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
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18分)
1. (2分) (2017九上·莒县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怔怔(zhèng)谮害(zèn)腆着(tiǎn)诲人不倦(huì)
B . 作揖(yī)胡诌(zōu)勾当(gōu)拈弓搭箭(niān)
C . 逞辩(chéng)骈进(bìng)解元(jiè)面面相觑(qù)
D . 干系(gān)倒运(dǎo)嗔怒(diān)廓然无累(lěi)
2. (2分) (2018七下·丰县月考)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聘pìn亘古gèn咳嗽sòu锋芒毕露
B . 浊流zhú祈祷qǐ污秽huì锲而不舍
C . 哺育pǔ气氛fèn字帖tiē气冲斗牛
D . 校对jiào鞠躬jū谰语lán妇孺皆知
3. (2分)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分析“大约”的作用。

A . 大约,表推测。

B . 因为年代久远,不可能用确切的数字。

C .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D . “大约”一词表明作者拿不准具体时间,没办法才这样写。

4. (2分) (2019九上·高明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9年11月29日,世界商业运营氢能源首条有轨电车正式在佛山市高明区上线。

(将“首条”移至“世界”的后面)
B .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C . 由于全国生猪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高明区“菜篮子”数据显示,上周生猪价格下降了一倍。

(将“下降”改为“减少”)
D . 旨在积极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目的,我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骨干教师赴英德市考察学习。

(删掉“为目的”)
5. (2分)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未结合句意的是()
A . 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比喻海浪)
B .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

(形容色彩繁杂)
C . 其妖艳绰约不如花。

(形容花木的美姿)
D . 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

(丰盛饱满)
6. (2分)“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 拟人
B . 举例子
C . 打比方
D . 引用
7. (3分)下列属于职业读书特点的是()。

A . 功利性
B . 强迫性
C . 无目的性
D . 自觉性
8. (3分)《筏子》作者________,江苏淮安人。

作家。

著有诗集《江湖集>>、<<花环>>散文集________、《悲欢》、《秋水>>等。

二、综合题 (共1题;共2分)
9. (2分) (2020七上·普宁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近日,距今已有 800年历史的南宋古桥"贞女桥"启动修缮。

该桥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

据《龙江乡志》记载,南宋时期,顺德龙江女子吴妙静许配江门新会李氏子,在迎亲时李公子意外翻船溺亡。

吴妙静决心不再结婚,并为了不让溺水悲剧重演,也为了改善当地交通条件,她捐出嫁妆建造了一座五眼石桥。

由于历史变迁,风雨剥蚀,如今贞女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老旧破损,顺德龙江镇政府决定对该桥进行修缮,并在该桥的周边建设贞女桥公园,古桥修缮和公园建设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完工。

(1)上述材料从________,________ “贞女桥”的修缮和周边建设计划三方面介绍“贞女桥”。

(每方面不超过 15 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请以“贞女桥”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
10. (15分) (2017八上·姜堰期中) 阅读说明文《新材料之王——石墨稀》,完成下列小题。

①石墨烯有“黑金”及“新材料之王”的美誉,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②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它由碳原子组成,并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是一种二维晶体。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③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

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

如果用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可以承受一只猫的重量。

④难以想象的是,石墨本身几乎是最软的矿物质(莫氏硬度只有1-2级),“切”成一个碳原子厚度的薄片时,“性格”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石墨烯的硬度比莫氏硬度10级的金刚石还要高,但却又有很好的韧性,可以弯曲。

⑤因为只有一层原子,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石墨烯也有着全新的电学属性。

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电子在其中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___ ,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

⑥另外,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它又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

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

⑦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据相关专家分析,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

(来源:凤凰网 2015年7月19日有删改)
(1)结合第②段内容,请你给“石墨稀”下个定义。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③段画线句“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强韧的材料”中“目前”一词不能删去,为什么?请简述理由。

②请说出第⑤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石墨稀为什么被誉为“新材料之王”。

11. (20分) (2017九上·虹口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①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

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国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

③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

④小行星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积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

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

这些彗星受到外国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这样带来了大量的水。

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

⑤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

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
气圈上层,带来大量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

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

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

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了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67.5亿吨。

然而与先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x103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

⑥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里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球就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
温度。

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100摄氏度之间。

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冰冻了,所以不会有很多液态水。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第④段中划线字“这条线”具体是指________。

(2)第⑤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概括水的来源。

(4)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5)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和星际尘埃物质都有水。

B . 彗星将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

C . 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

D . 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

12. (14分) (2017·濮阳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VR,未来已来?
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系列科幻题材小说、电影就给我们这一代人勾画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雏形。

而随着电影版的《黑客帝国》三部曲上映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也进一步普及。

究竟虚拟现实技术是什么呢?虚拟现实也就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雏空间的虚拟世界,向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虚拟现实技术源于现实又超出现实,将对科学、工程、文化教育和认知等各个领域及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将无处不在。

②虚拟现实设备在现在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但作为首次实现民用,Oculus就在游戏领域收获成功,尤其是在智能硬件大爆炸的时期,虚拟现实设备完全有能力成为市场的宠儿。

目前来看,比起星际遨游或是基因改造等听起来就遥远的科幻前景,许多人更相信在这一代的有生之年能够见识到虚拟现实游戏,就算做不到超现实的效果,应该最起码也能通过戴头盔,穿体感套装的方式来身临其境地玩网游。

相信对现在的大部分玩家来说,光是能够实时以完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在游戏世界的各种动作,就足够让他们满足了。

③无论虚拟现实技术会引发游戏行业怎样的变革,它本身的脚步都不可能停止,广义上,它的应用起始于游戏
当然不局限于游戏,或许在不远的未来,身临其境的进入到网游的世界将成为可能。

④除了游戏,虚拟现实还能用于灾难模拟,学生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火灾、地震等多种情况下的救助措施。

医疗上,虚拟现实应用大致上有两类。

一是虚拟人体,也就是数字化人体,这样的人体模型医生更容易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

另一类是虚拟手术系统,可用于指导手术的进行。

军事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战争过程已成为最先进的多快好省的研究战争、培训指挥员的方法。

也是由于虚拟现实技术达到很高水平,所以尽管不进行核试验,也能不断改进核武器。

战争实验室在检验预定方案用于实战方面也能起巨大作用。

娱乐上,应用是虚拟现实最广阔的用逢。

给人们最大的体验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游戏方面。

⑤在这些虚拟现实场景中,积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固然有之,但当中也有不少掺杂了一些负面元素。

人类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封闭,喜欢与虚拟的事物进行互动,而逐渐减少与现实中他人的交流;由于虚拟现实可以带来日常感官以外更多的感受和互动,人们会对技术逐渐变得依赖,越来越有惰性。

而这些负面的元素值得我们深思,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究竟是一场好的变革还是一个坏时代的来临。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虚拟现实技术”,为什么先从科幻小说和电影说起?
(2)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虚拟现实技术还可能在哪些场合应用,请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象回答。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1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
答案:11-5、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答案:12-3、
答案:12-4、考点:
解析: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