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高中语文《想北平》学案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州市高中语文《想北平》学案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解决生字词,握大意,理解主旨;
2.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3.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4.感受作家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学习】
1.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2.正音正字。

廿()粘合()菜圃()什刹()海橘()子
3.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质疑:
【课堂学习】
问题一:思考:标题的“想”能否换成“写”为什么?
问题二:作品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

但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

这样写有何作用?
问题三:速读4——6节,讨论:
1.这几小节主要写了北平的哪些特点?
2.主要运用了哪一种创作手法?具体内容是什么?
3.老舍为何要写北平的物产、北平平民的日常生活?
问题四:你认为文中有哪些语句较为精彩?请谈谈理由,并进而体会老舍的语言的特点。

【课堂小结】
【课后巩固】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对本文第(1)—(3)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而自己知道的太少,是为了表明本文是写“我的北平”。

B.作者用对自己母亲的爱来类比对北平的爱,突出了爱的真挚深厚。

C.作者反复说自己“爱北平”“要说而说不出”,是指“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

D.第(3)段中,作者用杜鹃作比喻,是取杜鹃啼声悲切的特点。

2.第(2)段中,作者说“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话回答)
3.第(4)—(7)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析第(4)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语在文中的含义。

5. 完成《锦绣前程》“能力提高”部分。

(选做)
【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