B 错误;12R R 、两端的电压之比22112222
1
551:1I R I R I R I R ⨯==,C 错误;12
R 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2
222
1122
2
222151255
I R I R I R I R ⨯==,D 正确. 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图知自耦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大于副线圈的匝数,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可知,U 2<U 1;在将滑动触头从M 点顺时针旋转到N 点的过程中,副线圈的匝数
减少,所以U 2降低,故A 、B 、D 错误;C 正确. 【学科网考点定位】考查变压器
【方法技巧】主要是对自耦变压器的理解,分清原副线圈及在转动的过程中线圈的匝数怎么变、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0m E NB S ω=
图示位置为中性面位置,所以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0=sin =sin m e E t NB S t ωωω
选项A 错误;
B .因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0m E NB S ω=,那么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02
E NB S ω 根据E
I R r
=
+,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有效值为 022()
NB S I R r ω
=
+
选项B 正确;
C .根据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
02()2NB S R
U IR R r ω==
+
那么外电路的电压峰值为
0m NB S R
U R r
ω=
+ 选项C 错误;
D .转动角速度为ω,那么转动频率为
2f ωπ
=
即1秒内线圈转动2ω
π
次,由于1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2次,因此1秒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ω
π
次,选项D 错误; 故选B 。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 .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入正弦交流电,由u -t
图像读其最大值为1max U =,可知有效值为
1220V U =
=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可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2211220V 110V 2
n U U n =
== 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阻的电流:
2
22A U I R
=
=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2A ,B 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故AB 均错误;
C .因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频率为50Hz ,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则副线圈的交流电的频率也为50Hz ,故C 正确;
D .根据理想变压器可知,原副线圈每一匝的磁通量相同,变化也相同,则穿过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比值为1:1,故D 错误; 故选C 。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线圈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m E ,从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电动势的表达式:
m cos e E t ω=
A 错误;
B .当线圈转过
2
π
时,线圈与中性面重合,电动势为0,根据: 2
E N
t π∆Φ=∆
可知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B 错误;
C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
m E NBS ω=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m
E BS N ω
=
C 错误;
D .根据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E
线圈转动一周,产生热量:
2
22m
2E E E Q T R R R ππωω
=⋅=⋅=
D 正确。

故选D 。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由图象知甲的周期为1s ,乙的周期为2s ,所以
2
1
f T f T ==甲乙乙甲 A 错误; B .甲的有效值为
U =
=甲 乙的有效值为
U =
=乙 所以
:1:3E E 甲乙=
B 错误;
CD .t =1s 时,甲乙瞬时电压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此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频率相同,根据图像:
211Hz=50Hz 210
f T -=
=⨯ A 错误;
B .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
1220V U =
=
=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规律:
11
22
U n U n = 解得:244V U =,B 错误;
CD .滑片P 向左滑动,副线圈电压保持不变,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R 分压减小,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 IU =
可知副线圈两端功率减小,所以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也减小,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 .线圈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1000.00110V m E NBS ωππ
==⨯
⨯=
有效值为
2V E =
=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
2
A=0.2A 91
E I R r =
=++ 电阻R 产生的热功率为
P=I 2R =0.36W
故AB 错误。

C .交流电的周期
20.2s T π
ω
=
=
故C 正确。

D .当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故D 错误。

故选C 。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即可知角速度ω,结合2f ωπ=得交变电源的频率;当选择3
倍;当档位由3变为2后,根据变压比规律判断副线圈的电压,分析输出功率的变化,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由P UI =判断原线圈电流的变化;当选择档位4后,根据变压比规律求出副线圈电压,根据能量守恒求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详解】
A 、根据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知:100ωπ=,交变电源的频率
50Hz 2f ω
π
=
=,故A 错误; B 、当选择3档位后,副线圈的匝数为1200匝,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得:
22202400
1200
U =,解得:2110V U =
,所以电动机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故B 错误;
C 、当档位3变为2后,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减小,输出功率变小,输入功率变小,根据111P U I =知原线圈电流变小,故C 错误;
D 、当选择档位4,副线圈匝数等于2400匝,根据电压比规律得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20V ,电动机正常工作,流过电动机的电流110
0.5220
P I A A U =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220.582W P I r ==⨯=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102W 108W P =-=出,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变压器原理,要注意明确变压器的规律,能用线圈匝数之比求解电压及电流;同时注意注意明确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不能使用,在解题时要注意正确选择功率公式。

