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传输模式3(TM3)
LTE前台考试分析及主要无线参数
![LTE前台考试分析及主要无线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a6ce881fa26925c52cc5bfd1.png)
二、CDS 后台软件分析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后分析插件,对日志文件的测试数据进行深度处理
在软件左侧导航栏点击 出分析窗口,用户可以将
后分析插件按钮,即可弹出对应管理区,双击插件名称即可弹
图 62 后台功能菜单 LTE 子帧信息录制:对于记录下的子帧级信息进行显示 地理分析:google earth:以 google earth为地图背景的图形化分析 地理分析:MapX:以maoinfo 图层为背景的图形化分析 数据时间图:时间区段为基准的数据分析 统计:IE-距离关系:以距离为基准的分析 统计:IE 数据:IE 数据全分析,提供了详细分析、PDF、CDF 等 统计:IE 事件:事件全分析 统计:信令消息:信令全分析
IE 数据拖动至分析窗口,然后在红框处输入距离步长、频点、PCI后,点击执行按钮 自动完成分析
,即可
统计:事件
图 6-5 IE-距离关系视图
事件分析,可以将任一事件,按照发生的时刻,进行单独统计。打开事件分析窗口后,从事件管
事件发生可以用来决定UE 是否切换到邻居小区。ﻫ4.事件 A4,用于触发异频切换。当邻区质量 高于指定门限时 UE上报 A4 事件; 切换相关参数: CIO(小区偏移量):通过修改该值可以优化调整切换带,值越大越容易向邻区切换,值越小越不 容易切向邻区。 小区偏置:控制小区重选,值越大越不容易重选到邻区,值越小越容易重选到邻区。 同频切换幅度迟滞:表示同频切换测量事件 A3的迟滞,可减少由于无线信号波动导致的同频切 换事件的触发次数,降低乒乓切换以及误判,该值越大越容易防止乒乓和误判。ﻫ同频切换时间迟 滞:表示同频切换测量事件 A3 的时间迟滞。 同频切换偏置:表示同频切换中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该值越大标识需要目标小区有 更好的服务质量才会发起切换。 子帧配置:
LTE的9种传输模式和7个切换事件
![LTE的9种传输模式和7个切换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2db7747375a417866f8f71.png)
LTE的9种传输模式:1. TM1 ,单天线端口传输: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2. TM2开环发射分集:不需要反馈PM,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分集能够提供分集增益3. TM3,开环空间复用:不需要反馈PM,合适于终端(UE高速移动的情况4. TM4闭环空间复用:需要反馈PM,适合于信道条件较好的场合,用于提供高的数据率传输5. TM5,MU-MIM传输模式(下行多用户MIMO: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6. TM6闭环发射分集,闭环Rank1预编码的传输:需要反馈PM,主要适合于小区边缘的情况7. TM7,Port5 的单流Beamforming 模式:主要也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8. TM8,双流Beamforming模式:可以用于小区边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9. TM9,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必须牢记的7 个切换事件:事件A1表示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当满足事件触发条件时UE便上报测量报告,eNodeB停止异频/异系统测量。
但在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中,事件A1 用于启动异频测量。
事件A2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当满足事件触发条件时UE便上报测量报告,eNodeB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
但在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中,事件A2用于停止异频测量。
事件A3 表示同频/ 异频邻区质量相比服务小区质量高出一定门限,当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同频/异频切换请求。
事件A4表示异频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频切换请求。
事件A5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同时异频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频切换请求。
事件B1 表示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
LTE传输模式和DCI
![LTE传输模式和DCI](https://img.taocdn.com/s3/m/66bdb97e02768e9951e738bb.png)
Transmission mode: DCI Format:TM1 Single-antenna port; port 0 1, 1A单天线端口传输TM2 Transmit diversity 1, 1A传输分集TM3 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2A开环MIMO(Large delay CDD)TM4 Closed-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2闭环MIMO(PMI反馈)TM5 Multi-user MIMO 1DTM6 Closed-loop Rank=1 precoding 1BTM7 Single-antenna port; port 5 1, 1A UE-specific RS,用于beamforming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f. 36.212) => Carriered by PDCCH∙Format 0: 用于上行传输, PUSCH的调度∙Flag for format0/format1A differentiation - 1 bit,0=>format 0and1=>format 1A∙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 and hoping resource allocation∙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HARQ information and redundancy version∙TPC command for scheduled PUSCH– 2 bits∙CQI request – 1bit∙Format 1: 用于传输分集,单码字 PDSCH的调度 (Used for the scheduling of single codeword PDSCH) (TM1, 2, and 7-not support)∙Resource allocation type, e.g.: type 0 / type 1 – 1bit∙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 5 bits∙HARQ process number – 4 bits∙TPC command for PUCCH– 2 bits∙Format 1A: 用于下行传输,单码字 PDSCH调度,下行数据触发随机接入过程, 适用所有 TM 传输模式。
LTE题库分类整理后
![LTE题库分类整理后](https://img.taocdn.com/s3/m/a3b9641aba1aa8114431d986.png)
39
衡量LTE覆盖和信号质量基本测量量是什么?
