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发展史上关于研究对象的两大分 歧:整体倾向和个体倾向。
总地来看, 社会学理论大致围绕着现代 人的社会行动和现代社会的结构之间关 系及其变迁这一中心展开,所不同的是 有的更注重于宏观的结构,有的更注重 于微观的行动。
我国社会学界定义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 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 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 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 科学。
农村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也有深厚的文化根 源,对这些问题的揭示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 究方法,也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结果。
5.与农村管理学的关系
农村社会管理学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 度来研究问题
农村社会学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农村社会发展的规 律。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农村社会管理提 供了基础和依据
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农民群众组织的管理 经济组织的管理 农村人口的管理 农村教育的管理 农村社会秩序的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既是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也 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他重要学科
家庭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政治学 论理学
……
二、 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领域和基本内容
(一)农村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人类理论认识的内容。(经验与理论) 农村社会学在人们认识农村社会本质的方面开
创了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2、检验和开拓社会学研究的空间。
将社会学理论成果运用于农村实践,本身就是 对原有社会学理论进行检验和再建设的过程。 3、有利于社会学的本土化 (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过程
包括: 冲突的过程 适应的过程 变迁过程 控制过程。
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为整个社会发展 提供了动力。
三、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农村社会学以农村整体社会及城乡关系为研究 对象。它从综合角度研究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其相互关 系和变迁规律,以期为农村社会的建设、发展和 管理,提供可作为科学指南的一般原理。因此, 研究农村社会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2、为我国农村发展的科学决策做出贡献。 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偏差与失误,究 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忽视的农民的需 要,不了解农村和农民。
3、避免在农村发展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 4、为我国农村改革、现代化建设和农村
社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对农民缺乏了解造成了很多发展规划的 失败,规划者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农民的不合 作,他们对农民很失望……”“尽管从概念 上我们很容易区分出农民,但我们缺乏对农 民整体的、科学的、可靠的理解。一个国家 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现代人只能说服 而不能强迫,要想说服就必须知道他们原来 的价值观,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和他们周围 的社会。”
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民 的相互关系的,而农村社会 关系的重点是经济关系,经 济关系是社会现象的动因。
我们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 该是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 系。它通过对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 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本 质及其发展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 统的协调、健康发展。
基本领域: 农村社会群体和组织及其互动关系 农村社会生活 农村社会问题 城乡关系
学科基本研究内容:
第一,农村的基本社会结构。 构成农村社会诸要素主要包括: 农村人口与劳动力 农村社会群体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社区与环境 农村社会阶层和文化等。
第二,农村的基本社会制度
社会学意义的社会制度是指社会某一方面的机构、 设施、规则的系统体系,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 现、发展而发展的。
农村社会学
(Rural Sociology)
第一讲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农村社会学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 分支,它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则、理 论和方法研究农村社会这一特定对象的 科学。
本章参考书
朱启臻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袁亚愚主编《新修农村社会学》四川大学(1999) 吴怀连主编《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 学出版社 (1998)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李景汉主持《定县的社会概况调查》
美国农民斗争和农村困境促使政府做出反应。 1908年,罗斯福任命成立了农村生活委员会,任 命农村问题专家贝利教授为主任,主持美国农村调 查研究。标志着20世纪农村社会学的开端。
知识准备
20世纪初,世界社会学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 国。美国的社会学自其产生时起就十分注重实际 和应用而不是偏重于理论。芝加哥学派就是这一 风格的代表。美国的社会学家将社会学与当时美 国社会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创建和发展出新的 社会学分支学科。
一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一)关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对社会现象的全部基 本法则作实证研究,也就是社会学 是研究社会整体的”
-----孔德
“社会学是力图理解和解释社 会行动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 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后果作出 说明原因的解释”
----韦伯
3、主张以农村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 代表人物是桑德森(Sanderson)。 认为农村社会学是为了增进农村社 会福利和社会进步,研究对象只能 是社会组织。
4、主张以农村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代 表人物是美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家威廉斯 (Williams)。
在其著作《我们的乡村生活》一书中, 他曾试图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明乡村 社会生活。
1912年美国社会学会举行年会,即以农村社会学作 为讨论主题。
1917年,美国社会学会成立了农村社会学部, 1936年出版了《农村社会学》季刊。
到1956年农村社会学范围内的研究至少有千余种。
两种不同的途径:
