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加与减,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人民币的认识及其简单计算等相关知识。
难点:使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学习的加与减,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人民币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相关知识。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突出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是对整册书中的数与代数部分进行整理复习的,使学生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复习每个知识点的同时,沟通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书的学习到这里已经结束,教学时把本册书中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综合起来,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更容易,而且方法也会灵活多变,这样设计,既系统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册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回答预设: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与除法、除法。
师:同学们能记住这么多内容,真厉害,其实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分一分与除法、除法等知识是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的有关知识。
二、归纳整理,构建网络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与复习。
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互助,共同解决。
(1)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
(2)学生展示汇报整理的情况。
汇报时让学生把自己整理的情况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整理的内容以及这样整理的理由。
2.展示交流,构建网络。
教师根据学生整理的情况进行板书,并把所整理的知识在课件上展示给学生,使“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和网络化。
人民币的实际应用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1.口算。
3×5= 25÷5= 7×5= 32÷4=
36÷9= 8×7= 72÷8=54÷6=
逐个出示口算卡片,以口算比赛的方式进行练习。
2.算一算。
34+23-18= 42+21+17=
65-42+23= 82-17-35=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集体订正。
3.乘除法的应用。
(1)这些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2)如果有32个轮子,能装配多少辆小汽车?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4.购物。
(1)买一个应该怎样付钱?
(2)买一个和一支需要花多少元?应该怎样付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一说应该怎样付钱,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2.你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把它记录下来,课下和同伴交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