10.A
解析:A 【解析】
原线圈输入电压1220U V =
=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11
22
U n U n = 代入数据解得:2
211
22n U U V n =
=
原线圈的最大输入功率为111220P U I W == 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21220P P W == 由公式:2
2
2
U P R
解得: 2.2R =Ω 故应选A .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交流电的图像确定交流电瞬时值表达式;交流电的方向一周改变2次;根据变压器匝数比求解次级电压从而判断灯泡的发光情况;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详解】
A .由乙图可知,周期为0.02s ,交流电的圆频率:,故原线圈输入
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μ=72 sin100πt (V ),故A 错误;
B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在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2次,可知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选项B 错误;
C .变压器初级电压有效值为,由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可知,次级
电压为18
V ,则灯泡L 不能正常发光,选项C 错误;
D .灯泡电阻为
,次级功率:
,则理想变压
器输入功率为20W ,选项D 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交变电流的产生和特征的基本知识,要具备从图象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12.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对A 、对于正弦式电流,有效值:.
根据焦耳定律得:
; 对B 、对于正弦式电流,有效值:.
根据焦耳定律得:
; 对C 、根据焦耳定律得:Q 3=I 2RT =2.25RT
对D 、对于方波,根据焦耳定律得:;故选
D 。

考点:交流电的有效值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有效值概念的考查;解题时根据焦耳定律Q=I 2Rt 求解热量,其中I 是有效值,对于正弦式电流有效值与峰值是倍关系.对于方波,直接根据焦耳定律求
解热量。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图示时刻,ad 速度方向向里,bc 速度方向向外,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ad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 →d ,bc 中电流方向为c →b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 。

故A 错误;
B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2E BS BL ωω==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
2BL I R
ω
= 故B 错误;
C .图示时刻ad 、bc 两边垂直切割磁感线,穿过线圈磁通量为0,故C 错误;
D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2E BS BL ωω==
由公式E t
∆Φ
=
∆得 2BL t
ω∆Φ
=∆ 故D 正确。

故选D 。

14.D
解析:D 【解析】
电流表示数增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故应从c 向d 滑动,故D 正确;电压表V 1、V 2示数不变,故A 、B 错误;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成反比,即n 1I 1=n 2I 2,电流变化时,n 1ΔI 1=n 2ΔI 2,故
,应是降压变压器,C 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理想变压器和电路知识.
15.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图乙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02T =s ,设频率为1
50f T
=
=Hz ,A 选项错误;发电机输出的最大电压为500V ,故B 选项错误;输电线的电流由负载决定,故C 选项错误;当用户的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出的电流减小,故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2P I R ∆=减小,故D 选项正确.
考点: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峰值和有效值 输电电流 损耗功率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详解】
A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NBSω=5×0.5×2.5×0.4×20V=50V ;故A 错误.
B .不计线框及导线电阻,则电阻R 两端电压的最大值 U m =E m =50V ,则电阻R 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 =U m cos ωt =50cos20t (V );故B 错误.
C .交流电的频率为2010Hz 22f ωπ
ππ
=
==,周期T=0.1s ,电流在一个周期内方向变化2次,所以电阻R 中电流方向每秒变化20次;故C 正确.
D .R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U =,R 消耗的电功率2
U
P R
=,解得P =125W ;故D 错误.
故选C 。

