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是u=20sin(50t)V
B.只断开S1后,L1、L2均正常发光
C.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D.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第(2)题
如图所示,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G为静电计,P为二极管(正向电阻可看作零,反向电阻可看作无穷大),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保持开关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指针张开角度将变小
B.若保持开关闭合,将A、B两极板正对面积变小些,指针张开角度将不变
C.若断开开关后,将A、B两极板靠近些,指针张开角度将变小
D.若断开开关后,将A、B两极板正对面积变小些,指针张开角度将不变
第(3)题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CT是借助于示踪剂可以聚集到病变部位的特点来发现疾病的。
示踪剂常利用同位素作示踪原子标记,其半衰期为20min。
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获得,同时还释放一种粒子的射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高速质子轰击,生成的同时释放的粒子是中子
B.用高速质子轰击,生成的同时释放的粒子是粒子
C.当聚集到病变部位时,其半衰期会发生变化
D.用高速质子轰击,在一次核反应过程中,核反应前和质子的质量之和,一定与核反应后与所释放的这种粒子的
质量之和完全相同
第(4)题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平躺着看手机(如图所示),不仅对眼睛危害大,还经常出现手机砸伤脸的情况。
若手机质量约为,从离人脸约的高处无初速掉落,砸到人脸后手机未反弹,人脸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重力
加速度g取,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下落的过程和与人脸接触的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
B.手机对人脸的冲量大小约为
C.手机对人脸的平均冲力大小约为
D.手机与人脸作用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约为0
第(5)题
科学家经观测发现银河系的MAXI J820+070是一个由黑洞和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若系统中的黑洞中心与恒星中心距离为L,恒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以求出黑洞与恒星的( )
A.质量之比、质量之和B.线速度大小之比、线速度大小之和
C.质量之比、线速度大小之比D.质量之和、线速度大小之和
第(6)题
冬天烧碳取暖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吸入的一氧化碳与红细胞、红血球结合,影响用了红血球运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缺氧,高压氧舱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措施。
某物理兴趣小组通过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气缸来研究高压氧舱内的环境,如图所示,导热气缸内的活塞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该小组分别通过向气缸内充气和向下压活塞的方式使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到。
已知大气压强为,气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密封良好,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活塞的质量为
B.仅将体积为、压强为的气体充入气缸,可使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增至
C
.仅将活塞缓慢下移,可以将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增至
D
.在C选项的操作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
第(7)题
一电场的电势φ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图线关于φ轴对称,且AO间距离小于BO间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场可能为匀强电场
B.一负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B点电势能
C.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不做功
D.A、B间电场方向为由B指向A
第(8)题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B.开普勒研究了前人的观测数据,提出了行星运动三条基本定律
C.胡克发现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都成正比
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甲,一物块在时刻滑上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则( )
A.物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为B.斜面的倾角
C.物块的质量D.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第(2)题
某兴趣小组在利用洛伦兹力演示仪(图甲)探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规律时,发现有时玻璃泡中的电子束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呈“螺旋”状。
现将这一现象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情景来讨论:在空间存在平行于y轴的匀强磁场,由坐标原点
在xOy平面内以初速度以沿与x轴正方向成角的方向射入磁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为螺旋线,其轴线平行于y轴,螺旋半径为R,螺距为,螺旋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强磁场的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
B.若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则螺旋半径R减小
C.若仅增大电子的加速电压,则螺距将增大
D.若仅增大角,则螺旋周期T将减小
第(3)题
一质量为的小球从地面上以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后小球到达最高点,落地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与小球运动速度成正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约为
B.小球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可能为
C.小球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下降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
D.小球全过程运动时间大于
第(4)题
如图所示,正四面体ABCD,面BCD在水平面上,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于B点。
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并固定,此过程中点电荷Q1克服电场力做功值为W,再将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D点(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移入Q1之前,A点的电势为
B.移入Q2之前,A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移入Q2过程中,Q2克服电场力做功2W
D.若再将点电荷Q2沿DA从D点移到A点,此过程中,点电荷Q2的电势能将先增大后减小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
春天的周末,公园的上空浮动着各形各色的风筝,其中有种“瓦片风筝”,可简化为如图的模型。
平板状的方形风筝,在拉线和
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可静止在空中。
某次,在稳定的风力作用下,质量为的风筝静止在空中时,细线与风筝平面的夹角,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已知风力大小恒定方向与风筝平面垂直,不计细线的重力,。
(1)求风筝受风力F和细线拉力T的大小;
(2)在时刻绳子突然断掉,求在2s时间内风筝上升的高度h。
第(2)题
如图甲所示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抡花”活动,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免于火灾,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抡花”原理如图乙所示,快速转动竖直转轴上的手柄AB,带动“花筒”M、N在水平面内转动,筒内烧红的铁片沿轨迹切线飞出,落到地面,形成绚丽的图案。
已知,M、N离地高,若手摇AB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g取,求:
(1)“花筒”M的线速度大小;
(2)“花筒”(内含铁片)质量为时所需向心力大小;
(3)铁片落地点距的距离大小(计算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第(3)题
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暑假期间,很多家庭自驾去海边游玩。
为了安全,我国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即安全距离,取g=10m/s2)。
现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汽车以 100km/h 的速度在晴朗天气下行驶时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假定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
(2)某一路段为湿滑路面,汽车以 72km/h的速度行驶,若安全距离和第(1)问一样,那么司机的反应时间不允许超过多少秒?
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路面动摩擦因数
干沥青与混凝土路面0.6~ 0.8
湿沥青与混凝土路面0.32~0.4
第(4)题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一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的导体棒在沿轨道方向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P。
导体棒始终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体棒和轨道电阻。
(1)求回路中电流为I时拉力的大小F;
(2)从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导体棒速度已达到稳定,求t时间内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某实验小组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
(1)在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
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在插P3时,应使P3______,在插P4时,应使P4______;
(2)该小组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下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3)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
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第(2)题
某实验小组用橡皮筋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三条规格相同的橡皮筋,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它们的自然长度;
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将三条橡皮筋拉至相同的长度,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则继续进行后续实验;
③将三条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一起,再将其中两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贴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的M、N两点,如图所示;
④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P系一细绳,用力拉细绳,使三条橡皮筋的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在白纸上将该位置记作O,同时记录三条橡皮筋的方向和长度;
⑤以结点位置O为起点,分别沿OM、ON方向和PO方向作出线段、、,使每条线段的长度与各自对应的橡皮筋的成
正比。
⑥以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若对角线同线段重合,则说明两个力和它们的合力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⑦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中的④⑤⑥,多做几次实验。
请完成以下问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所选用三条橡皮筋的自然长度要相等
B.步骤②的目的是验证三条橡皮筋的劲度系数是否相同
C.步骤④中拉细绳的力可以不与木板平行
D.步骤⑦中多次实验结点静止时的位置O必须在同一位置
(2)将步骤⑤填空中的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3)若第二次实验同第一次相比较,OM、ON夹角不变,OM、OP的夹角变小;橡皮筋OP长度不变,则橡皮筋OM长
度______;则橡皮筋ON长度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