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12(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12(无答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12(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12(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12
1、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已知2KClO32KCl+3O2↑,CuO也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甲同学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对比试验:
I.将x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II.将3.0gKClO3与1。

0gCuO 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①I中x的值为;②I I中的CuO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
浓度
MnO2的质

相同时间内产生O2
的体积
I50.0g1%0。

1g9mL
I
I
50。

0g2%0.1g16mL
I
I
I
50.0g4%0.1g31mL
【数据处理及结论】
①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填编号).
②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分解得快.
③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经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4)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自动加液过滤装置:在普通过滤装置的漏斗上安装一个自动加液装置(图3).使用时,滤液不会溢出,过滤又较快,整个过程无须人照顾.自动加液装置中A管为“液体流出管”,B管为“空气导入管”.A管上口高出B管口约1cm.试回答问题:A管上口高出B管上口的理由是.
2、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钙,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主要用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小明依据资料显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
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当,开始
收集氧气.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并将集气
瓶(填“正放”或“倒放”)在桌
上.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
泡缓慢放出.
③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
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
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推导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3)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3、下列是初三某合作学习小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研究过程,请你参与其中.(一)在实验制取过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烧瓶内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填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是;
(3)小兵同学在用此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在烧瓶内装入固体药品,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内液体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4)小兵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进行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请帮他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
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
CO2密度比空气大,
且.
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收集过程分析集满现象:.“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向收集到的CO2集
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
间较短.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
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

①;②.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12345
硫酸浓度(%)1520253035
气体体积(mL)3547
555142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A B C D E
温度(℃)4050607080
现象和比较有少量
气泡
气泡比A
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
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
常温用盐酸反应相

反应激烈,迅速
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你认为该研究小组还可以研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