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_崔仲方传_阅读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书·崔仲方传阅读附答案
隋书崔仲方传
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人也。
仲方少好读书,有文武才华。
年十五,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同就学。
时高祖亦在其中,由是与高祖少相款密。
后以明经为晋公宇文护从军事,迁司玉大夫,与斛斯徵同等修礼律。
后以战功,授平东将军,赐爵石城县男,邑三百户。
时武帝阴有灭齐之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
后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
寻从帝攻晋州,又令仲方说翼城等四城,下之。
授仪同,进爵范阳县侯。
后以行军长史从郯公王轨擒陈将吴明彻于吕梁,仲方计谋占多数。
宣帝嗣位,为少内史,奉使淮南而还。
会帝崩,高祖为丞相,与仲方相见,握手极欢,仲方亦归心焉。
其夜上廉价十八事,高祖并嘉纳之。
又见众望有归,阴劝高祖应天受命,高祖从之。
及受禅,上召仲方与高颎议正朔服色事。
仲方曰: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又劝上除六官,请依汉、魏之旧。
上皆从之。
令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南至勃出岭,绵亘七百里。
明年,上复令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已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
丁父艰去职。
未期,起为虢州刺史。
上书论取陈之策。
上览而大悦,转基州刺史,征入朝。
仲方因面陈经略,上善之,赐以御袍袴,并杂彩五百段,进位开府而遣之。
及大举伐陈,以仲方为行军总
管,率兵与秦王会。
及陈平,坐事免。
未几,复位。
后数载,转会州总管。
时诸羌犹未宾附,诏令仲方击之,与贼三十馀战,诸部悉平。
仁寿初,授代州总管,在职数年,被征入朝。
会上崩,汉王谅馀党据吕州不下,炀帝令周罗睺攻之,中流矢卒,乃令仲方代总其众,月馀拔之。
进位大将军,拜民部尚书,寻转礼部尚书。
后三载,坐事免。
寻为国子祭酒,转太常卿。
朝廷以其衰老,出拜上郡太守。
未几,以母忧去职。
岁馀,起为信都太守,上表乞骸骨,优诏许之。
寻卒于家,年七十六。
(节选自《隋书列传二十九》,有删减)
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B.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C.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D.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10【答案】D(晋是五行中的金,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帝应以火来继承木德,得上天大统,况且圣上出生时,有红光的吉兆。
因而所用的车辆、马匹、旗帜,祭祀用的畜生,都应采取红色)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明经,中国古代察举制中的一个科目,后成为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B. 崩,避讳说法之一,本义是山倒塌,原专用于帝王之死,后亦可用于太后等。
C. 拜,按必定的礼节授与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拜为上卿中的拜。
D. 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要求退职。
告老、乞身、致仕、乞归、致政等与之同义。
11【答案】A(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错,明经与进士二科同为科举考试的科目)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崔仲方少时就有文才武略,周太祖对此很诧异,让他和皇子们一块儿学习,当时隋高祖也在,因而仲方和隋高祖从小就有交情。
