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遗症及护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后遗症
二、脑神经功能障碍
1、嗅觉丧失(3%-10%): 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嗅觉减退或丧失。 、嗅觉丧失( ) 2、视路损伤(0.5%-4%):表现一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或失明,一侧多 、视路损伤( 见,患眼有视野缺损,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可有存在(当対侧视力 存在及第三对脑神经无损害者)。 3、动眼神经功能异常 、动眼神经功能异常:眼肌运动障碍,有斜视及复试。动眼神经损伤 为:上睑下垂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展神经异常为:眼球内收, 不能外展。滑车神经异常为:为下外视。 4、第七和第八脑神经损伤 、 (1)、面肌麻痹:颜面局部麻木感,嚼肌无力,口角歪斜,张口时下颌 颌偏向患侧。 (2)、前庭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眩晕和行走不稳。 (3)、听力丧失:者常述耳鸣,外耳道阻塞感、听力减退,尤其对高 音感觉差,眼球震颤。 5、后组神经损伤(舌咽、迷走、副神经、舌下):后组神经位于颅后窝, 、后组神经损伤(舌咽、迷走、副神经、舌下) 损伤后会有,吞咽困难,患侧的咽反射消失或减退,舌后的1/3味觉消失, 软腭运动障碍,声带嘶哑,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瘫痪,垂肩,舌肌萎缩, 伸舌偏向患侧。 。
颅脑损伤后遗症-运动障碍的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思想工作。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家属须鼓励 病人乐观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 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 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防止足下垂,应 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3)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止肢 体挛缩、畸形。 (4)预防并发症: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 容易发生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 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 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应 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要有足够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保证 足够营养。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 饭前给1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采用热开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 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 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 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 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 (5)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瘫痪有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 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穿 衣服、洗脸、吃饭等。
四、言语交流障碍
失语症分类: 失语症分类:
运动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 传导性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 命名性失语症 皮质下失语症
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也叫broca失语症,表现 为患者的言语输出是非流利型,复述差, 但听理解能力相对较好,能够理解一般对 话,但理解复杂的句法结构句子有困难。 有说话费力、缓慢、音韵差的特点。书写 同言语输出差异不大(书写缓慢费力,缺 乏语法功能,句法简单),阅读和听理解 有困难! 感觉性失语:也叫wernicke失语症, 表现为言语流利,但听不懂他人得话语, 患者的听觉是正常的,也能够听到声音, 但不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正确命名,复 述中错语多较多,严重者只能理解简单的 日常生活用词。但患者说话不费力,发音 好,语句也保持正常的音律和长度。书写 同言语一致(错语性,对名词和动词有明 显地找词困难,内容空洞)阅读能力有时 刻优于听理解。 传导性失语:此特点是自发言语、书 写、听理解相比复述较好,患者的自发言 语是偏流利的或相对流利,有词语和音素 替代以及找词、命名困难,音素替代较为 多见,可以音素遗漏,音素熬加、音素位 置置换(发音不准),阅读理解好于听理 解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特点是复述语 句、朗读与命名能力较好、但自发言语较 少,言语简单。对话和叙述常限制在一、 两个词语内,听理解、发音和阅读理解能 力较好,但不同于运动性失语症。书写与 说话能力相似,可以一些短暂的应答书写, 记叙性书写有困难。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特点是复述相 对较好,言语流利,但听理解有困难,也 有找词困难。有感觉性失语的特点,但有 明显地复述能力,模仿性言语是主要特征. 可有部分朗读能力,阅读能力相对较好。 书写比自发言语更差,但听写是有好到的 改善。 命名性失语症:此突出特点是在自发 言语中和视物命名是,有明显的找次困难。 能够理解自己需要什么,但是会过多的表 达,但就是知道怎么说,听理解、阅读理 解、朗读和复述相对较好. 皮质下失语症:言语流利,但声调厎, 音量小,有时有非流利的频繁的词替代、 语义性错词和新词。理解能力较好,找词 有轻、中度困难,复述正常或稍差,有类 似于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
颅脑损伤后遗症
四、言语交流障碍
1、 失语症 2、构音障碍
四、言语交流障碍
失语症
是指因与言语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后,造 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言语成分、言 语结构和言语内容与意义的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 及最为言语基础的言语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在听、读、写、说的功能方面!