40
简单说明CFI信息的含义?
41
简述LTE跟踪区边界的规划原则。
42 43 44 45 46
简述LTE系统中TAC规划的主要原则 简述MIMO的技术优势。 简述OFDM的基本原理。 简述OFDM的技术优势。 简述OFDM技术的缺点。
47
简述RSRP,RSSI,RSRQ 的定义。
4
5
6 7
8
9
LTE RBS6000设备的IP地址为192.168.216.1,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52, 则若想将电脑与该设备能够通信,则电 脑的ip地址应设为? LTE 中参考信号(RS)的作用是哪些? LTE 中的上下行分别用什么HARQ 协议? LTE/EPC网络用于数据传送的数据通道叫什么?并指出 其构成部分。
编号
题目
LTE有哪些关键技术,请列举简要说明。(至少3条)
1
2
简述EPC核心网的主要网元和功能。
3
请简述当进行多邻区干扰测试,在天线传输模式为DL: TM2/3/7自适应情况下,各种模式的应用场景。 Band38 频段的起始频点为2570MHZ,该频点对应的频点 号EARFCN 为37750,Raster 为100KHZ。如果设定 TDLTE 中心频点为2595,请问:该频点对应的EARFCN 为多少? eNodeB 根据UE 上报的信令计算出TA,只有在需要调整 TA 时下指令给UE 调整,已知 需要调整的时间粒度为16Ts,计算这个时间对应的空间 距离变化是多少?(注意此时 间包含了UE 上报/ENodeB 指配双程的时间)。 EPC核心网的中文及英文全称是什么? EPS 承载 (bearer) 分为哪两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建 立? ICIC干扰协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式?
LTE参数说明
![LTE参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4800d5c65ce0508773213e1.png)
LTE一些参数说明1.RSRP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是衡量系统无线网络覆盖率的重要指标。
RSRP是一个表示接收信号强度的绝对值,一定程度上可反映UE距离基站的远近,因此这个KPI值可以用来度量小区覆盖范围大小。
RSRP是承载小区参考信号RE 上的线性平均功率,取值-140到-44,单位dBm。
计算公式:RSRP = P RS * PathLoss其中,RSRP:在系统接收带宽内,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P RS:在系统接收带宽内,小区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平均;PathLoss: eNodeB与UE之间的路径损耗。
2.SINR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信噪比”。
下行SINR计算:将RB(Resource Blank LTE中能够调度的最小单位,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频域最小单位,时域对应1个slot,频域上对应12个连续子载波-Subcarrier)上的功率平均分配到各个RE(Resource Element LTE中最小的资源单元,也是承载用户信息的最小单位,时域:一个加CP的OFDM符号,频域:1个子载波)上。
下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RS)的SINR = RS接收功率 /(干扰功率 + 噪声功率)= S/(I+N) ,RS接收功率 = RS发射功率 * 链路损耗,干扰功率 = RS所占的RE 上接收到的邻小区的功率之和。
上行SINR计算:每个UE的上行SRS(上行参考信号的一种,信道质量测量,称为SRS)都放置在一个子帧的最后一个块中。
SRS的频域间隔为两个等效子载波。
所以一个UE的SRS的干扰只来自于其他UE的SRS。
SINR = SRS接收功率 /(干扰功率 + 噪声功率),SRS接收功率 = SRS发射功率 * 链路损耗,干扰功率 = 邻小区内所有UE的SRS接收功率之和。
LTE知识点
![LTE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9a5d6c0242a8956aece448.png)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ONU分为有源光网络单元和无源光网络单元。
一般把装有包括光接收机、上行光发射机、多个桥接放大器网络监控的设备叫做光节点。
PON使用单光纤连接到OLT,然后OLT连接到ONU。
ONU提供数据、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语音(使用IAD,即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等业务,真正实现“triple-play”应用。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AAA是验证、授权和记账(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三个英文单词的简称。
AAA服务器(AAA server)是一个能够处理用户访问请求的服务器程序。
提供验证授权以及帐户服务。
AAA服务器通常同网络访问控制、网关服务器、数据库以及用户信息目录等协同工作。
同AAA服务器协作的网络连接服务器接口是“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
当存在RRC连接时,UE处于RRC连接状态,否则为RRC IDLE状态CSFB:4G网络拨打到响铃7秒多,4G回落到2G网络1秒多,冲2G秒会4G网络RRC流程EPS = UE + E-UTRAN + EPCEPC = Evolved Packet Core,是核心网;EPS = Evolved Packet System是整个网络体系的全称,可类似理解为咱们以前的UMTS。
