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专题五数据库建设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5专题五数据库建设报告
专题五测⼟配⽅施肥数据库建⽴报告
建⽴测⼟配⽅施肥数据库的⽬的就是为了有效组织、管理、应⽤有关测⼟配⽅施肥数据,快速掌握耕地资源状况,为进⾏耕地地⼒评价和⼟壤适宜性评价,建⽴科学施肥指标体系,优化配置⼟肥⽔资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壤改良利⽤建议与措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的数据⽀撑。

府⾕县⾃2009年开始实施测⼟配⽅施肥项⽬以来,利⽤《测⼟配⽅施肥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对所有调查、测试、计算、分析数据进⾏数据化、规范化管理,为项⽬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保障。

1、数据库的建⽴
1.1数据库的建设原则
建⽴了县级测⼟配⽅施肥数据库,数据库能够正常运转并对数据进⾏有效管理,有⼈员可操作使⽤。

数据库数据完整不缺项。

建⽴可正常运转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包括第⼆次⼟壤普查、耕地地⼒调查、历年⼟壤肥料⽥间试验和⼟壤测试数据等),有⼈员可操作使⽤。

有打印的纸质系列图件。

按规范要求完成地⼒评价。

1.2数据库建设内容
对野外调查、实验室测试分析和⽥间试验⽰范的数据进⾏有效管理,建⽴规范的测⼟配⽅施肥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图件资料,完成基础图件⽮量化⼯作。

应⽤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制图软件,建⽴规范的测⼟配⽅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做好资料收集和图件数字化等县域耕地地⼒评价的前期准备⼯作。

应⽤《测⼟配⽅施肥数据管理系统》,进⾏“3414”肥效试验数据审核、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建⽴⼟壤养分丰缺指标、氮磷钾配⽅⽐例、汇总分析⽰范效果。

制作项⽬区耕地⼟壤养分图和作物测⼟配⽅施肥分区图;对县域耕地地⼒进
⾏评价。

开展县域耕地地⼒评价,构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同时,不断验证并更新施肥指标体系,验证优化肥料配⽅。

1.3数据库建⽴流程
1.4建⽴数据库前期准备
⼈员准备。

安排1~2名⼟肥相关专业,有⼀定计算机应⽤技术基础的同志专门从事这项⼯作。

技术准备。

除了参加省⼟肥站统⼀组织的《测⼟配⽅施肥管理系统》、《县域耕地地⼒评价系统》技术培训之外,还⾃觉学习⼟壤肥料业务、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
统等⽅⾯的相关知识,掌握数据库与系统建设基本技能。

设备准备。

添置3台能够满⾜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要的电脑,以及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相关应⽤软件等。

资料准备。

包括以下⽅⾯的资料:
⼀是测⼟配⽅施肥数据资料:⽥间试验和⽰范数据、野外调查、农户调查数据、⼟壤植株样品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
⼆是基础数据资料:县、乡、村名编码表(从民政局收集)、⼟壤类型代码表、⼟地详查数据、⼟壤志、⼟种志、剖⾯表、⼟壤监测及各类⽥间试验资料、新旧⼟种对照表、多媒体资料;
三是图件资料:地形图、⼟壤图、⼟地利⽤现状图(1:5万⽐例尺)、⾏政区划图、采样点点位图、农⽥⽔利分区图、地貌类型分区图。

1.5测⼟配⽅施肥数据库软件简介
各项⽬县在测⼟配⽅施肥各环节⼯作中的成果最终将以数据的形式沉淀下来。

没有规范的数据库,就不能发挥数据的作⽤,项⽬的⽬标就没有充分实现,也就意味着⼈⼒、物⼒的浪费。

由农业部统⼀提供符合《测⼟配⽅施肥技术规范》要求的县级属性数据库系统《测⼟配⽅施肥数据管理系统》软件,以实现对数据的规范化采集。

该软件有标准的数据接⼝,能实现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施肥专家系统对接,并预留了数据传输接⼝,为最终建⽴国家、省、县三级传输体系提供保障。

该软件主要包括三⼤功能:⽤户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辅助功能。

1.6、数据录⼊
1.6.1数据库建⽴前的准备⼯作
Ⅰ、系统“字典管理”的修改完善
“字典管理”是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服务中⼼组织有关专家为建⽴测⼟配⽅施肥数据库⽽专门编写的。

它是规范测⼟配⽅施肥数据的前提和基础,是测⼟配⽅施肥数据库建⽴的必备条件,⽤于对各个数据项的名称、数据类型、量纲、数据长度、⼩数位、取值范围(极⼩值、极⼤值)等属性进⾏的描述。

该字典主要有四个⽅⾯的
作⽤:⼀是实现数据标准化的出发点,⽤于辅助数据库和应⽤程序的设计;⼆是消除冗余数据,避免重复数据项的出现;三是提供查询数据的惟⼀⼊⼝,实现数据共享;四是数据汇总的需要。