非社会学学者(贝利,巴特菲尔德等),其旨趣不 在学术,而在解决实际问题。 专业社会学者 亨德森:“美国乡村生活的生活条件” 吉丁斯:进行乡村社区研究 查尔斯•葛尔宾(C.Galpin)邻居区群体关系德社会 生态学;《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
社会原因
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发展为一个工农 业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
农民的两极分化和大多数农民的无产阶 级化。破产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城市富裕与繁荣 乡村贫困与凋敝
自1867年起开展了一场持续20多年、遍及全国农村 的农民运动。
建立秘密组织格兰其。
1880年,成立全美农民协会,提出了“联合起来打 倒垄断组织”等口号。
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中外学者的不同认识
综合论 特殊论
农村居民 农村人与人的关系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社会心理论 农村社会体制 农村社会问题论
综合论观点:……研究农村整体的科学。 代表人物—索罗金(P.Sorokin); 齐默尔曼(C.Zimmerman)
在与城市相比较中描述乡村社会普遍 而持久的特点和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农 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 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乡村-城市社会学》
吉勒特(G.M.Gillette)
农村社会学是“探讨农村社会的 起源与发展,组织并解释农村社 会的事实以及陈述改进农村生活 的标准与方法。”
美国特殊论的代表观点
1、主张以人为研究中心,把农村居民的社会化作为 研究对象。如霍桑(H.B.Hawthorn)
2、主张以农村社会群体和人际关系为研究对象。代 表人物L.纳尔逊、E.M.罗杰斯分别在《乡村社会》 和《乡村社会的社会变迁》强调了农村社会学要研 究群体关系中的人。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1、深刻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农民大国) 由于长期历史积淀,中国的农村还保留着
许多传统的成分,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中国 的现代化道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 必须认真研究的独特国情。
“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 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 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了农村 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 权。” ——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 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有共同的理论 共同的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 对学科发展的相互促进
4、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人的行为中文化性的行为多于生物性的行为,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 规范、风俗、习惯和民族性。
对农村社会的构、农村群体的相互关系、农 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的研究,离不 开文化人类学的基础。
农村社会制度主要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法律制度、生育制度、教育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第三,农村的基本社会变迁
社会的变迁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群体、群 体与群体的冲突与适应,分化与整合等互动 过程;其结果引起社会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从而发生社会演化、变迁等历史过程。社会 的这种互动及变迁状态谓之社会过程。
四、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创始 人孔德(1789~1857) 《实证哲学教程》
涂尔干(迪尔凯姆)(1858~1917),《分 工论》《自杀论》《方法论》
韦伯(1864~1920)《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最初可追溯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农 村社会学正是当时美国社会发展的 产物,也是社会学发展的结果。
(二)
农村社会学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普通社会学的关系
区别:
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前者欧洲,后者产生于美国。
普通社会学以整个社会为对象,而农村 社会学主要研究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 分——农村社会。
2.与农业、农村经济学的关系
学科性质不同。 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要从根本 上认识农村社会的本质,离不开农业经济学、 农村经济学对农村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揭 示;而农业经济学、农村经济学要全面阐明 经济问题,也有赖于农村社会学对农村社会 整体与其各部分的正确理解。
——罗吉斯《乡村社会的变迁》
农村社会学在以下领域可 以做出独特的贡献
1.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单位适应条件和范围 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问题。 3.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道路和方式。 4.农村居民当前和今后出现的社会分化、 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后果。 5.农村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社会学 的观点和方法从事农村调查和农村研究,其中较 为著名的有: 纽约农业大学的贝利(Liborty Hyde Bailey) 芝加哥大学的亨德森(Charles R. henderson) 农业科学家与农业经济学家的作用
(二)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美国开课的学校: 1910年以前,12所 1921年,114所高校,90所师范学校,30所神学学 校。
杨开道
农村社会学不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 的,农村社会的问题只是农村社会的变 态,农村社会的局部,而“我们所研究 的是农村社会生活的全体,农村社会生 活的基础……去谋农村社会整体的发达, 农村人民全体的幸福。”
主张研究农村社会的性质、特征、 种类、起源、进化、人口、环境、生活、 组织等基本问题。
冯和法
5、主张以农村社会问题为农村社会学的研 究对象。代表人物泰勒(C.Taylor)和 卡弗尔(T.Carver)等人。
他们认为,农村社会学就是对农村的社 会问题的研究,主张农村社会学应该去 研究农村中那些无专门学科探讨的政治、 宗教、伦理、教育等问题,并寻求解决 途径。
中国学者的观点:
乔启明:“综观各家见解,可知农村社会 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一种应用科学, 以社会目光观察及解释农村人口的经济、 文化、组织等复杂现象,就其所得结果, 以供指示农村社会活动之正当方向。”
6.对农村家庭、亲属群体、宗族、邻里关系 的现状、作用和进一步变化趋势的研究。 7.对农村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习俗的变革 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8.对农村社区规划及对经济建设、教育和社 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 9.对农村社会发展指标及小康指标的研究。 10.对当前农村社会秩序、社会控制的研究。 11.对农村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困、青少年犯 罪、人口增长过快等)的专门研究。 12.对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社会工作 的研究,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