B. 崔仲方善于言谈,擅长谋略,尽管以文入仕,却因战功屡次升职,前后被授与司玉大夫、石城县男、范阳县侯等职位爵位。
C.崔仲方有政治远见,对时为丞相的隋高祖衷心相随,连夜给他进献适合的计谋,又劝他代周自立,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D. 崔仲方尽管历经四朝,颇受重用,但仕途仍然不顺,一辈子屡次起落,担负文官武职,展转于朝廷处所,时有去职免官之事。
12【答案】B(司玉大夫一职因战功所得原文无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明年,上复令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已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
(2)炀帝令周罗睺攻之,中流矢卒,乃令仲方代总其众,月馀拔之。
13【答案】
(1)第二年,皇帝又命令崔仲方征发(征调)十五万丁壮,在朔方郡以东,沿着边疆一带的险要处所修筑几十座城来禁止胡人入侵。
(发,定语后置,缘各1分,大意2分)
(2)隋炀帝派周罗睺去攻打吕州,他(周罗睺)却被流箭射中身亡。
因而皇帝派崔仲方替换统领(总领)这支戎行,一个多月后攻下了吕州。
(补出第二句主语1分,总、拔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人。
崔仲方小时喜欢读书,有文武才华。
十五岁时,周太祖见到他认为不同一般,让他与皇子们一同学习。
当时高祖也在其中,渐渐地彼此之间瓜葛亲密起来。
后来以明经做了晋公宇文护的从军,升迁为司玉大夫,与斛斯徵等人一同修撰礼律。
后来由于树立战功,被授与平东将军,犒赏石城县男爵位,世禄封地三百户。
当时周武帝背后有灭齐的志向,崔仲方献上二十条计谋,周武帝大为惊奇。
后来与少内史赵芬修改肯定规章法式。
不久,跟随周武帝攻打晋州。
周武帝又令崔仲方劝降翼城等四城,都如愿攻下。
被授与仪同,进升爵位范阳县侯。
后来担负行军长史,跟随郯公王轨在吕梁活捉陈将吴明彻,崔仲方计谋良多。
宣帝继位后,他被任命为少内史,奉命出使淮南后回来。
适逢宣帝逝世,高祖做丞相,与崔仲方相见,握手言欢,十分高兴,崔仲方也诚恳归顺。
他连夜呈上治理国家的十八条方针,高祖都赞成接纳了。
崔仲方又见高祖众望所归,暗里劝高祖应天受命,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等到高祖接受周武帝禅让后,召崔仲方和高颎一块儿商讨改朝时间及所用的车马祭牲的色彩。
崔仲方说:晋是五行中的金,后魏是水,周是木。
皇家用火承托木,能天下一统。
且圣上出生之初,有红光瑞气,所以车马衣服旗帜,都应当用红色。
又挽劝皇上按照汉、魏的旧制任命六官。
皇上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进升职位上开府,不久转任司农少卿,进爵位安固县公。
皇上下令他征发三万
劳力,在朔方、灵武修筑长城,东至黄河,西到绥州,南到勃出岭,绵延七百里。
第二年,皇帝又令仲方征发十五万劳力,在朔方以东沿着边疆险要的处所,修筑了几十座城,来禁止胡人入侵。
不久,遭父丧而离任守丧。
守丧期未满,起用为虢州刺史。
他上书阐述攻取陈国的策略,皇上看后非常高兴。
他改任崔仲方为基州刺史,征召入朝。
崔仲方因而发当面陈说策略,皇上认为很好,赏给他御袍袴和各色彩绸五百缎,进爵位开府并差遣他去伐陈。
等到大举出兵攻陈时,崔仲方被任命为行军总管,率兵和秦王会合。
平陈后,他因犯事被罢免。
不久,又恢复职位。
几年之后,被任命为会州总管。
当时,各部羌人尚无归顺朝廷,皇帝传旨命令崔仲方出征,他和敌人打了三十多仗,各个部落都被平定。
皇帝赏赏给他一百三十个奴婢,三十斤黄金,各种各种实物用品也一应俱全。
仁寿初年,崔仲方被任命为代州总管,在职几年后,被征召入朝。
正值皇上逝世,汉王杨谅的余党盘踞吕州,朝廷屡攻不下。
隋炀帝派周罗目侯去攻打吕州,他却被流箭射中身亡。
皇帝因而下令让崔仲方接替统领这支戎行,一个多月就攻克了吕州。
被提升为大将军,被任命为民部尚书,不就转任礼部尚书。
三年后因犯事获罪罢免。
不久又被任命为国子祭酒,转任太常卿。
朝廷因他已年老力衰,让他出任上郡太守。
没多久,因母亲逝世而离任服丧。
一年多后又起用为信都太守,但他上表请退休,朝廷予以优待,准予他的要求,不久在家中逝世,时年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