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粉针剂车间设计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5亿支利巴韦林粉针剂的车间设计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 年月
目录
1 概述 (1)
2 设计依据与资料 (1)
3 设计范围 (1)
4 设计原则 (1)
5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2)
5.1利巴韦林粉针剂的产品方案 (2)
5.2 车间建设规模 (2)
6 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法 (2)
6.1 工艺流程 (2)
6.2 生产方法 (3)
6.2.1 胶塞的处理 (3)
6.2.2 原料的处理 (4)
6.2.3 空瓶的处理 (4)
6.2.4 灌装 (4)
6.2.5 冷冻干燥 (4)
6.2.6 轧盖、包装 (4)
7 生产制度 (4)
8 物料计算 (5)
8.1 基础数据 (5)
8.2 物料计算 (5)
9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 (6)
9.1 选型原则 (6)
9.2 主要设备选型 (6)
9.2.1洗瓶机、灌装机、轧盖机 (6)
9.2.2 隧道烘箱 (6)
9.2.3 自动贴签机 (6)
9.2.4 橡胶塞烘箱 (6)
9.2.5 冷冻干燥机 (7)
10 公用系统消耗 (7)
10.1 公用系统参数 (7)
10.1.1 工艺用水 (7)
10.1.2 配电 (7)
10.2 公用系统耗量 (7)
11 生产检测 (8)
11.1 概述 (8)
11.2 分析项目 (8)
11.2.1 原材料分析 (8)
11.2.2 成品及半成品的分析 (8)
11.2.3 水质分析 (8)
11.2.4 环境分析 (8)
12 车间布局 (9)
12.1 布置原则 (9)
12.2 车间布置 (9)
12.3 人流和物流途径 (9)
13 设备安装说明 (9)
13.1 设备 (9)
13.2 供水系统 (11)
13.2.1给水系统的基本模式图 (11)
13.2.2 消防给水供应系统的模式图 (12)
13.2.3纯水的制备 (12)
13.2.4纯水的输送 (13)
13.2.5排水 (13)
13.3供电系统 (13)
13.4 空调系统 (13)
13.5 原辅料及成品储运 (14)
14劳动定员 (14)
附图 (16)
附图1 车间平面布置图 (16)
设计说明书
1 概述
利巴韦林被收录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中,是经典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也是目前用于治疗RSV感染唯一有效的化学药物,同时也是基层医疗机构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基础用药。
利巴韦林粉针制剂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支气管炎与肺炎,以及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近几年市场发展迅速,占有率逐年递增,前景广阔。
为了加强对GMP关于粉针制剂规定的认识,综合运用药剂学、工程学、化工原理和化工制图等相关学科知识,拟做一个用于生产利巴韦林粉针剂的车间设计。
2 设计依据与资料
张洪斌.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M], 2003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57-2008)和国家关于建筑、消防、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规范
中国药典.二部[S].2010:附录
王志祥.制药工程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
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01
相关网址:/中国制药设备网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机械设备网
制药装备协会
3 设计范围
本设计所承担的设计内容为:粉针剂车间(包括粉针剂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的方法、洁净车间的布置、制定分析控制方案、物料的衡算和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
4 设计原则
本设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药品管理法》的
1
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并且严格遵守我国现行的安全卫生、环保、建筑防火、消防等有关规定。
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的选择国内外已经成熟并且比较先进的设备,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考虑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的各种措施。
5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5.1利巴韦林粉针剂的产品方案
【处方】利巴韦林100mg
甘露醇20mg
制成1支
【生产原理】冷冻干燥法:将溶液在低温下预先冻结成固体,然后在低压条件下,从冻结状态直接升华除去水分的一种干燥方法。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状。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规格】120mg/支,10支/盒
【包装】纸盒包装
【贮藏】密封,于干燥处保存。
5.2 车间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见表1)
表1品种规格及年产量