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实际上是与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计划)相对应的,是3GPP当初提出的两大研究计划的名称,分别侧重网络架构和无线接入技术。
lte单双流
![lte单双流](https://img.taocdn.com/s3/m/827141c2852458fb760b5637.png)
单双流1、关于流的一些定义1、流指的是数据流,数据传输的一种形式,而“单双流”是指有多少路数据在同时传输。
2、RI(RankIndicator),秩指示,用来指示PDCSH有效的数据层数。
如果秩为1,代表只能传一路独立的信号;秩为2,代表能同时传两路独立的信号。
如在TM3模式下,可根据RI的数值判断UE的单双流状态。
若RI=1,UE处于单流的传输状态;若RI=2,UE处于双流的传输状态。
3、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
CQI用来反映下行PDSCH的信道质量,用0-15来表示,15表示信道质量最好。
UE会上发CQI给eNodeB,eNodeB得到CQI值后会判断当前的PDSCH信道条件从而调度PDSCH。
4、双流是否启动,是由终端上报的CQI决定的,而终端上报的CQI又是由SINR值决定,所以优化单双流最关键的是进行SINR值的优化。
2、怎样看是否运用到双流:1、华为的前台测试软件Probe可以看到是否运用双流,具体如下:(1)radioparameters窗口,从传输模式(transmissionmode)可以看,tm3为双流,tm1、tm2和tm7只支持单流。
(2)还可以在mcs窗口观察,窗口内有两列数字;当两列数字都不为0时,则说明是双流;当左边一列的不全为零,右边的一边全为0,则说明是单流。
(3)还可以通过RANKSINR来判断,如果是单流的话,则SINR值对应的是RANK1SINR项有显示;如里是双流的话,RANK1SINR、RANK2SINR项都有显示。
2、后台网管可以通过查天线收发模式配置,一发一收就是单流,两发两收是双流。
3.什么是多天线多天线技术是一种统称,可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分为普通天线传输、分集传输、MIMO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
eNodeB不但能支持多天线接收,还支持多天线发射,而UE暂只能支持多天线接收,不支持多天线发射。
(1)普通的单天线传输,数据流只有一路,所以是单流;(2)分集传输,虽然有多路数据在传输,但两路数据流传输的顺序不同,传输的内容相同,所以对用户来讲,还是单流,只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有效性;(3)MIMO空间复用利用多个天线,同时传输不同的内容,对于用户来说,相当于一次有多路数据流,所以称为双流;空分复用一般运用在一定的高SINR环境中。
LTE题库
![LTE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4c2c9afb0717fd5360cdc4e.png)
参考答案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RSRP是指整个20M带宽上所有RE的接收功率强度之和。 LTE网络下,TA用于寻呼位置管理,因此TA规划的越小越好。 PCI规划中只需要保证主小区的PCI与邻区的PCI不相同。 TD-LTE的PRACH只能采用格式4。 LTE双室分速率高于单室分,所以室分应该全部建成双路。 站点过高容易引起越区覆盖,因此规划中要合理控制站点高度。 LTE下行传输模式中TM2适用于单天线端口传输: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 TD-LTE 上下行传输使用的最小资源单位是RB。 LTE系统业务包括CS域和PS域业务,CSFB就是一种CS业务。 TD-LTE下行传输模式TM3可以提供单流或双流传输方案。 TD-LTE下行传输模式TM8可以提供单流或双流传输方案。 一个时隙中,频域上连续的宽度为150kHz的物理资源称为一个资源块。 LTE小区搜索基于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多注册TA是多个TA组成一个TA列表(TA List),这些TA同时分配给一个UE; UE在TA List间移动不需要执行TA更新。 1× 3频率规划:指全网总共使用3个频点,一个基站分为3个扇区,每个扇区使用不 同的频点。 1× 1频率规划:指所有基站的所有小区使用一个相同的频点组网,复用度为1,以 一个站为簇实现无缝的连续覆盖。 PCI规划即物理小区ID规划,类似于UMTS的扰码规划或者CDMA中的PN码规划 。 TA规划也就是跟踪区的规划,类似于2G/3G网络当中的位置区规划。 PRACH规划也就是ZC根序列的规划,目的是为小区分配ZC根序列索引以保证相邻 小区使用该索引生成的前导序列不同,从而降低相邻小区使用相同的前导序列而 产生的相互干扰。 CAT5和CAT4的终端的下行峰值速率是一样的。 PRACH规划与小区覆盖半径相关,小区覆盖越远则需要的ZC根序列越多。 LTE下行传输模式中TM6为:Rank1的传输,主要适合于小区边缘的情况。 A频段的TD-SCDMA网络在升级为TD-LTE网络时,RRU无需新增或替换即可直接 使用。 TD-LTE上下行业务信道都以RB为单位进行调度。 在TD-LTE上行链路中采用接收分集可有效降低手机发射功率。 LTE特性和算法对链路预算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链路预算过程中需要体现此影 响。 如果采用 TD-LTE系统组网,必须采用8天线规模建网,2天线不能独立建网。 从3G系统看,一般城市密集区,比如CBD区域,对室内业务要求较高。 缩小宏站的覆盖距离,不一定能提升室内覆盖性能。 