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制度(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____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制度(2)
是指针对传染病疫情的管理和报告机制。

其目的是及时掌握疫情信息、科学分析疫情趋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疫情的蔓延和对公众的威胁。

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疫情监测和报告责任的明确: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公众的疫情监测和报告责任,建立起层级分明的责任体系。

2. 疫情信息的收集和传输:建立疫情信息收集和传输机制,包括建立疫情报告系统,指定具体的报告时间和内容要求,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及时的数据传输。

3. 疫情信息的分析和评估:建立专业团队对收集到的疫情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疫情的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等,为制定和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疫情报告的形式与频率:明确疫情报告的形式,包括定期报告、突发事件报告等。

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确定报告频率和报告等级。

5. 报告机制的协同与合作:建立多部门、多层级的协同工作机制,协调各方的行动,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合理配置。

6. 疫情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对疫情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发布有关疫情的信息,提高公众参与疫情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科学性,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