品种名称规格年产量备注
利巴韦林粉针剂120mg/支5亿支10支/盒
6 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法
6.1 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粉针剂生产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2
6.2 生产方法
6.2.1 胶塞的处理
首先往胶塞酸洗灌(6101)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再加入工业用盐酸配制成的2%水溶液,之后将橡胶塞放入并浸入在溶液中,持续搅拌1小时;弃掉酸水,使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将橡胶塞移入到胶塞洗涤机(6102)中加入水、通入蒸汽煮沸10分钟;停止通汽、并且用常水冲洗(加搅拌)2个小时,再使用脱盐的水冲洗三次,第三次再加入二甲基硅油连续的搅拌半小时,并其沥干;送胶塞入干燥消毒剂(6103)中,在115°~120°C下进行3小时干燥消毒,然后由无菌室内取出,冷至室温备用。
3
6.2.2 原料的处理
原料瓶先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浮沉,然后用石碳酸溶液揩擦两遍,再放入原料消毒间,消毒间的门用胶布封好,再通入甲醛蒸汽进行消毒,最后从无菌室取出备用。
药品原料送至配液室进行配液(液体制剂比重1.2)并且过滤。
6.2.3 空瓶的处理
空瓶放在毛刷洗瓶机(6206)上使用自来水冲及用毛刷刷洗内外壁,再经过脱盐水冲洗后由传送带(6207)送到隧道烘箱(6208),在350°~400°C的高温下进行干燥灭菌。
6.2.4 灌装
以干燥的并消毒灭菌的空瓶在传送带(6401)上先经过检查,将不合格的挑出,合格瓶送到灌装机(6402)进行装粉和压橡胶塞。
6.2.5 冷冻干燥
经灌装之后,将初级产品送入冻干机(6501)中,进行冷冻干燥。
并将处理好的产品溶液放在干燥箱内进行预冻,温度应该低于产品的共熔点10°~20°C之间,同时将冷凝器的温度下降到-45°C以下,并启动真空泵,而当真空度达到了13.33°Pa以下时关闭冷冻机,下降约3°~5°C时,为此温度直至完全除去自由水。
最后再进行一次解析干燥,以除去部分结合水。
6.2.6 轧盖、包装
通过轧盖传送带(6601),将产品送至轧盖机(6602)经120°C高温烘干1小时的铝盖套入瓶口并扎紧;再使用灯检传送带(6603),在日光灯下进行人工目检,合格的瓶送到自动贴签机(6704)上,先经过烫蜡封口,之后再进行贴瓶签;对于贴好瓶签的成品,人工进行10瓶装盒,每盒放置说明书一张,经检查后无缺瓶、破瓶或漏贴、歪贴等现象,就进行封盒处理,每50盒就装入麻板箱交库。
7 生产制度
年工作日:260天
工作时间:8小时
4
5
生产班次:一班生产 实际工作时间:6小时
8 物料计算
8.1 基础数据
年生产量: 5亿支 年工作日: 260天
日生产量: 192.3万支/天 规 格: 120mg/支 成 品 率: 99.51% 有效工作时间:6小时
8.2 物料计算
利巴韦林粉针的物料计算(见图2)。
各步损耗:粉碎过筛0.4%,混合0.3%,干燥0.2%, 内包装0.3%,外包装0.2% 。
每班产量:192.3万支/天×0.120mg /支=230.76kg/天
单 位:kg
图2 利巴韦林粉针的物料衡算
打 粉 过 筛 率 = (231.6/231.9)×100% = 99.87% 成 品 率 =(230.76/231.9)×100% = 99.51%
9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
9.1 选型原则
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并节约投资以及符合GMP要求,工艺设备选择使用国内外成熟、可靠的设备,以使建成后车间的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凡需要直接接触物料的设备、容器以及管件均选择使用优质的不锈钢材料。
9.2 主要设备选型
9.2.1洗瓶机、灌装机、轧盖机
(一)洗瓶机
上海的远东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KCQ40型超声波清洗机
生产能力90000支/小时,
日产9000*8=720000,选4台,其中一台备用
(二)灌装加塞机
上海的旭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DGSX8西林瓶灌装加塞机
生产能力1300瓶/分,
日产130*60*8=624000,选4台,其中一台备用
(三)轧盖机
上海的旭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ZG型轧盖机
生产能力班产40000瓶/时,
日产4000*8=320000,选用7台,其中一台备用
9.2.2 隧道烘箱
上海的旭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GMSU隧道灭菌烘箱
日产能力100000瓶/时
日产10000*8=800000,选用4台,其中一台备用
9.2.3 自动贴签机
上海的新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TZJ贴签机
生产能力1500瓶/分,
日产150*60*8=720000,选用4台,其中一台备用
9.2.4 橡胶塞烘箱
南京的飞宇干燥设备厂ZTH系列洁净型胶塞灭菌烘箱
6
供干燥、灭菌使用内胆尺寸1320*960*2330
生产能力40000/小时,日产40000*8=320000,选用7台,其中一台备用
9.2.5 冷冻干燥机
上海玉成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的药用真空冷冻干燥机
生产能力2000瓶/时,
日产2000*8=16000,选用5台,其中一台备用
10 公用系统消耗
10.1 公用系统参数
10.1.1 工艺用水
饮用水
温度:常温压力:0.2-0.3Mpa
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纯化水
温度:常温压力:0.2-0.3Mpa 电阻率>5MΩ/cm
水质: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纯化水水质标准
10.1.2 配电