链路预算的覆盖半径是由中心用户速率要求确定的。 为了能够提高上下行分组数据速率并承载更多的话音业务、减少时延,在频谱资 源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大带宽进行实际组网部署。 如果在接收信号带外存在强信号,只要其与测试信号频率不重合便无需加装滤波 器。 LTE系统中,业务负载的不同将带来干扰的变化,但不会影响覆盖性能的变化。 LTE频率规划时,频率复用距离以内的小区使用不同频点,避免同频干扰。 TD-LTE宏蜂窝基站可选择采用八阵元天线和两阵元天线等类型天线,八阵元天线 在系统性能,尤其是小区边缘吞吐量的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 发射分集利用了天线间的弱相关性,可用于业务信道,但不可用于控制信道。 LTE采用自组织网络(SON)技术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及网络复杂度,如网络的自动 配置和自动优化功能。 LTE下行传输模式中TM2为发送分集模式: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 干扰较大的情况。 UE等级为category 5的终端可以支持上行64QAM调制方式。 TD-LTE规划仿真整体流程与TD-SCDMA的规划仿真没有本质区别。
TD-LTE的传输模式
![TD-LTE的传输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3b0b9061eb91a37f0115c59.png)
四、TD-LTE传输模式的MIMO技术方案
LTE的7个传输模式中6 个分别应用了四种MIMO技术方案:传输 分集(TD),波束赋型(Beamforming),空间复用(SM),多 用户MIMO(MU-MIMO): TM1.为普通单天线传输模式。 TM2.TransmitDiversity 模式:分2发送天线的SFBC,和4发送 天线的SFBC+FSTD两种方案。
TD-LTE R8中定义了7种PDSCH传输模式,TD-LTE R9在此基础上 增加了一种新的传输模式(双流Beamforming),TD-LTEAdvanced R10又增加了一种传输模式TM9(Beamforming和 分集)。每种传输模式中,都包含了两种传输方案,其中一种 传输方式称为回退方式,主要用于信道状态突变或传输模式切 换时的过渡状态。回退方式一般都采用可靠性较高的发射分集 传输。除了回退方式之外,每种传输模式中的另外一种传输方 式称为主要传输方式。
传输分集(TM2)用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主要是针 对小区边缘用户,TM3,TM4主要是针对小区中央的用户,提高 峰值速率。MU-MIMO是为了提高吞吐量,用于小区中的业务密集 区。TM6,TM7是用于增强小区覆盖,也是用于边缘用户。不过6 是针对FDD,7是针对TDD而已。
五、与预编码相关的传输模式
信道质量不好时,如小区边缘
结合复用和智能天线技术,进行多路波束赋形发送, 既提高用户信号强度,又提高用户的峰值和均值速率
信道质量较高且具有一定空间 独立性时(信道质量介于单流 beamforming与空间复用之间)
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 传输,
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二、TD-LTE不同版本的传输模式
LTE下行TM模式通俗说明
![LTE下行TM模式通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d1ca0a6376baf1ffd4fad6a.png)
8种TM简单说明如下
另外还有模式8在3GPP的R9版本中加入,是对TM7的单流进行了改进变NB根据UE移动过程中RF环境的变化,可以控制UE进行TM模式 间变换和模式内变换以达到最佳效果。
➢ TM模式间变换是通过高层RRC信令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来控制的。
LTE下行传输模式的TM 通俗解释
1
TM=Transport Mode ➢对于承载数据业务的技术来说,下行的数
据传输更为受到重视,因为大多数数据业 务大都是在下行发生的,LTE中承担下行 主要数据传输承载任务的信道是PDSCH (Packet Downlink Share Channel), 3GPP规范针对不同的RF环境定义了8种 传输模式,也就是常说的TM1-TM8
➢ TM模式内变换是通过相应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dication)的event类型来动态调整
4
我们已经在实际环境中得到的不同TM模式下的物理层 downlink peak throughput如下(该模式中最佳RF环境 下):
➢ TM1:40Mbps or so (Config1) ➢ TM2: 40Mbps or so (Config1) ➢ TM3: 80Mbps or more (Config1)112Mbps(Config2) ➢ TM4:80Mbps or more (Config1)112Mbps(Config2) ➢ TM5: none ➢ TM6: none ➢ TM7:40Mbps or so (Config1)
5
The End
6
LTE题库判断题
![LTE题库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610348844769eae009edf2.png)
PHICH符号个数是由PBCH获得。
正确
传输分集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结合时间/频率上的选择性,为信号的传递更多的副本,提高信号的质量,从而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正确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0-4中的一个或多个端口上传输。
