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密度
【2022年版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教法与学法】
教法:实验、归纳、对比。
学法:学案导学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实验。
【课前准备】
教师:天平、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铜块(两组,其中有一组包有白纸);
烧杯、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学生(分组):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刻度尺【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古时候,在地中海上,有一个叙拉古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金冠精美无比,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他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
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
那么王冠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呢?
二、进行新课
(一)生活中鉴别物质种类的方法
如何区分不同的物质?老师展示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铜块。
颜色相同的不同液体:水和酒精,或水和盐水。
学生观察铁块、铝块、铜块的颜色,并进行鉴别。
学生观察液体,说明区分的方法:闻气味,可区分出酒精和水;尝味道可区分出水和盐水。
老师展示实验器材:包有白纸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铜块。
如何区分哪块是铁块、铝块和铜块?
学生将长方体金属块分别放在两只手上。
学生预设回答:对手压力最大的是铜块、其次是铁块、对手压力最小的是铝块
演示验证:将金属块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比较质量。
质量/g体积/cm3
铜块10
铁块10
铝块10
(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由以上测量提出探究问题: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存在怎样的关系?
2.实验方案:
几个不同体积的铁块和几个不同体积的铝块,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与体积相关的长度,计算它们的体积。
一部分小组测量铁块,一部分小组测量铝块。
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学生分组实验: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
(2)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分别称量不同体积的铁块(铝块)的质量,并记入表格。
③用刻度尺测量铁块(铝块)的边长,计算铁块的体积,并记入表格。
实验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
a.天平、刻度尺使用规范;
b.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4.数据分析与归纳结论:
(1)分析各组实验数据表,请学生观察并说明数据反映的规律。
质量/g体积/cm3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2)用图象描述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3)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象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
你所作出的图象反映了质量随体积有怎样的变化关系? 在数学中学习过,这表示什么函数关系?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归纳结论:
结论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
(4)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比较铁和铝质量跟体积比值。
结论2: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
(三)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定义密度的方法是比值定义法。
2.单位:kg/m3、g/cm3
换算: 1 g/cm3=1×103kg/m3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换算过程。
3.密度表:
让学生观察密度表:
(1)读出水的密度,并说明其含义。
(2)对比密度表的数据,找出规律。
根据学生的总结,教师简单提升总结: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计算:
(1)例题分析:
例1.一块金属块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它的密度多大?这是什么金属?
解:ρ=m
V =1970kg
0.25m3
=7.9×103 kg/m3
查表可知:此金属为铁块
例2.有一烧杯内装有质量是55 g、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盐水的体积是多大?
解:V=m
ρ=55g
1.1g/cm3
=50 cm3
答:盐水的体积为50 cm3。
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学会分析已知条件,运用密度公式计算,查密度表,确
定物质种类,注意单位换算。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收获?
学生:
1.密度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3.密度的相关计算。
【板书设计】
第2节密度
一、实验研究:
结论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结论2.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二、密度
1.定义:单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2.符号:ρ。
3.公式:ρ=m
V
4.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5.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 ,kg·m-3)。
(2)其他单位:克/厘米3(g/cm3 ,g·cm-3)。
(3)单位换算:1 g/cm 3=103 kg/m3。
1 g/cm3=
1
103
kg
1
106
m3
=103 kg/m3。
6.计算:
例1.一块金属块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它的密度多大?这是什么金属?
解:ρ=m
V =1970kg
0.25m3
=7.9×103 kg/m3
查表可知:此金属为铁块。
例2.有一烧杯内装有质量是55 g、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盐水的体积是多大?
解:V=m
ρ=55g
1.1g/cm3
=50 cm3
答:盐水的体积为50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