电压380V 50Hz,一部分设备需要用变压器220V 50Hz,设备全部并联使用10.2 公用系统耗量
公用系统耗量(见表2)。
7
表2 公用系统耗量
11 生产检测
11.1 概述
质检室和中心化验室主要是负责原辅料和半成品以及成品的理化分析还有卫生学检验。
11.2 分析项目
11.2.1 原材料分析
按照厂标、国标以及中国药典标准进行严格分析。
11.2.2 成品及半成品的分析 溶化性、粒度、水分、重量差异等的检查。
11.2.3 水质分析
对饮用水和纯化水进行内毒素及细菌、霉菌、PH 值、电导率、大肠杆菌卫生学等检查。
11.2.4 环境分析
对D 级洁净区域必需定期进行各项卫生检查以及环境控制,每天必需测定一次温度、湿度。
每月要测定1-2次含菌的浓度,每季还要测定一次含尘的浓度。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耗 量 备 注 1 2 3 4 5 6 7
饮用水 蒸 汽 电 纯化水 液化石油气 氮气 压缩空气
GB5749-85 0.4Mpa 380v/220v 50HZ
>5M Ω/cm —— —— 0.7Mpa
L/日 kg KW L/日 m
3
m 3 m 3
/min
4600 300 120 2500
26 26 3
小时最大 安装容量
12 车间布局
12.1 布置原则
本工程是根据《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57-2008)的相关要求和本厂的具体生产要求确定的此原则:按照工艺的流程合理进行布局,对于有洁净要求的相关区域集中布置;车间内人流和物流走向尽量的避免交叉,并尽量做到人物流途径最短化;车间内的动力辅助设施进行合理布局,以尽量靠近生产使用点。
12.2 车间布置
本车间采用的是一条流水作业线布置,首先从洗瓶到包装主要的生产区布置在二楼的南面,辅助生产区则布置在了北面(如原料消毒,洗胶塞等)。
一楼是办公室、化验室、空调室、无菌洗衣室、机修室、配电、空气净化、干燥及整理、仓库和进入无菌室的一个准备间等。
在洗瓶和包装间将中间的走廊也划进,打通南北的两间便于进行良好的自然通风。
12.3 人流和物流途径
车间内的工作人员和生产物料通过各自的专用通道进入到洁净区,人流和物流没有交叉。
整个车间主要出入口分为三处,其中一处是人流出入口,即是人员由门厅经过更衣后进入车间,然后再经过洗手、更洁净衣进入到洁净生产区、手消毒;另一处是原辅料的入口,即原辅料经过了脱外包由传递窗送入;而另一处为成品出口。
13 设备安装说明
13.1 设备
根据车间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能力的要求,挑选出了以下设备(见表3):
13.2 供水系统
13.2.1给水系统的基本模式图
市政管网水源厂区管网屋面水箱
用火点室内消防管网
室外消火栓火点
图3 给水系统基本模式
13.2.2 消防给水供应系统的模式图
市政管网水源厂区管网屋面水箱
室内消防管网
建筑灭火器火点室外消火栓
图4 消防给水供应系统模式
13.2.3纯水的制备
具体的制药用纯水工艺的流程: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表面带正电荷)-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典型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5 )
图5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13.2.4纯水的输送
输水管采用的是SUS304不锈钢管,管路采用的是氩弧焊接;阀门采用的是不锈钢隔膜阀,卫生夹头来连接;管路适度的倾斜,以便排除内部积水;管路采用的是串联循环布置,经加热后回流入贮罐;给水排水的管道布置在技术夹层;且系统能用纯蒸气灭菌。
并且,洁净区和化验室用水全部是纯化水,而其他区域则用饮用水。
13.2.5排水
排水系统是根据工艺设备所排出的废水性质、废水浓度和水量的特点进行确定。
有害废水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排出。
洁净室内排水的设备以及与重力回水管道相接的设备,在其排水出口的以下部位设水封装置,并且排水系统设有完善的透气装置。
为了有利于清水的套用以及污水的处理,来设计清水和污水它们各自的独立排放管路。
在生产车间排水实行清污分流策略,清水下水排入到厂区外管下水管网,而污水经过车间处理后排到厂区室外的污水管网,并送到厂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
13.3供电系统
厂区的动力和照明均接城市的电网,采用的是380/220V低电压。
厂区的动力和照明采用的是三相四线(380/220V),供给电源进入到车间后经总配电柜,而各分配电柜引到各用电设备,选用放射式的供电方式,对于大容量的用电设备采用的是降压启动的方式来减少启动电流对于线路电压质量的各种影响。
动力线路采用的是UPVC暗设。
13.4 空调系统
本生产车间设计为三十万级洁净室,均采用的是顶送侧回风的方式;粉碎和干燥室采用排风而不是采用回风,以避免粉尘过大,导致回风过滤不完全。
回风口安置在回风夹墙上。
而洁净车间和一般生产区保持10Pa正压。
总风管的风速6~10米/秒;无风口的支风管的风速为6~8米/秒;有风口支风管的风速为8~6米/秒以及送风口的风速为1~5米/秒。
本气流组织是为水平单向流。
车间净化空调系统的基本流程(如图6):
图6 净化空调系统的基本流程
13.5 原辅料及成品储运
本车间具有和生产规程相适应的包装材料库、原辅料库、成品库等,并且有专人管理和记录台帐。
对于合格品、待检品和不合格品均会有明显标记,对于物料的领发执行的是先进先出原则,并且会有记录和复核。
14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见表4):
表4 车间生产人员安排
序号岗位班制人数备注工资(元/月)
1 2 3
4 5 7 8 9
车间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部门
粉针剂生产车间
配电车间
水泵房
控制室
其他辅助人员
合计
1
1
1
3
1
2
1
8
12
80
3
1
2
4
110
1)20人在洁净车间
2)60人负责外包装
5000
4000
1)3500
2)3500
3500
3500
3500
2300
398200
附图
附图1 车间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