正确
PDCCH信道是由CCE组成,不同的控制信道格式规定了不同的CCE数目。
错误
采用高阶天线MIMO技术和正交传输技术可以提高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正确
LTE支持两种类型的无线帧结构:类型1,适应于全双工和半双工的FDD模式,类型2适应于TDD模式。
正确
跨X2口切换为软切换,跨S1口切换是硬切换。
错误
天线端口是由参考信号来定义的。
正确
LTE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上承载了邻区相关的信息。
正确
在LTE寻呼过程中,需要给某个地域范围内的所有UE发送寻呼消息,寻呼的地域范围是以TA(Tracking Area)为粒度进行划分的。
正确
对于同一个UE,PUSCH和PUCCH可以同时进行传输。
错误
E-UTRA小区搜索基于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以及下行参考信号完成。
正确
对于控制信道PDCCH,配置不同的CCE等级有不同覆盖。
正确
TA调整命令是通过MAC CE下发的。
正确
S6a接口主要用于传送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用户管理数据。
正确
S11接口主要支持MME与SGW之间的移动管理和承载管理。
正确
一个SGW服务区只能由一个SGW管理。
错误
MME分配给手机用户的临时标识GUTI仅在MME范围内有效。
错误
LTE/EPC网络中M-TMSI长度为32bit。
LTE题库汇总(30000题)
![LTE题库汇总(300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2bec0452d380eb62946d5d.png)
实用文档之LTE MIMO 模式的学习理解
![实用文档之LTE MIMO 模式的学习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8d3f5b9011ca300a7c390b6.png)
实用文档之"MIMO 学习心得 --------Ellen wang"LTE的7个传输模式中6 个分别应用了四种MIMO技术方案:传输分集(TD),波束赋型(Beamforming),空间复用(SM),多用户MIMO (MU-MIMO):1.为普通单天线传输模式。
2.TransmitDiversity 模式:分2发送天线的SFBC,和4发送天线的SFBC+FSTD两种方案。
2发送天线的SFBC : SFBC是由STBC(Space Time BlockCode)演变而来,由于OFDM一个slot的符号数为奇数,因此不适于使用STBC,但频域资源是以RB=12个子载波来分配的,因此可以用连续两个子载波来代替连续两个时域符号,从而组成SFBC。
而当使用4发送天线时,SFBC+FSTD(Frequency SwitchedTransmit Diversity)被采用。
3.SM-open loop,UE仅仅反馈信道的RI(Rank Indicator)。
此时基站会使用CDD(Cycle Delay Diversity)技术。
4.SM-close loop,UE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反馈合适的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如利用系统容量最大计算合适的PMI)5.MU-MIMO,该方案将相同的时频资源通过空分,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6.close loop rank1——SM or BF,UE反馈信道信息使得基站选择合适的Precoding。
7.UE Special RS——BF,和BeamForming的前一种方式不同,这种方式无需UE反馈信道信息,而是基站通过上行信号进行方向估计,并在下行信号中插入UE Special RS。
基站可以让UE汇报UE Special RS估计出的CQI。
空间复用是为了提高传输数据数量,基于多码字的同时传输,即多个相互独立的数据流通过映射到不同的层,再由不同的天线发送出去。
MIMO的9种传输模式
![MIMO的9种传输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772cac1b14e852458fb57b3.png)
TM378门限优化方法TM9, 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TM2:单码字发射分集。
采用空频块码(SFBC,Space FrequencyBlockCode)进行空频编码,同一信息的多个信号副本分别通过多个衰落特性相互独立的信道进行发送,具有分集增益。
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TM3:双码字开环空间复用或单码字发射分集。
开环空间复用(SDM,SpaceDivisionMultiplex)是双流传输,终端不反馈信道信息,发射端根据预定义的信道信息来确定发射信号,采用大时延循环时延分集(CDD,CyclicDelayDiversity),主要用于信道质量较好的场景,如小区中心,以提升空口传输效率; TM7:单流波束赋形或发射分集。
基于用户的专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也叫Port5模式),发射端利用上行信号来估计下行信道的特征,在下行信号发送时,每根天线上乘以相应的特征权值,使其天线阵发射信号具有波束赋形效果,主要用于信道环境较差的场景,如小区边缘区域,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TM2模式仅包含发射分集(SFBC),TM3模式内包含开环空间复用(SDM)和发射分集(SFBC),TM7模式内包含基于用户的波束赋形(Port5)和发射分集(SFBC),而TM2/3/7模式间自适应包含以上3种传输模式。
