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比例尺与位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出重点。
板
书
设
计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⑴文字式: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250千米
⑵数字式:1:25000000或1/25000000
⑶线段式:(略)
3、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越大,地图内容越详细。
4、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四、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五、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
课
堂
小
结
1、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课
后
分
析
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还需要多练习。
作业批改情况
练习:确定图中所示的点的经纬度
在课本14页图1-13上确定密云的经纬度位置。
练习册第5页一7题。练习册第4页一6题。
1、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思考与回答。
思考与回答。
思考。
做练习与质疑。
读书理解。
做练习与质疑。
思考。
温故而知新。
会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复习(2分钟)
地图上的比例尺(15分钟)
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25分钟)
小结(3分钟)
第一部分:
1、经纬度书写:北纬30度,南纬50度,东经160度,西经20度,北京的经纬度,南回归线的纬度。
2、地图三要素是什么?
第二部分:
1、什么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表示地图上的长度比实际长度缩小的程度。公式为:
第6周
第1课次总第11节
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
比例尺与位置
教
学
目
的
(目标)
1、会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重点
1、会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难点
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知识结构及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意图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练习:练习册第7页3题。
3、比例尺的大小
地图册14页“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地图内容越详细。
练习:练习册P4单选4、5、8
4、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课本16页“做一做”。
练习:练习册第7页4题(从熊猫馆到犀牛馆走捷径路线需要走多远(米)?)
第三部分:
阅读课本16页“学法指导”。画出重点内容。
板
书
设
计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⑴文字式: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250千米
⑵数字式:1:25000000或1/25000000
⑶线段式:(略)
3、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越大,地图内容越详细。
4、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四、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五、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
课
堂
小
结
1、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课
后
分
析
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还需要多练习。
作业批改情况
练习:确定图中所示的点的经纬度
在课本14页图1-13上确定密云的经纬度位置。
练习册第5页一7题。练习册第4页一6题。
1、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思考与回答。
思考与回答。
思考。
做练习与质疑。
读书理解。
做练习与质疑。
思考。
温故而知新。
会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复习(2分钟)
地图上的比例尺(15分钟)
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25分钟)
小结(3分钟)
第一部分:
1、经纬度书写:北纬30度,南纬50度,东经160度,西经20度,北京的经纬度,南回归线的纬度。
2、地图三要素是什么?
第二部分:
1、什么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表示地图上的长度比实际长度缩小的程度。公式为:
第6周
第1课次总第11节
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
比例尺与位置
教
学
目
的
(目标)
1、会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重点
1、会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难点
会在地图上确定经纬度位置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知识结构及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意图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练习:练习册第7页3题。
3、比例尺的大小
地图册14页“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地图内容越详细。
练习:练习册P4单选4、5、8
4、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课本16页“做一做”。
练习:练习册第7页4题(从熊猫馆到犀牛馆走捷径路线需要走多远(米)?)
第三部分:
阅读课本16页“学法指导”。画出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