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月相和潮汐变化 同步测试-精选教学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月相和潮鞋变化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2分)
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由美国试航成功。
早在2019年11月24日,正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就曾经遭到太空垃圾的袭击,只是由于这块垃圾很小,而使航天飞机幸免于难。
但2019年2月1日,这架航天飞机因起飞时遭到从燃料箱上脱落的泡沫绝缘材料的撞击,结果造成机体表面隔热保护层出现大面积松动和破损,导致它在返航途中因超高温空气侵入而彻底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很轻的泡沫绝缘材料撞击,导致航天飞机受损,原因是()
A. 泡沫绝缘材料硬度大
B. 撞击的相对速度很大
C. 航天飞机历史悠久,已经老化
D. 航天技术还不成熟
2.关于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
②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④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质量较大的恒星在核燃料用完、核反应停止后,演化为()
A. 白矮星
B. 中子星
C. 红巨星
D. 主序星
4.宇宙演化到化学元素形成阶段时()
A. 宇宙温度极高,达100亿摄氏度以上
B. 宇宙的密度极大,引力巨大
C. 原子核开始形成,但没有星体存在
D. 个别天体上出现生命现象
5.不属于宇宙空间的特点是()
A. 高真空
B. 低辐射
C. 失重
D. 辽阔
6.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望远镜探索太空的是( )
A. 哥白尼
B. 布鲁诺
C. 伽利略
D. 牛顿
7.关于月面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月球昼半球上看天幕是蔚蓝色的
B. 宇航员能听到在月球表面行驶的旅行车的声音
C. 宇航员感到宇航服的沉重
D. 月面昼夜温差达三百度以上
8.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A. 晨线上
B. 昏线上
C. 晨昏线
D. 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9.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系是由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等八大行星组成
B. 河外星系是比银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C. 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最大的宇宙范围,也是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
D. 宇宙中的天体,由于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0.世界上第一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前苏联
C. 美国
D. 英国
11.美国航天局2019年2月22日宣布,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
中心天体Trappist—1的质量和亮度,分别只有太阳的1/10和1/200,温度只有太阳的1/2。
天文学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星系,堪称迄今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天体系统属于()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该星系的某颗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找论据()
①大小与地球相似②存在液态水
③距离地球较近④拥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太阳目前正处于()
①晚年期②青壮年期③主序星阶段④白矮星阶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在赫罗图上,红巨星位于右上方,说明红巨星()
①温度较低②温度较高③光度很小④光度很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4.研究月球对人类未来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月球表面的沉积岩有利于探索太阳系的形成
B. 在月球建天文观测站效果更好
C. 从月球发射航天器会节省很多燃料
D. 开发3He能源,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状况
15.2020年6月21日,我国将迎来日环食天象。
这一天对应的月相是()
A. 新月
B. 上弦月
C. 下弦月
D. 满月
二、综合题(共3题;共28分)
16.下图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________位于中间。
(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
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____。
(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17.谈谈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8.读图回答问题。
(1)A是出现在太阳________层中的太阳活动________。
它由于________而发暗黑。
(2)B叫日珥,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该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__表示。
(3)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形式是________,它发生在________层。
(4)太阳大气中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这些斑块出现在图中的________层,当它发生时,释放出很强的________、大量的紫外线、________、Y射线以及________。
(5)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________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
________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常识,大家都知道泡沫绝缘材料硬度很小,所以A错误;C航天飞机在起飞前都是需要进过严格的检查,不会出现老化的情况,所以C错误;D“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过多次航天飞行,且都成功降落,所以D错误;B因为航天飞机返航途中相对速度很大;故选B。
【点评】考查人类宇宙探索过程中的问题;航天飞机要摆摊引力、大气摩擦等问题,必须要有很快的速度,所以危险性很高。
2.【答案】D
【解析】【分析】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金星;②与地球相邻的火星和金星都是类地行星;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和但周期不同;④木星、土星都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故选D。
【点评】考查八大行星的相关内容;水、金、地、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土星属于巨行星,天王、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
3.【答案】B
【解析】【分析】质量较大的恒星,在核燃料用完、核反应停止后,演化为中子星,最后也会变成暗矮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在核燃料用完、核反应停止后,将演化为黑洞;故选B。
【点评】考查宇宙中恒星的一生;质量较大的恒星,在核燃料用完、核反应停止后,演化为中子星。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属于早期阶段。
故A、B错误;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而化学元素形成期天体还未出现,故D错误;故选C。
【点评】考查宇宙大爆炸说;理解化学元素形成阶段状况。
5.【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宇宙空间的特点。
宇宙空间的特点包括高真空的特点、强烈辐射的特点、失重的特点和浩瀚辽阔特点。
所以低辐射特点是错误的。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6.【答案】C