单小区不同传输模式(TM)对比单小区不同传输模式对比测试主要目的是考察在空扰、50%和100%加扰场景下,TM2、TM3、TM7、TM2/3/7模式间自适应四种传输模式的性能优劣,特别是TM3和TM7的性能对比,并为后续全网场景参数优化给出参考。
单小区空扰场景,平均SINR接近20db,整体信道环境良好,平均下行吞吐量对比结果:模式间自适应=TM3>TM7>TM2。
信道环境良好,模式间自适应多处于TM3(SDM),因此两者下行吞吐量相当;TM7(Port5)在小区边缘的波束赋形增益使其平均吞吐量优于TM2(SFBC)。
TM3模式内单双流自适应切换性能对比-v3
![TM3模式内单双流自适应切换性能对比-v3](https://img.taocdn.com/s3/m/b294af0171fe910ef02df87a.png)
中国移动TD-LTE外场测试专题分析报告中兴TM3模式内单双流自适应切换性能对比广州外场测试组2011-7-31目录1专题背景................................................................................................................................. - 4 -1.1 测试环境........................................................................................................................ - 4 -1.2 测试数据分析............................................................................................................... - 6 -1.3 测试结论疑问............................................................................................................... - 7 -2原理分析................................................................................................................................. - 7 -3测试结论................................................................................................................................. - 8 -3.1 测试目的........................................................................................................................ - 8 -3.2 测试环境........................................................................................................................ - 8 -3.3测试步骤....................................................................................................................... - 10 -3.4 结果分析...................................................................................................................... - 11 -3.4.1 测试数据汇总 ................................................................................................. - 11 -3.4.2 小区遍历的数据分析..................................................................................... - 11 -3.4.2 定点测试数据分析......................................................................................... - 15 -4对比分析............................................................................................................................... - 19 -5总结....................................................................................................................................... - 19 -5.1 TM3模式内频繁切换的调整建议................................................................... - 19 -5.2 TM3模式内双流切单流的调整建议............................................................... - 19 -5.3 TM3模式内双流切单流的调整建议............................................................... - 20 -5.4 不同场景下TM3自适应切换策略................................................................. - 20 -5.5 其他问题............................................................................................................. - 20 -1专题背景广州中兴多天线测试小组在前期进行了用例MIMO与beamforming 自适应切换性能比较的预测试,在小区遍历测试中发现:与TM2模式相比,单UE下行吞吐量在TM3单双流自适应模式下提升效果并不明显,仅提升了3.2Mbps左右。