经过培训后,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对县级⾏政区划代码表、县⼟壤类型代码表、作物品种特征表、肥料品种特征表⼏⽅⾯内容进⾏了修改、补充、完善。

Ⅱ、调查、测试数据的补充、审核
组织⼈员对3083张采样点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中的相同项⽬进⾏室内补充、审核,同时对所有试验⽰范数据、⼟样测试数据等内容进⾏审核,及时改正。

1.6.2数据的录⼊
数据录⼊分为⽥间调查、⼟壤检测、⽥间试验、⽥间⽰范、跟踪调查等五⼤数据库的录⼊。

Ⅰ、⽥间调查数据的录⼊
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为基础建⽴,主要内容如下:
调查采样点基本情况数据:统⼀编号(我省另加野外编号)、地理坐标、地块名称、
所属地等基本信息
⾃然条件数据:地形部位、坡度、坡向、成⼟母质、地下⽔位、常年降⾬量、常
年有效积温、常年⽆霜期等
⽣产条件数据:农⽥基础设施、⽔源条件、灌溉能⼒、排⽔能⼒等
⼟壤情况数据:⼟种名称、质地、剖⾯构型、耕层厚度、耕层质地、障碍层次类
型及出现深度等
来年种植意向:作物名称、作物品种、⽬标产量等
施肥情况调查数据:施肥次数、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等
Ⅱ、⼟壤检测数据的录⼊
以⼟壤测试数据库为基础建⽴,主要内容如下:
⼟壤化学性状数据:包括⼟壤有机质、⼟壤全氮、⼟壤有效磷、⼟壤速效钾、⼟
壤有效硼、⼟壤有效铁锰铜锌、⼟壤阳离⼦交换量、⼟壤有效硫等
耕地地⼒评价所需检测数据:包括⼟壤有机质、⼟壤pH、⼟壤全氮、⼟壤有效磷、
⼟壤速效钾、⼟壤缓效钾、⼟壤有效铁锰铜锌硼钼、⼟壤阳离⼦交换量、⼟壤有效钙镁硫硅等
Ⅲ、⽥间试验数据的录⼊
以⽥间试验结果数据库、植物测试结果数据库为基础建⽴,包括主要内容如下:
试验地基本情况数据:地址信息、⼟壤类型、⼟壤与植株养分含量、试验⽓象因
素、其他⼟壤基本情况、农业⽣产情况等
收获与计产数据:各⼩区作物产量情况等
Ⅳ、⽥间⽰范数据的录⼊
以⽥间⽰范结果数据库为基础建⽴,包括主要内容如下:
试验地基本情况数据:地址信息、⼟壤类型、⼟壤养分含量、其他⼟壤基本情况

试验数据分析和肥效评价数据:试验结果统计分析数据、肥效评价数据等
Ⅴ、跟踪调查数据的录⼊
以农户施肥情况跟踪调查表、施肥准确度评价统计表为基础建⽴,包括主要内容如下:
施肥情况调查数据:采⽤配⽅肥后的施肥次数、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等?测⼟配⽅施肥执⾏情况及效果数据:推荐配⽅施肥量、实际施肥量、增产效果等
由专⼈录⼊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3083张、信息指标15.7万个,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309张、信息指标4944个,录⼊试验结果汇总表26张、⽰范点结果汇总表21张,录⼊⼟壤测试结果汇总表3083张、测试值指标3.0268万个。

1.7数据汇总分析
数据审核:对数据的合理性进⾏判断,查询不满⾜要求的数据
数据汇总:根据上报数据对相关的指标进⾏汇总
数据分析:针对填报的数据对不同指标的不同组合进⾏的综合统计。

应⽤内置许
多常⽤的分析模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分析指标。

1.8数据管理
1.8.1字典管理
具体包括指标浏览和字典浏览,其中指标浏览分为⼟壤、农作物、有机费等多个系统相关指标类;字典浏览为数据表单中各个录⼊单元(指标)的数值范围,在数据录⼊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字典”的指标有效范围进⾏⾃动检查,不满⾜录⼊条件的系统会⾃动提⽰。

同时数据字典可以导出到EXCEL⽂档中,在数据录⼊时作为参考。

1.8.2数据管理
包括数据的查询、浏览、修改、上报、导⼊、导出、传输、备份、恢复。

1.8.3数据上报
从不同⾓度统计本级系统数据填报情况,同时将已经填写的数据表单上报给上级管理机关。

1.8.4汇总分析
进⾏数据的审核、汇总、分析。

2、数据的质量控制
2.1规范录⼊
对所有填写好的表格数据审核定稿后再录⼊,数据录⼊应有专⼈负责,数据录⼊后还应仔细检查,避免数据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条件的地⽅还可采取⼆⼈录⼊相互对照的⽅法,保证数据录⼊⽆误后,再根据⽂件名编码规范命名后保存在数据库中,同时将县级数据上报到省级数据库中。