17.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知周期是T=0.2s ,电流的峰值是I m =10A ,A 正确,B 错误;频率是
11
5
0.2
Z f H Hz T ==
=,电流有效值为7.07I A A ===,CD 错误;故选A . 考点:交流电
【名师点睛】明确交流电图象的物理意义,正确根据图象获取有关交流电的信息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平时要加强练习.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线框绕MN 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产生正弦式交流电,那么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2m 2E BS Ba ωω==
则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2
E ω=
= 故AB 错误;
CD .从图示位置转过90︒过程中,流经电阻的电荷量为
2
2Ba q R R
∆Φ==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交流电流的周期周期为0.01s ,故频率为
f =
1
100Hz 0.01
= 故A 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交流电流的最大值为A ,故有效值为
I 10A
=
= 故B 错误;
C .该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
max 2π2πsin
200π628(A)0.01
i I t t t t T ==== 故C 正确;
D .该交变电流通过10Ω电阻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
P =I 2R =102×10W=1000W
故D 错误。

故选C 。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由于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的输出的电压也不变,所以A 错误;
B .当S 接通后,两个灯泡并联,电路的电阻减小,副线圈的电流变大,所以通过电阻R
的电流变大,电压变大,那么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所以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减小,所以B 正确;
CD .由于变压器的输入的功率和输出的功率相等,由于副线圈的电阻减小了,输出的功率变大了,所以原线圈的输入的功率也要变大,因为输入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入的电流要变大,所以CD 错误; 故选B 。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升压变压器1T 的输出电压等于2000V ,而输入电压为400V ,由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则有变压器1T 的匝数比
12
:1:5n n
故选项A 错误;
B .输出的电功率为020P kW =,而升压变压器1T 变为2000V 电压远距离输送,所以根据P
I U
=
可知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32010A 10A 2000
I ⨯==
故选项B 错误;
C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22
1010W 1kW P I R ==⨯=损
故选项C 正确;
D .降压变压器2T 的输入电压等于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去导线损失的电压,即为
2000V 1010V 1900V U '=-⨯=
根据
33
44
U n U n =则有变压器2T 的匝数比 34:1900:22095:11n n ==
故选项D 错误; 故选C 。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照射R 2的光的强度减弱则其电阻变大,而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电流变小,原线圈的电
流也变小,则A 错误;
B 、因副线圈电流变小,则R 1电压变小,则L 的分压变大,通过L 的电流增大,则通过R 2的电流减小,则B 正确.
C 、
D 、负载电阻变大后,电流减小,则R 1上的电压减小,所以L 上的电压增大,L 变亮,故C ,D 错误. 故选B.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理想变压器的变流比关系可知,通过灯泡L 1、L 2的电流之比为
12211 4
I n I n = 由于灯泡L 1、L 2的额定功率相同且恰好都正常发光,故灯泡L 1、L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24 1
L L U U = 又由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关系可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
11224 1
U n U n == 且
U 1+U L1=220V U 2=U L2
解得
U 1=110V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

A .27. 5V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44V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110V ,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
D .220V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故选C 。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T =0.02s ,所以频率为f =
1
T
=50Hz ,故A 错误; B .原线圈接入电压的最大值是
V ,所以原线圈接入电压的有效值是U=220V ,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所以副线圈电压是22V ,所以V 的示数为22V ,
故B 错误;
C .R 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根据I =U R
知副线圈电流增加,副线圈输出功率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原线圈输入功率也增加,原线圈电流增加,所以A 的示数变大,故C 正确;
D .当L l 的灯丝烧断后,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变,根据变压比公式,输出电压也不变,故电压表读数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

25.C
解析:C
【解析】 根据变压器的原理可得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22
n
U n U =,故A 错误;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从而减小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电流互感器原理
及匝数比为1:10,由公式10 1
n I
I n 副送副原==,得输电电流为I A2=10×10 A=100 A ,故B 错误;根据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 ,根据变压公式,10 1n U
U n ''原送副副=
=,输电电压为U 2=10×220 V=2 200 V ,线路输送电功率为P=U 2I A2=220 kW ,故C 正确;将P 上移,则降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减小,故用户获得的电压将升高,故D 错误.故选C .
点睛:本题实质是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简单运用,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是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压、电流减小到可测范围进行测量的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