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电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外膜下损伤:相应导联ST段抬高, 对侧导联相反改变。
可编辑课件PPT
2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
缺血部位导联 ST段水平型或下斜 型下移≥0.1mV和/ 或T波倒置。
可编辑课件PPT
3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持续且恒定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 移≥0.05mV;T波低平、负正双向或倒置。
可编辑课件PPT
3.近期(亚急性期):梗塞后数周至数月。 表现:ST基本恢复至基线;倒置T由深变浅;Q持续存在。
4.陈旧期(愈合期):梗塞3~6个月或更久。 表现: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 异常Q波终生存在或明显减小甚至消失。
可编辑课件PPT
8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根据异常Q波或QS波出现的导联确定心肌梗塞的部位:
3.坏死型改变:
机制:坏死心肌不产生向量,初始0.03s~0.04s综合向量背离坏死区。
表现:异常Q波(≥0.04s,可≥编1辑/课4R件)PP或T QS波。
7
心肌梗塞的演变及分期:
1.早期(超急性期):梗塞后数分钟至数小时。 表现:T高大→ST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相连,无异常Q。
2.急性期:梗塞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至数周。 表现:T波降低出现异常Q或QS;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 呈单向曲线→ST段下降;T波倒置并逐渐加深。
4
暂时性ST段抬高、T波高耸及对应导联ST段下移。
变异型心绞痛:
可编辑课件PPT
5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塞的基本图形及机制 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图形改变 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
可编辑课件PPT
6
心肌梗塞的基本图形及机制:
≤0.12s。
可编辑课件PPT
13
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⑴窦性P波;⑵成人心率>100次/分;⑶P-R间期≥0.12s。
2.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 ⑴窦性P波;⑵成人心率<60次/分;⑶P-R间期≥0.12s;⑷常伴心律不齐。
R on T 17
房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atrial
contraction) : 典型表现:
1.提前出现的异位P(P’)波, 其形态与窦性P波略有不 同;
2.P’-R间期>0.12s; 3.QRS波群形态与时限一般
正常; 4.多为不完全性代偿性间期。
可编辑课件PPT
1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
可编辑课件PPT
16
心电图表现:
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
典型表现:
1.提前出现的QRS-T波,其前 无P波或无相关P波;
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 >0.12s;
3.T波方向与QRS主波相反; 4.为完全性代偿性间歇。
特殊表现:
·插入(间位)性·二联律·多源性 ·R on T现象(R on T 可p编h辑e课n件oPmPeTnon)
心肌缺血(myocardia lischemia):
缺血(ischemia)型心电图改变: 心内膜下缺血:T波高大,与QRS主 波方向一致。
心外膜下缺血:T波倒置,如倒置T波 深尖、对称称冠状T波。
可编辑课件PPT
1
损伤(injury)型心电图改变:
心内膜下损伤:相应导联ST段压低, 对侧导联相反改变。
3.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⑴窦性P波;⑵P-R间期≥0.12s;⑶同导联P-P间期差>0.12s,与呼吸有或无关。
可编辑课件PPT
14
4.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⑴窦性P波; ⑵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 P波脱落,形成长P-P,且 与正常P-P不成倍数关系; ⑶窦性停搏后常出现逸搏或逸 搏心律。
1.缺血型改变:
机制:心肌缺血使复极时间延长,T波向量背离缺血区。 表现:T波高而直立(心内膜缺血或对侧缺血)
T波对称性倒置或冠状T波(心外膜缺血) QT间期延长
2.损伤型改变:
机制:损伤电流学说—损伤心肌极化不足基线降低,ST段相对抬高; 除极受阻学说—损伤心肌不除极仍为正电位,ST段抬高。
表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mono-phasic curve)。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
⑴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且不易
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⑵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⑶慢-快综合征:显著窦缓基础上常出现室上性快
速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可编颤辑课等件)PP。T
15
期前收缩:
心电图表现
室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前间壁梗塞:V1~V3; 前壁梗塞:V3、V4(V5); 广泛前壁梗塞:V1~V5(V6); 侧壁梗塞:Ⅰ、aVL、V5、V6; 高侧壁梗塞:Ⅰ、aVL、V5~7高1~2肋间处可能有改变;
(Ⅱ、Ⅲ、aVF为反面改变)
可编辑课件PBiblioteka T9下壁梗塞: Ⅱ、Ⅲ、aVF; (Ⅰ、aVL为反面改变)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19
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三个或三个以
上连续快速QRS波群; 2.频率160~250次/分; 3.节律匀齐; 4.QRS形态和时限正常,如伴
束支阻滞或差传可增宽变形; 5.QRS前有P’,P’-R>0.12s,为房速;
QRS前或后有逆P’, P’-R<0.12s 或R-P’<0.20s,为交界速; 不能区分P波及P波形态,称室上速; 6.ST段可有压低。
10
心律失常(arrhythmias)
心律失常的概念
心律失常的心肌电生理
心律失常的分类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异位性心动过速
扑动与颤动
传导异常
逸搏与逸可搏编辑心课件律PPT
11
心律失常的概念:
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按正常 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如果心脏激动的 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心律失常多引起心跳的频率异常或/ 和节律异常,但亦可仅有心电图表现如ⅠºA-VB、 束支阻滞等。
可编辑课件PPT
12
窦性心律(sinus
rhythm):
1.规律出现的窦性P波(PⅠ、Ⅱ、aVF、V4-6直立;PaVR倒置) 2.频率60~100次/分。 3.P-R间期≥0.12s。 4.同导联P-P间期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