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半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半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山东省简称齐鲁,起源于()
A . 远古传说
B . 西周分封
C . 甲骨文记载
D . 古代地名
2. (2分) (2018高一下·沭阳期中)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

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下列最有可能是诗中所咏工具是()
A . 曲辕犁
B . 水排
C . 翻车
D . 筒车
3. (2分)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 . 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 .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 . 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 . 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4. (2分) (2019高二下·镇赉期中) 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也说:“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表明()
A . 周人对礼乐文化发展的自信
B . 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民族交融
C . 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D . “礼”成为华夷之辩的主要内容
5. (2分)《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 . 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 . 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 .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6. (2分)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 . 提倡维新变法
B .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 . 宣传科学救国
D . 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7. (2分) 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其原因是()
A . 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
B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 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D .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8. (2分) (2019高一上·咸阳期中) 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
A .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 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9. (2分) (2018高二下·北京期末) 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 . 孙中山提倡的
B . 有了共同的阶段斗争目标
C . 增加了反帝要求
D . 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10. (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 . 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 . 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 . 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11. (2分)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
A .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 .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 .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 .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12. (2分)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 . 西、葡两国扩充了资本
B . 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 . 扩充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 .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13. (2分) (2018高二下·周口期末) 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的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法律、社会方面的,还是政府方面的。

”在此,阿伦·布洛克()
A . 赞赏启蒙思想家抨击专制统治的腐朽
B . 认为批判的理性能够应用于众多领域
C . 肯定启蒙思想家敢于挑战权威和政府
D . 指出英国启蒙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4. (2分) 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美欧发达国家。

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表明()
A . 形成了欧美亚三足鼎立的局面
B . 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
C . 美国大力实施“重返亚洲”战略
D . “一超多强”格局日趋模糊
15. (2分) (2017高三上·新乡月考) 观察下面苏联年人均消费食品数量(公斤)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A . 苏联集体农庄的优越性
B . 余粮收集制的合理性
C . 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D . 新经济政策的落后性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20分)
16. (5分) (2018高一下·遵义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这种管制(国家和君主干预经济生活)几乎毫无例外地必定是无用的或有害的。

”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

它的职能是:“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

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中亚当·斯密批评了当时中国什么政策?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17. (15分) (2017高一上·吉安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帝保佑吾王,祝他万寿无疆。

神佑吾王,常胜利,沭荣光……”
——引自《天佑吾王》(1745年第一次公开演唱,后为英国国歌)
材料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
——引自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该歌第一次演唱时,“吾王”的实际地位如何?当时英国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中“旧邦新造”的含义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该歌表达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20分)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
答案:17-3、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