数值型资料:应注意量纲、上下限、⼩数点位数、数据长度等。

地名:应注意汉字多⾳字、繁简体、简全称等问题。

⼟壤类型、地形地貌、成⼟母质等:要严格按照省统⼀要求填写,不可以随意加字、减字。

耕地⾯积数据:以当地政府公布的数据(⼟地详查⾯积)为准,使⽤与现状图、⾏政图同年的数据。

⼟壤和植株测试数据: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测试⽅法进⾏分析测试,严格执⾏化验室数据质量审核制度,经审核可信的数据保留,对检测数据明显偏⾼或偏低,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是剔除,⼆是返回检验室重新测定,测试数据要严格按数据字典的要求保留⼩数位。

野外调查原始表格:明确专⼈负责对野外调查组移交的所有野外调查原始表格进⾏复核,审查相关内容填写是否齐全、有关属性数据的描述是否规范、数据指标是否符合逻辑。

2.2数据库安全控制:
为防⽌数据被恶性破坏或⽆意损坏,要建⽴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是对数据存⼊、取出的⽅式和权限进⾏控制。

⼆是定期备份数据,建⽴数据副本,各地还要定期把数据刻录成光盘,存放在安全的地⽅或进⾏异地备份。

2.3建⽴测⼟配⽅施肥数据库的注意事项:
数据库的建⽴与录⼊统⼀使⽤农业部委托开发的测⼟配⽅施肥属性数据管理系统;
为了便于数据管理,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对接,在建⽴属性数据库的同时,与空间数据库中的图斑编码⼀⼀对应的进⾏编码;
各种数据库在录⼊过程中,⼀定要⾮常⼩⼼,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将影响到整个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注意⽤词要统⼀,不要出现错字,特别是地形部位、剖⾯构型等属性要按省站统⼀规定填写;
3、数据库完成情况
3.1系统“字典管理”的修改完善情况
经过培训后,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对县级⾏政区划代码表、县⼟壤类型代码表、作物品种特征表、肥料品种特征表⼏⽅⾯内容进⾏了修改、补充、完善。

3.2调查、测试数据的补充、审核情况
组织⼈员对3083张采样点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中的相同项⽬进⾏室内补充、审核,同时对所有试验⽰范数据、⼟样测试数据等内容进⾏审核,及时改正。

3.3数据的录⼊完成情况
3.3.1⽥间调查数据的录⼊
由专⼈录⼊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3083张、信息指标15.7万个,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309张、信息指标4944个。

3.3.2⼟壤检测数据的录⼊
以⼟壤测试数据库为基础建⽴,录⼊包括⼟壤有机质、⼟壤pH、⼟壤全氮、⼟壤有效磷、⼟壤速效钾、⼟壤有效硼、⼟壤有效铁锰铜锌、⼟壤有效硫等⼟壤化学性状数据表3083张、测试值指标30268万个。

3.3.3⽥间试验数据的录⼊
以⽥间试验结果数据库、植物测试结果数据库为基础建⽴,录⼊试验地基本情况数据及收获与计产数据。

3.3.4⽥间⽰范数据的录⼊
以⽥间⽰范结果数据库为基础建⽴,录⼊试验地基本情况数据、试验数据分析和肥效评价数据等。

4、数据管理
4.1字典管理
具体包括指标浏览和字典浏览,其中指标浏览分为⼟壤、农作物、有机肥等多个系统相关指标类;字典浏览为数据表单中各个录⼊单元(指标)的数值范围,在数据录⼊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字典”的指标有效范围进⾏⾃动检查,不满⾜录⼊条件的系统会
⾃动提⽰。

同时数据字典可以导出到EXCEL⽂档中,在数据录⼊时作为参考。

4.2数据管理
包括数据的查询、浏览、修改、上报、导⼊、导出、传输、备份、恢复。

4.3数据上报
从不同⾓度统计本级系统数据填报情况,按时将已经填写的数据库上报给上级管理机关。

4.4汇总分析
进⾏数据的审核、汇总、分析。

5、数据库运⽤
5.1县域耕地地⼒评价的运⽤
根据已经建⽴的测⼟配⽅施肥数据库,建⽴了府⾕县耕地地⼒评价报告。

5.2县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施肥指标体系的建设
根据测⼟配⽅施肥数据库,初步制定了府⾕县⼟壤养分丰缺指标,进⼀步建⽴了施肥指标体系。

5.3作物配⽅制定与配⽅肥的研发
根据测⼟配⽅施肥数据库,制定了⽟⽶、马铃薯、绿⾖等主要作物分区施肥配⽅。

5.4测⼟配⽅施肥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与应⽤
运⽤测⼟配⽅施肥数据库,逐步建⽴府⾕县测⼟配⽅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便群众查询、使⽤。

上⼀页下⼀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