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
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
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
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年新学期,某校举行歌唱比赛,满分10分,10位评委打出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小明得分如下
评分9.1 9.4 9.3 9.5 9.4 9.3 9.8 9.5 9.4 评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以下描述错误的有()
甲:众数有2个,则⑥号评委打的分数一定是9.3或9.5分
乙:小明的最终得分不可能高于9.47分
丙:无论⑥号评委打多少分,中位数一定是9.4
丁:无论⑥号评委打多少分,9.4一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A.0 B.1 C.2 D.3
2.张老师有3件衬衫、4条裤子、2双皮鞋,用它们一共可以搭配( )种不同的穿法。
A.9 B.14 C.24 D.6
3.如果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ab B.a C.b D.无法确定
4.下面是甲、乙两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 B.乙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40%
C.甲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D.甲班的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的女生多
5.两个高一样的圆锥,他们的底面半径比是3:4,那么它们的体积比是()
A.3:4 B.9:16 C.6:8 D.16:9
6.长方形ABCD的长是8厘米,宽3厘米,将这个长方形(如下图)沿EF对折,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A.6 B.11 C.16 D.22
7.分母是8的真分数有()个。
A.7 B.8 C.6 D.无数
8.甲乙两队共运一堆货物.甲队单独运8小时运完,乙队单独运12小时运完,甲队先运2小时后,然后乙队单独运.还要()小时运完.
A.B.9 C.3 D.10
9.两根同样8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
8
,从第二根上截去
3
8
米。
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比较10.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2400000。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 :800000
二、填空题
11.小铃准备炒一个西红柿鸡蛋的菜,她洗切西红柿用了1.5分,洗葱切葱用了2.5分,敲蛋打蛋用了2分,洗锅2分,把锅烧热1分,将油烧热用3分,炒4分,小玲烧好这道菜花了16分,请你配妙安排,设计出一个顺序,使烧好这道菜的时间最短为(______)分。
12.铁路旁每隔50米有一棵树,晶晶在火车上从第一棵树数起,数到第55棵为止,恰好过了3分钟,火车每小时的速度是_____千米.
13.在下面(1)、(2)两排数字之间的“□”内,选择四则运算中的符号填入,使(1)、(2)两式的运算结果之差尽可能大.那么差最大是_____.
(1)1□2□3□4□5□6□7=
(2)7□6□5□4□3□2□1=
14.一道计算题的最后一步应该除以10,但粗心的小明在最后一步却错误地乘了10,得到的答案是500,原题正确答案应该是(______)。
15.将下图中的硬纸板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以做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A面所对的那个面是字母(_____)。
16.用3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
________立方厘米。
17.2019年我国应届小学毕业生约有12175000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_______)人。
18.50千克增加_____%是80千克;80千克减少_____%是50千克;比_____多是60千克.
19.书的总册数一定,每包的册数和包数成________比例;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成________比例。
20.计算下面两个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m).
(1) (2)
(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三、判断题
2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米。
(_____)
22.因为0.7=0.70,所以0.7与0.70的意义相同.(_____)
23.若两个圆半径之比是1:2,则它们的面积之比也是1:2。
(____)
24.学校开周前会议,出席100人,缺席5人,缺席率是5%.(_____)
2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_)
四、作图题
26.
①在方格纸上,把圆O向右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②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③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等腰梯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五、解答题
27.中国古代有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器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它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其中第一个字“春”是指立春,为春季的开始,但在气象学上,入春日是有严格定义的,即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又低于22℃,才算是进入春天,其中,5天中的第一天即为入春日。
例如:2014年3月13日至18日,北京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9.3℃,11.7℃,12.7℃,11.7℃,12.7℃和12.3℃,即从3月14日开始,北京日平均气温已连续5天稳定超过10℃,达到了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春标准。
因此可以说2014年3月14日为北京的人春日。
日平均温度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温度。
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中的2时、8时、14时、20时4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作为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即4个气温相加除以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下表是北京某区2017年3月28日至4月3日的气温记录及日平均气温(单位:℃):
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平均气温
3月28日 6 8 13 11 9.5
3月29日7 6 17 14 a
3月30日7 9 15 12 10.8
3月31日8 10 19 13 12.5
4月1日8 7 18 15 12
4月2日11 7 22 16 14
4月3日13 11 21 17 15.5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3月29日的日平均气温a。
(2)请指出2017年的哪一天是北京某区在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春日。
28.有甲、乙两个粮仓,已知甲仓库装粮675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粮食,从乙仓库调出粮食25%后,这时甲仓库的粮食比乙仓库的2倍还多150吨,乙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
29.求如图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
30.如图1所示,大小两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请在图2中用阴影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不一定是三角形,可以是任意的多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图1中的阴影面积.
31.一个水桶内部的底面积是9 ,最多可容水40.5k.这个水桶的高是多少分米?(每立方分米水的质量为1k.)
32.打一份稿件,甲单独打6小时可以完成,乙单独打5小时可以完成.现由甲、乙两人合打,在合作的过程中,甲因事离开了一段时间,这样4小时玩成了打字任务,问甲因事离开了多长时间?
