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基础管理体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并持续
发展的坚实保证。

基础管理薄弱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短板。

通过改善管理
方式,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才能提升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确保单位的全面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础管理;人本管理;成本管理
当前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中标价格愈来愈低,项目利润水平不断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经营难度凸显。

企业二级单位,是具有一定
独立性且以赢利为目的经营性组织,也同样面对合同价格水平低,人工成本急剧
飙升的实际情况,如何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成为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管理工作现状
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在技术科研、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基础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如组织效率低,工作推进缓慢;工作重安排、轻落实,执行力弱;思想不解放,工作思路狭窄;人员培训效果不
理想等。

基础管理主要内容涉及人、财、物方面管理。

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基础管理
的重中之重还是员工的管理。

为客户提供业务服务过程中,实现客户满意、企业
满意、员工满意是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基础,员工认真负责和管
理有效是保证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目前,多数员工仍存在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有的员工认为管理是领导的事,与已无关,基础管理可抓可不抓,管理的意识不强;有的员工有章不循,对企业
的制度不认执行或钻漏洞,违规操作;有的部门管理相对粗犷,基础管理薄弱。

从严治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单位内部发展的需要,更是单位提
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虽然单位制定有相对健全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在管理上
长期存在着松、懒、散的现象,加之管理流程上的不明确,往往使规章制度成为
摆设。

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比较科学的管理层次化的责任制,并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实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这样,企业的各项管理才能真正
行之有效,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2管理体系
2.1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首要任务是建立一整套适合自
己实际情况的、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比较超前的现
代管理制度。

因此必须下大力气、用真功夫,在加大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使制度
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和符合单位发展的长远规划,真正起到指导和保证各项工作
在预定的计划中良性运作的作用。

优化单位内部机构,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对内部人、财、物、责、权、利进行适当地排列组合,明确部门或机构工作任务,明确管理
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明确部门和职员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力,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逐步使部门设置,职责划分,人事安排变得科学、合理与稳定,严格按单位的规
章流程办事,分别承担各自的经济责任。

2.2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要有一个严抓细管、切实可行的监督体系。

在单位内部的各个环节、信息链
以及每个层面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体系和督导机构,对企业内部精细管理理念的
落实,精细管理规章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在各个环节兑现的考核,精细管理在
日常操作过程中的评估、修订与完善等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督导,确保精细化管理
的正常推行。

3管理核心内容
3.1改善人本管理。

单位的最终目的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企业的效益又来源于人,单位的一
切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人的要素又是生产经营的根本。

一个单位如果有一支一
流素质的人才队伍,就会产生一流的组织,制定一流的措施,打造一流的品牌,
树立一流的信誉,创造一流的企业,带来一流的效益。

因此,对人的管理首先是
合理使用人才。

企业兴衰系于人,适才适所就是能者,要以能力界限的原则启用
能人,不搞任人唯亲。

其次是将全员经营管理的原则贯穿于员工爱企、爱岗、敬业、守信中,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作为统一的物化凝聚,让
员工爱企爱岗就是要让员工有事情可做,有责任可担,有利益可管,让每一个员
工既是企业的工作者、经营参与者,又是企业的主人。

在制度完备的条件下,要
让员工适应制度,也要让制度适应员工,能够调动人、约束人、激励人、鼓励人,这样就有助于硬性的管理制度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再次,是要有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评判的标准。

把“三严”有机统一,才能
激发员工热爱企业的潜动力。

没有严格的评判标准,企业的歪风难以制止,正气
难以树立,久而久之,就会问题成堆,逐渐蜕化,员工与企业离心力就会越来越大,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生命力可言。

因此,在对人的管理上,是非功过判别至关
重要,赏罚分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增强员工的向心力。

3.2抓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
成本管理的执行情况大打折扣,工作受到影响。

因此,采取成本倒逼机制,明确
职能部门的成本责任义务,核定项目责任成本额度,让每个项目、各位员工都做
到成本与我有关。

在成本管理的执行过程中,机关部门应加强计划与成本预算管理,项目负责人须按照责任成本管理项目,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管理的账目、报表、记录、报告、批复、情况分析等资料,保证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机关业务部
门要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管
理不到位,合同执行不力的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确保成本管理工作
抓到实处,收到预期的效果。

3.3强化现场管理。

企业成败在市场,功夫在管理现场。

现场管理是单位管理的根基,是降低单
位成本的有效手段。

所谓现场管理就是对构成企业生产现场要素及其组合的管理。

大量的管理基础工作都集中于企业生产现场。

现场管理包括人、财、物、信息及
其整体优化组合管理,具体要求有:一是生产现场整体有序,即生产现场保持整洁,道路畅通,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使人流、物流、信息保持合理、畅通,保证
正常工作地开展。

二是确保现场安全生产,即注意保护生产现场员工人身和设备
安全,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标志,工作人员实行挂牌操作。

三是协调一致、政令
畅通。

即生产过程中准备运行及后期的生产工艺流程要协调运行,均衡调配,政
令上达下畅。

四是质量把关人人有责。

即生产现场必须服从企业质量管理目标,
在生产工序树立全员质量意识,人人负责把关,按质量要求生产市场所需要的合
格产品。

五是控制各种消耗定额,降低成本,把各类生产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
为企业增加最大效益。

4加强基础管理的具体措施
4.1树立“基础管理第一位”的理念、
采取“全员学”、“领导讲”、“个人悟”等形式,提高全体员工对加强基础管理
重要性的认识。

4.2实现任务、责任、绩效和激励的有机统一。

是参照先进企业管理经验,进一步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建立规章完善、流程
顺畅、操作简易、考核闭环的制度体系,实现任务、责任、绩效和激励的有机统一。

4.3提升执行力
全面实施计划管理,推行计划管理工作法,提升执行能力。

4.4激励与竞争,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并开展创评活动,实现企业与
员工和谐发展。

4.5加强信息化建设
坚持业务流程为导向,信息化为通道系统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基础管理效
率和水平。

5结语
基础管理需要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长时间的演化,才能形成一种企业内部多
种利益群体对秩序和制度的认同,并建立起契约化的行为规则,它表面上表现为
制度,深层次上表现为文化。

基础管理体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基础好
坏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也决定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否有坚实保证。

是一
项系统的、长期的、需要企业坚持不懈去实践完善的活动,是促进企业经营水平
提升的有力支撑。

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粗放型项目管理方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短板。

因此,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管理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机制,促进项目降本增效,才能实现单位经营水平的提升,竞争力的提高,确保单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