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什么是声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
二、定向自学(8分钟)
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快速阅读课本P26-29,并找到相关的答案。
(1)什么是声源?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朵的?
(4)声音都可通过哪些介质传播?传播速度如何?
(5)声音可以分成几种?
板书: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
声音通过物体的振动产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声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声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通过声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超声波和次声波。
教学难点
声音通过各种不同介质进行传播。
教学准备
班班通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法
体验法、实验探究、阅读
声音通过声波的传播到达人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进行传播;传播的速度关系——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150C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根据发声频率可分为次声、超声和人可以听到的声音。
三、讨论交流(15分钟)
小组活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可以借助语言、画图、举例或实验演示等方法来表达。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课题:认识声现象
主备人:皮娟
教学时间:年月日
累计课时:第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学习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体验活动: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发出声音,体验发声物体的发声时的特点。
讨论交流:我们听到的声音都经过了哪些介质?你能分别举例说明声音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的实例吗?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知识。
讨论:声音传播需要时间,运动会上计时裁判计时时是以发令枪的声音作为计时信号,还是冒出的枪烟呢?
3、声波
说明:对比水波,及长绳在甩起来。
五、当堂检测(8分钟)
练习册:T4 T5 T6 T9 T11 T14 T15
六、作业
课后P40
T1
练习册:T12
教后反思
教学用具
音叉、烧杯、手机、纸条、真空不能传声演示器、水槽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2分钟)
学生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的声世界中,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声音,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让其发出声音吗?
教师:大家表现都不错,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些声音都是如何发出的呢?
(2)这些声音又是如何到达我们耳朵的?
四、补充拓展(12分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并不是声音停止,声音还可以传播,所有还可以听到声音。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说明:人与人可以通过说话进行信息的交流;发出的次声波能产生破坏(杀人),震碎玻璃等。(课本P40,发展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