【解析】【分析】1609年,伽利略在知道荷兰人已有了望远镜后,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发现许多前所未知的天文现象,伽利略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故选C。
【点评】考查探索宇宙的相关知识;了解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
7.【答案】D
【解析】【分析】A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显然在月球昼半球上看天幕是不会呈现蔚蓝色的;B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声音是无法传播的,所以宇航员听不到月球表面行驶的旅行车的声音;C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宇航员不会感到宇航服的沉重;D白天
最热时,月表温度可达127℃,夜间最冷时,温度则可降到—183℃,昼夜温差达三百度以上;故选D。
【点评】考查月面环境的相关内容;月面环境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是一个没有生命活动的世界。
8.【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此时上弦月位于上中天;而上弦月黄昏时刚好应出现在观察者上中天,故由题知此时应为黄昏,观察者的位置应为昏线;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发散思维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9.【答案】D
【解析】【分析】A、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而组成的,太阳是核心天体;B、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一个级别的天体系统;C、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最大的宇宙范围,也是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但还有未观测到的宇宙范围;D、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故选D。
【点评】考查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天体系统是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10.【答案】B
【解析】【分析】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19年10月15日9时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从而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独立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能力的国家;B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东方”号飞船首次绕地球飞行;C美国于1961年5月25日美国首次载人宇宙飞行成功;D英国目前还没有实现把人类送入太空;故选B。
【点评】考查人类探索宇宙的内容;注意每个国家把人类送入太空的时间。
11.【答案】(1)C
(2)C
【解析】【分析】⑴读图分析可知,该天体系统类似于太阳系,而且距离地球仅有40光年,说明天体系统属于银河系,故答案选C项。
⑵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该星系与其中心天体的距离,无法判定③的对错,而关于质量、温度等都有涉及,且属于生命存在的条件,故①②④,答案选C。
故答案为:⑴C ⑵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出现生命的条件,通过资料数据可知该星系没有超出银河系,地球出现生命的条件是适怡的温度、液态水、适合呼吸的大气。
12.【答案】B
【解析】【分析】太阳形成的时间以两种方法测量:太阳目前在主序带上的年龄,使用恒星的演化和太初核合成的电脑模型确认,大约就是45.7亿年,所以可知太阳面前处在青壮年期,处在主序星阶段,所以②③正确;故选B。
【点评】考查太阳的演化过程;太阳目前的年龄大约是45.7亿年,理解太阳的演化过程。
13.【答案】C
【解析】【分析】在赫罗图的右上方,有一个星比较密集的区,这里的星光度很大,但表面温度却不高,呈红色,这表明它们的体积十分巨大,所以叫红巨星;所以①④正确,故选C。
【点评】考查红巨星的概念;红巨星的星光度很大,但表面温度却不高。
1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宇宙的探索。
在月球建天文观测站效果更好;从月球发射航天器会节省很多燃料;开发新能源,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状况。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5.【答案】A
【解析】【分析】日环食出现时,是由于地球、太阳和月亮三者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月亮运行至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亮的盘面积尚不足以将整个太阳给阻挡住,但是却能遮盖住大部分的太阳阴影,从而会出现日环食现象,此时因为地球是不透光的球体,所以太阳照射到月球的一面背对着太阳,此时多为农历初一、初二,对应的月相为新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月相的变化。
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二、综合题
16.【答案】(1)地球
(2)海岸曲折、陡峻;多港湾;风暴潮
(3)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捕捞业、海水养殖业;海洋空间资源;建港口、海运;海洋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解析】【分析】(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地球位于中间。
(2)从图形不难看出,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海岸曲折、陡峻;多港湾;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台风、暴雨等引发的风暴潮。
(3)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海洋自然资源有生物资源(渔业资源)、空间资源(港口建设)和旅游资源(旅游业)。
【点评】考查月相与潮汐变化海岸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分析总结时要面面俱到,确保不遗漏、不犯科学性错误。
17.【答案】①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多次卫星的发射任务,并且为外国提供发射服务;②我国研制发射了各种型号的卫星,气象卫星、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对地观察遥感卫星等;③从2019年起我国多次进行载人航天实验,杨利伟成为第一个飞入太空的中国人,翟志刚成为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④月球探测,我国先后两次发射了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成功对月球表面进行了探测,在不久地将来,还会登上月球。
【解析】【分析】建国后,我国在航天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
【点评】考查我国在宇宙探索中的成就;要从卫星发射、航天飞行和宇宙探索各个方面总结归纳。
18.【答案】(1)光球;黑子;比周围温度低
(2)色球;C
(3)耀斑;C
(4)C;无线电波;X射线;高能带电粒子
(5)电离;磁暴
【解析】【分析】(1)A表示太阳光球层,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它由于比周围温度低而发暗黑。
(2)C表示色球层,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和日珥。
(3)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形式是耀斑,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4)太阳大气中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发生在色球层,当它发生时,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Y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
(5)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11年,会影响地球气候、干扰地球电离层和地球磁场。
【点评】考查太阳大气层和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干扰地球电离层和地球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