33.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计算题
34.解方程或比例。
(1)
(2)
35.解方程
2(x+3)=46—(x—6)= 2(x+3):5(x—2)=3: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B D A B B B
二、填空题
11.12
12.54
13.5041
14.5
15.D
16.81
17.5万 12180000
18.37.5 50
19.反正
20.41.04
三、判断题
21.错误
22.错误
23.错误
24.×
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1)11℃;(2)3月29日
28.200吨
29.表面积为675.36平方分米;体积为924.64立方分米30.
31.5dm
32.小时
33.6cm2
六、计算题
34.(1)x=
(2)x=8
35.525 12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mL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把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
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大约在()。
A.50cm3以上,60 cm3以下
B.30 cm3以上,40 cm3以下
C.40 cm3以上,50 cm3以下
2.下面类似“MMMFM”的符号表示5位数,其中F=0,M是小于10的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能被3和5整除的是()
A.MMMFM B.MFMFM C.MFFMF D.MFMMF
3.闰年的上半年有()天
A.181 B.182 C.183 D.184
4.下面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分别写着1、2、3、4、5的五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质数的可能性是.
B.求要修水渠的全长,列式是36÷
C.﹣8比﹣1大
D.180500300读作一亿八千零五十万零三百
5.一种油桶只能装6千克的油,装28千克油至少需要( )个油桶。
A.4 B.5 C.6
6.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
A.与原分数相等B.比原分数大C.比原分数小D.无法确定
7.王老师和同事坐飞机去北京参加探究新课题教育研讨会,按民航规定,每名旅客可以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托运费。
张老师携带30千克行李,购买了120元的行李托运费,则张老师的飞机票价应该是()元。
A.1000 B.600
C.800 D.400
8.与97.2÷2.05的得数相等的是()
A.9720÷205 B.9.72÷20.5 C.972÷205
9.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例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千米。
A.672 B.1008 C.336 D.1680
10.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内,容器口到水面距离是()
A.0厘米 B.12厘米 C.24厘米 D.36厘米
二、填空题
11.200分钟=________小时 1085千克=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12.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756,求这两个数.________
13.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有2人缺席,今天的出勤率是______.
14.先求出下面各题的商,再把它改写成百分数(除不尽的,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分数,先填分子,再填分母)
2÷5=________(填小数)=________% 9÷7=________(填分数)=________%
15.如图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它的()
(),阴影部分是________个()
1
,是它的
()
()。
16.求涂色部分的面积.(结果用小数表示)
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7.东台高速路出口距离西溪景区8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4厘米,这幅东台的比例尺是________.在这幅东台上量得安丰镇到甘港村史馆的距离为9厘米,安丰镇到甘港村史馆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8.用1,4,5,6四个数,通过四则运算(允许用括号),组成一个算式,使算式的结果是24,那么这个算式是________.
19.妈妈买了8支铅笔,给小华5支,小美3支,小华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小美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
(填分数)
20.一间教室长8.6米,宽4.5米,用每块0.2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________块。
三、判断题
21.用放大镜看—个角,发现角的两条边变长了,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也变大了。
(_____)
22.3.2比2.8多0.4,也可以说3.2比2.8多40%。
(____)
23.有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积是36,这个分数最大是。
(___)
24.小明吃了一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小亮吃了剩下的25%,他们吃的一样多.(____)
25.×4= (____)
四、作图题
26.将小旗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甲;再将图形甲向右平移6格得到图形乙,画出图形甲和图形乙。
五、解答题
27.笑笑家6月份共缴纳水费、电费136元,水费和电费的比是4:13,她家这个月缴纳的水费和电费各是多少元?
28.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29.某森林公园里有樟树48棵,比松树的还少60棵.公园里松树有几棵?(用方程解)
30.一袋大米重 100千克,第一天吃了1
5
,第二天吃了
1
4
,两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
31.列式计算。
3,4与4
5
的和除以3与
2
3
的差,商是多少?
32.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多少千米?
33.母女俩的体重之和恰好是100千克,已知母亲的体重比女儿体重的2倍少5千克,母女俩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六、计算题
34.直接写得数。
2,8÷0.5=0.32×25= 1.02+80%= 1.7÷2.5=
732÷89≈ 125%×1.8=÷=0.5×(2.6-2.4)=
3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5×0.8+5.5×80%+0.8
×24
+++
3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B B C A C C 二、填空题
11. 1 85
12.28
13.96%
14.4 40 128.6
15.5;1
5
;2;5;
2
5
16.74
17.1:200000 18 18.4÷(1-5÷6)
19.
20.194
三、判断题
21.错误
22.错误
23.错误
24.×
25.错误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水费32元,电费104元
28.86平方分米
29.432棵
30.45千克
31.(3.4+)÷(3-)=1.8
32.336千米
33.母亲的体重为65千克;女儿体重为35千克六、计算题
34.6;8;1.82;0.68;
8;2.25;1
6
;0.1;
35.7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