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兴旺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学习要求】
结合所给的经济兴旺区域,分析说明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说明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说出解决该区域上述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必修二的知识,引出城市化概念,复习城市化的三个标志;通过必修二相应图表资料〔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拟表、逆城市化图〕,在学案上列表比拟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问为什么英国成为城市化最早而且水平最高的国家?〗
2、通过讲解工业化的概念,同时利用图表分析工业化的三个指标。
比照中国的情况,分析中国工业化的水平,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通过珠江三角洲的开展案例,进一步分析开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并且总结其开展普遍规律。
3、比照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开展,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速度下降的原因。
从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引出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比拟苏南模式与珠三角模式的差异。
4、根据资料,分析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提出治理措施。
比照江苏省和珠三角地区的问题,找到共同点,并且提出普遍适用的治理措施。
5、小结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开展规律。
【教学重点】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其关系。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历程及其问题分析。
3、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历程及其问题、治理措施。
4、比照学习长三角与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
【教学难点】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2、比照分析珠三角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历程的差异。
3、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资料二:
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城市化异同表
〖问〗阅读资料二,填写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城市化比照表
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早晚
城市化
水平
高低
目前速度慢快
其他特点开场出现
逆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不
合理
城市化的概念:人
口向城市地区聚
集,乡村地区转变
为城市地区的过
程。
城市化是“人类生
产与生活方式由
农村型向城市型
转化的历史过程,
主要表现为农村
人口转化为城市
人口及城市不断
开展完善的过
程。
〞
学习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
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第二产
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
续上升的过程。
既然,城市化有自己的衡量指标,那么
工业化是否也有自己的衡量指标呢?我们共
同来看下面的一张坐标图。
【出示】工业化指标图
〖问〗什么叫做工业化的完成?
〖问〗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标志来看,二者
是否存在联系?
那么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具体是怎
样的呢?我们就以我国改革前沿阵地——珠
江三角洲为例来看一看二者的关系。
【出示】我国工业化水平图
〖问〗中国的工业化是否已经完成?有哪些
指标尚未达成?
读图答复:
〖答〗农业产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15%;农业
就业人口占总就
业人口的比重<
20%;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60%
〖答〗工业化的最
后一个指标就是
城市化最为重要
的标志。
〖答〗农业产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根本达成。
但
是我国是一个传
统的农业大国,因
此农业人口比重
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其中90%以上是侨资。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侨乡,珠三角的外资投资额一直在其融资中占有重要地位。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开展。
以上这些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身
的优势,那么当时国际环境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美国产业构造变化
〖问〗美国在20年间的产业构造发生了哪些变化?会对珠三角的开展起到哪些作用?
【出示】珠三角工业化进程
〖问〗读图观察,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几个开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出示】第一阶段的图示
【问】第一阶段主要开展哪种类型的工业?这一类型的工业有什么特点?
【问】第二阶段主要开展哪种类型的工业?这一类型的工业有什么特点?
珠三角的工业化的实现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开展时期,而这些劳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农村地区,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工业化开展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开展。
而且,工业化的开展又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所占比
重不断下降,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不
断上升。
原有的第
二产业向不兴旺
地区转移,为珠三
角地区迅速工业
化与城市化提供
契机。
〖答〗1990年前开
展比拟缓慢,因为
①开放初期,外商
投资规模相对较
小②劳动力密集
型产业附加值相
对较低;1990 年
以后是第二阶段,
开展十分迅速,因
为①外商投资规
模扩大②高新技
术产业的附加值
相对较高
【答】第一阶段主
要开展劳动力指
向型工业,这一类
工业的产业附加
值比拟低,因此产
值增长较慢
【答】第二阶段主
要开展高新技术
产业,这一类型工
业的产品附加值
比拟高,因此产值
通过柱
状图进
展分析,
得到国
际背景
的结论
读图分
析珠江
三角洲
工业化
的历程
珠三角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增加,以至于这些人就到城市进展打工。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的开展。
而城市化的开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工业化,即减少了农业人口,增加了城镇人口。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开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出示】珠三角1985年与2002年城市比照图
【小结】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增长快。
在学案中做笔记
承转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最为迅速的区域之一,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这里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我们共同来看
一看。
起承转合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出示】1979年和2003年珠三角地区遥感
图。
本报综合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
八月公布了1979年和2003年分别两次拍摄
的太空鸟瞰中国珠江三角洲的照片。
照片非
常明显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24年里,这片
热土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问〗从这两张图的比照中你能够看出改革
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珠三角地区环境问题景观图
〖问〗珠三角地区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出示】世界三大酸雨区图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酸雨分布区,
一方面是由于这里的污染物的排放过多,二
是因为这里降水量比拟大,因此酸雨的问题
比拟集中。
【出示】长三角和珠三角比拟
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
的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崛起,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开展面临
严峻的挑战。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的
产业根底、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答〗图上可以看
出,都市和工厂
〔图中的灰色区
域〕在24年中急
剧扩张,与此同
时,植被〔图中红
色区域〕及水系、
滩涂〔图中蓝色区
域〕缩减了不少,
水系的颜色也发
生了变化
〖答〗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
〖答〗国际直接投
资额、进出口贸易
总额珠三角所占
的比重都在下降,
长三角的比重都
在上升。
这种变化
说明珠三角的开
展受到了长三角
的严峻挑战。
原因
是:1〕外资投资
减少;2〕产业根
底薄弱;3〕科技
通过比
照遥感
图,说明
珠江三
角洲城
市化的
变化
通过读
图比拟
分析珠
江三角
洲的主
要问题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开展的比拟。