五、认知、心理、精神情、社会参与障碍 (个性改变)
心理障碍 是指颅脑损伤造成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 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 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 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 的。
五、认知、心理、精神情、社会参与障碍 (个性改变)
精神情感障碍 情感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或两 者交替出现,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 神病。
颅脑损伤后遗症
六、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是颅脑损伤后遗症之一,其 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晰。 有食物等误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 息等。
颅脑损伤后遗症
七、其他常见功能障碍
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 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控制排尿的中枢神经 脑或脊髓) (脑或脊髓)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后引起的 排尿功能障碍,简称神经原性膀胱。 排尿功能障碍,简称神经原性膀胱。常有排 尿困难、排尿不易控制, 尿困难、排尿不易控制,并有神经损害的各 种病状。 种病状。 神经性肠道功能异常: 神经性肠道功能异常:便秘
四、言语交流障碍
构音障碍 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的 麻痹、收缩力减退或运动不协调所至的言语 障碍。
构音障碍
痉挛性构音障碍(中枢性):表现说话费力, 音拖长,不自然的中断,音量、音调急剧变化。粗 糙音,费力音,元音和辅音歪曲,鼻音过重. 失调型构音障碍(小脑型):表现为韵律失常 为主,声音的高低强呆板震颤,初始发音困难,声 音大,重音和语调异常,发音中断明显。 迟缓型构音障碍(周围神经性) 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椎体外系) 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椎体外系) 混合型构音障碍(运动系统多重障 )
颅脑损伤后遗症
三、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分类: 运动功能障碍分类: 1、瘫痪 2、痉挛 3、平衡和协调功能异常
三、运动功能障碍
瘫痪
肌肉失去运动能力称为瘫痪。特别是随意运动能力,。反射通路 (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脑干-小脑-脊髓-外周神经-神经肌肉接点-肌肉 收缩-牵动骨结构…) 瘫痪的分类: 神经系统分:中枢性;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性 肌肉张力分:软瘫(迟缓性) 硬瘫(痉挛性) 肢体分:单瘫 偏瘫 截瘫 三肢瘫 四肢瘫 程度分;完全性 不完全性 轻度 中度 重度 颅脑损伤患者为中枢性瘫痪亦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是由皮层运动投 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骨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损害而引起。 因瘫痪肌的肌张力增高,故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因为纤维束的纤 维和细胞排列得相当紧密,故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多为广泛性的,波及 整个肢体或身体的一侧,各种瘫痪程度均有。
头晕亦较为常见,约占50%。病人往往陈诉为头晕目眩,
其实多非真正的眩晕而是主观感到头部昏浊思维不够清晰或 是一种混乱迷糊的感觉。有时自认为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常 因转动头部或改变体位而加重,但神经检查并无明确的前庭 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和安慰鼓励之后 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但不久又复出现
五、认知、心理、精神情感、社会参与障 碍(个性改变)
精神情感障碍分类 情感高涨 欣快: 情感低落: 焦虑: 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 情感暴发: 易激惹
五、认知、心理、精神情感、社会参与障 碍(个性改变)
社会参与障碍 患者参与社会规则的一般性活动障碍,包 括与家庭和谐,同事的和谐相处,周围人群 的人际关系等.
颅脑损伤后遗症
五、认知、心理、精神情、社会参与障碍 (个性改变) 指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 语言等心理缺陷过程,也是了解外界事物活 动、即知识获得、参与障碍(个 性改变)
认知障碍
1、注意障碍:指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2、记忆障碍:是指储存在大脑信息的提取障碍,即对某一事物的回忆,包括顺瞬 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等! 3、智力 4、知觉障碍: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 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指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 但病人却感知到它的存在 5、感知综合症: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感到周围的人或物体在大小、方位、距离 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分为:视物变形症、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正确的知觉体验。如 患者感到整个世界似乎已经停滞不前,有度日如年之感。 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病人感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不活动 的,或者相反,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急速地猛烈地变化着。另外,病人还可觉得周 围事物变得似乎是不鲜明的、模糊不清的,缺乏真实感,这种现象称之为“非真实 感”。 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体形障碍、窥镜症状
颅脑损伤后遗症及护理
颅脑损伤后遗症
颅脑损伤后遗症:是指在颅脑损伤后病情 基本好转 遗留下来的各组织、器官的缺损、自觉不适或 者功能上的障碍
颅脑损伤后遗症的大体分类
脑外伤后综合症 脑神经功能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言语交流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认知、心理、精神情感、社会参与障碍 (个性改变) 其他常见功能障碍 颅骨缺损
颅脑损伤后遗症
一、 脑外伤后综合症 是脑外伤病人在恢复期以后,长期存在的 一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包括 头痛、神经过敏、头晕、失眠、疲劳等症状。 而神经系统检查并无异常,神经放射学检查 亦无阳性发现.
脑外伤后综合症主要症状
头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约占78%以弥漫性头部胀痛及搏
动性头痛为主,持久而严重发作时间不定,以下午为多部位 常在额颞部或枕后部,有时累及整个头部,或头顶压迫感或 呈环形紧箍感,可以是锐痛、钝痛、搏动性疼痛。头痛发作 的时间不确定,可因情绪不佳、疲劳、失眠而加重,位于枕 后的头痛经常伴有颈部肌肉紧张。
失禁
性功能障碍
颅脑损伤后遗症
八 、颅骨缺损
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后遗症, 主要是因为,重型颅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粉碎性骨折清创后。小范围的颅骨缺损 硬膜完整者少有症状,大面积者常出现头痛、 头昏,缺损不适感,骨窗边缘疼痛,局部脑 组织搏动明显,体位变动、咳嗽、用力而加 重,患者的心里负担较重,少数患者晚期伴 发癫痫!
颅脑损伤后遗症-脑外伤综合症的护理
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和心理咨询,消除顾虑。 对症治疗; 鼓励病人适当地参加体力锻炼,恢复日常生活和工 作。 对于自觉症状需给予对症治疗,如镇静、镇痛、安 眠药物,神经细胞营养剂应用,以及谷维素、维生 素B族等均可选择使用。 调理生活使有规律性。有些病史较长的患者,除适 当休息外,也可参加体疗或者适度劳动和工作,有 助于恢复。 配合理疗、针灸、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均有助于好 转和恢复。
颅脑损伤后遗症
六、感觉觉障碍
感觉觉障碍是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 和异常的变态心理现象 1、感觉过敏:指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增强,感觉阈值降 低。 2、感觉减退:指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 高。 3、感觉倒错。指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 反性质的异常感觉。 4、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 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 如感到体内有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 虫爬等特殊感觉。其特点是病人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