LTE常用TM模式分析对比
![LTE常用TM模式分析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cdbe0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f.png)
LTE常用TM模式分析对比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有多种TM (Transmission Mode)模式可供选择,可以根据网络需求和用户特点来选取合适的TM模式。
本文将对LTE常用的TM模式进行分析对比。
1.TM1模式:TM1模式是最基本的模式,适用于一个天线和一个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此模式下,用户可以享受最大的吞吐量,但天线的能量利用率较低。
2.TM2模式:TM2模式适用于一个小区中的两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
使用链路级调度,可以更好地满足多个用户之间的公平性要求。
该模式在用户间可以实现更高的吞吐量。
3.TM3模式:TM3模式适用于一个小区中的多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一个用户使用空间复用多址(SDMA)的方式进行传输,其他用户则采用链路级调度。
该模式可以提高频谱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干扰。
4.TM4模式:TM4模式适用于一个小区中的多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空间复用多址(SDMA)的方式进行传输。
该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但需要更复杂的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技术。
5.TM7模式:TM7模式适用于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天线系统,在该模式下,多个天线可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数据。
该模式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但需要更复杂的天线和信道估计算法。
通过对比这些常用的TM模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TM1模式适用于简单的LTE系统,用户间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最大的吞吐量。
2.TM2模式适用于小区中有两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可以同时实现较高的吞吐量和公平性。
3.TM3模式适用于小区中有多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可以提高频谱效率,但会带来一定的干扰。
4.TM4模式适用于需要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的场景,可以同时实现较高的频谱效率和容量,但需要更复杂的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技术。
5.TM7模式适用于MIMO天线系统,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但需要更复杂的天线和信道估计算法。
LTE常用TM模式分析对比
![LTE常用TM模式分析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dc1212a7f1922791788e8cb.png)
TM378门限优化方法TM2:单码字发射分集。
采纳空频块码(SFBC,Space FrequencyBlockCode)进行空频编码,同一信息的多个信号副安分别经过多个衰败特征互相独立的信道进行发送,拥有分集增益。
合适于小区边沿信道复杂,扰乱较大的状况,有时也用于高速的状况;TM3:双码字开环空间复用或单码字发射分集。
开环空间复用(SDM,SpaceDivisionMultiplex)是双流传输,终端不反应信道信息,发射端依据预约义的信道信息来确立发射信号,采纳大时延循环时延分集(CDD,CyclicDelayDiversity),主要用于信道质量较好的场景,如小区中心,以提高空口授输效率;TM7:单流波束赋形或发射分集。
鉴于用户的专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 ,也叫 Port5 模式 ) ,发射端利用上行信号来预计下行信道的特点,在下行信号发送时,每根天线上乘以相应的特点权值,使其天线阵发射信号拥有波束赋形成效,主要用于信道环境较差的场景,如小区边沿地区,能够有效抗衡扰乱。
TM2模式仅包括发射分集(SFBC) , TM3模式内包括开环空间复用包括鉴于用户的波束赋形(Port5)和发射分集(SFBC),而TM2/3/7(SDM)和发射分集 (SFBC) , TM7模式内模式间自适应包括以上 3 种传输模式。
单小区不一样传输模式(TM) 对照单小区不一样传输模式对照测试主要目的是观察在空扰、 50%和 100%加扰场景下, TM2、TM3、TM7、TM2/3/7模式间自适应四种传输模式的性能好坏,特别是 TM3和 TM7的性能对照,并为后续全网场景参数优化给出参照。
