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宋元时期第8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九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宋元时期第8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九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政权,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
A、寇准
B、宋真宗
C、李纲
D、宋钦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 )
A、李渊
B、杨坚
C、武则天
D、赵匡胤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看到下面这幅图,读到这句诗,你就会对一位人物再次产生敬仰之情,也同时会对另一位人物产生憎恶之恨。
诗句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是( )
A、寇准和秦桧
B、岳飞和赵高
C、寇准和宋真宗
D、岳飞和秦桧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④郾城大捷⑤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
A、②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④③⑤②①
D、②①③⑤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军队战斗力
B、防止地方专权
C、加强禁军
D、防止武将专权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主席在此诗词中涉及到的古代开国帝王有( )
A、秦皇汉武
B、唐宋宋祖
C、秦皇宋祖
D、汉武唐宋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宋祖”应该指的是( )
A、宋高宗赵构
B、宋真宗赵恒
C、宋徽宗赵佶
D、宋太祖赵匡胤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宋金和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宋向金称臣②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③南宋向金送纳岁币④双方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
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
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完全占据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比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的什么政权?
材料二说明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在哪些方面仿效“汉法”?这些仿效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
材料:
(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请回答:
材料一是描述哪支军队的?
材料二中的“忠骨”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材料二中的“佞臣”指的是谁?
我们从这位人物身上学到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1005年,宋辽达成议和。
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当时的宋朝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辽”的前称是什么?定都在哪?
""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