单小区空扰场景,均匀SINR 靠近 20db,整体信道环境优秀,均匀下行吞吐量对照结果:模式间自适应 =TM3>TM7>TM2。
信道环境优秀,模式间自适应多处于TM3(SDM),所以二者下行吞吐量相当;TM7(Port5)在小区边沿的波束赋形增益使其均匀吞吐量优于TM2(SFBC)。
LTE经典题库——石家庄
![LTE经典题库——石家庄](https://img.taocdn.com/s3/m/1a66fbced0d233d4b04e693d.png)
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规划原则
室内覆盖应遵循室内外覆盖一体化原则:确保室内分布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建设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电磁辐射值应满足国家标准。
天线的位置、数量和输出功率:尽量利用原2G系统天馈以及路由,合理设定天线的位置、数量和输出功率,来达到均匀覆盖并满足边缘场强要求;
噪声影响:尽量避免使用干线放大器,以减少噪声的引入;
考虑泄漏:为建立高品质的无线覆盖网络,在设计时应兼顾边缘场强的计算,保证不会产生明显的信号泄漏;
施工难度:考虑施工容易实现及施工效率,合理安排走线;
扩容考虑:考虑将来的扩容,采用宽频腔体耦合器、功分
主要四点因素
数据到达终端buffer,触发BSR及调度请求
基于UE的调度请求以及缓存报告,利用调度算法来分配上行资源
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调度授权,获取上行资源终端基于令牌桶算法,对不同逻辑信道复用封装后,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天线安装在避雷针45°保护角内。
天线的安装支架及抱杆须良好接地。
主要有三点:
是指新传时间点与重传时间点为定时同步关系,LTE FDD系统中,如终端在N时刻发送了上行新传数据,如果在n+4收到Nack反馈,将必须在n+8时间点做重传重传资源可以由eNB调度支配(自适应重传),或UE使用首传资源(非自适应重传)
同步HARQ仅应用在上行方向
答案:主要有以下4点:
清空所有服务小区的HARQ缓存
通知RRC释放所有服务小区PUCCH/SRS资源
清理所有配置SPS资源
如果后续有UL数据发送,触发RACH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传输模式3(TM3)
传输模式3(TM3)是LTE 3GPP release 8中的第一个四MIMO方案。
TM3有几个名字:开环空分复用、开环MIMO、Large Delay CDD (大时延CDD),或者就叫MIMO(不关心细节的那些人喜欢这么称呼……你知道那些人,鼻孔翕动,智能手机紧紧攥在手心:“拜托!赶快刷新我的微博!赶快刷新新浪体育!)
下表是3GPP TS 36.213中关于传输模式的表格的一部分:
配置为TM3的UE或者支持稳定强壮的transmit diversity发射分集,或者支持高吞吐量MIMO的一个名叫Large-delay cyclic delay diversity 或Large-delay CDD版本。
TM3支持2、3或4个transmission layer(传输层)的MIMO。
TM3在两个世界都有最好的表现:一个世界需要稳定的传输;另一个世界高吞吐量MIMO。
TM3没有任何其它三种MIMO传输方案的复杂性。
因此,TM3支持固网应用和移动网应用,同时还支持物联网应用。
这个传输模式没法帮第一类UE什么忙,因为后者不支持下行链路MIMO。
把TM3看成MIMO的入口吧!TM3可能是最简单的MIMO传输方案,因为它要求UE反馈的信息没有其它MIMO方案那么多,eNB 侧的决策工作也比较少。
对于eNB和UE来说,MIMO工作量都比较
少。
除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eNB需要做真正的决定:决定这个UE使用什么传输模式。
但是,这个工作比听上去简单。
根据从UE接收到的CQI和RI参数(不需要PMI),eNB中的调度软件将会动态选择是使用transmit diversity发射分集,还是使用Large Delay CDD(大时延CDD)。
因此,即便你的设备支持MIMO,它也不一定得到MIMO传输,除非估计的下行链路信道质量高于一个门限,而且Rank Indication大于1。
配置了TM3的UE会象配置了TM1和TM2的UE一样反馈信息:CQI和RI,区别在于CQI的值取决于反馈的RI——RI=1意味着反馈的CQI是基于发射分集传输;否则意味着CQI是基于使用Large-delay CDD 传输方案(2,3或4个传输层)的传输。
因为不需要反馈PMI,发射分集(基于2天线或者4天线)的precoding matrix(预编码矩阵)是3GPP中定义好的矩阵公式。
对于Large-delay CDD,如果是2天线传输,它们使用一个已知的时延数值和一个已知的预编码矩阵;如果是4天线传输,它们使用一个预先定义的最多4个预编码矩阵(基于使用的传输层的数量,即每个传输层使用不同预编码矩阵)的子集。
由于这意味着eNB可以做更少的决策,同时UE侧的复杂度降低(因为不需要测量PMI),因此你的PMI 数值不是基于现有的信道状态,因此MIMO性能可能与信道的不同状态不一致。
由于TM3支持MIMO,现在UE需要开始在DL控制信道寻找另一
个DCI:DCI Format 2A。
DCI Format 2A有支持传输两个codeword(码字)的额外参数——发射分集只需要一个码字,以及通知UE Large Delay CDD使用了几层的参数——这样UE才能知道DL MIMO传输使用了哪个预编码矩阵。
DCI Format 2A还能让UE知道发射分集正在使用两个天线还是四个天线。
TM3是你的入门级MIMO,因此你能够在享受高速数据传输的好处(信道条件允许时)时,不需要反馈很多信息。
TM3也能够让你得到强壮稳定的发射分集(当信道条件需要这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